清末民国时期的关东大地,最不缺的就是胡匪,遍地起局建绺,占三江、大老好、北霸天、九头鸟……各种报号满天飞,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不乏座山雕、老北风这种名人。
但如果要论起谁是关东第一巨匪,那么杜立三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不论是声望影响还是实力规模,在当时都是无出其右,后来出现的各个胡匪,都是望尘莫及。
01
杜立三(1880-1907),原名杜国义,老家在天津卫。
都说“京油子,卫嘴子”,实际天津不但出相声名家,还出青皮混混。但青皮混混本质不过是耍无赖钻衙门空子,动真章杀人放火没那胆子。
但杜立三所在家族不一样,青皮混混与之比起来,就是小孩过家家。
杜家闯关东落脚在辽中县青麻坎(即今天沈阳市辽中区于家房镇),表面上开荒种地,实际却是大匪窝。
杜立三的爷爷杜连发是胡匪,父亲杜宝增是胡匪,三个叔叔杜宝兴、杜宝善、杜宝旺,也都是胡匪。母亲能言善辩,在大小绺子之间颇有威望,经常出面调节矛盾。
在这种家庭长大,估摸着刚出生就能抢接生婆的金耳坠……
后来杜立三的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也都当了胡匪。
杜立三在12岁那年就正式踏上绿林路,“杜立三”是匪号,因在家中排行第三,小名“立子”。他先是在冯德麟匪帮提枪看马,后来分出去另立山头,在西岗子设立天意大营,与各方匪绺分庭抗礼!
杜立三的山头取名“天意大营”,是因为他在辽阳城西抢劫富户时正遇上大股官兵,被打散之后,杜立三落荒而逃,官兵在后紧追不舍。
半道上杜立三遇到一个卖鱼小贩,于是灵机一动,出钱买下小贩的衣服和鱼筐,把自己伪装成卖鱼的,顺利蒙混过关。
事后,他自认为逃过此劫乃是天意,于是把山头取名为天意大营。
02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小高丽房屯有大地主栾佐廷与中东铁路的俄兵勾结,与杜立三结仇。
当年四月,俄兵在栾佐廷的情报指引之下突袭杜立三。在白刃战中,杜立三绺子的二柜肖汉被俄兵用刺刀给挑了。幸亏杜立三的弟弟勇悍,尽管身受重伤,却仍然杀死一名俄兵小军官,掩护杜立三裹着棉被逃走。
这算是一次败走麦城。
杜立三痛定思痛,开始大肆扩张,与冯德麟联合攻破辽中县西佛牛录镇的武器库,夺取快枪300杆、子弹2万粒,还裹挟将近三百清兵加入绺队。
此后,杜立三经常亲率部分匪众袭击小股俄兵,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后来还制造了一种土炮:将松树剖空,外裹铁皮,内填火药、铁钉、铁砂等,点燃即可发射。
这种一次性火炮就此取材,打了就扔,灵活机动,威力可观。
对于神出鬼没的杜立三绺队,俄兵毫无办法。后来俄兵每到一地,则先操着生硬的中国话询问百姓:
“杜立三有没有?”
当时俄兵军纪极差,三五成群为非作歹,伤村害民、侮辱妇女,百姓恨之入骨。
所以在听到俄兵询问之后,随口回答:
“有!”
俄兵即惊惧逃窜。
后来杜立三在日俄战争中一度加入过日本人的“东亚义勇军”。
但他与冯德麟、张作霖不一样,并不热衷于给日本人卖力,只是为方便打击俄兵而已,作战都是单独行动,惹得日本人十分不满。
后来杜立三干脆直接与日本人翻脸。
所以,辽西一带百姓称杜立三是“包打洋人”。
03
杜立三的个子不高,不赌博、不喝酒,也不抽大烟,日常起居饮食也并不铺张,如果不是先后娶了八个老婆,可能被误认为苦行僧。
这八个老婆个个都能骑得烈马、使得双枪,十分剽悍,打仗时冲锋在前,中间不免经常有伤亡——也是奇闻,老婆竟然是消耗品。
杜立三的绺队规模最大时有两千人,还单独设有精锐的游击马队。
游击马队有三百人,骑乘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马,健壮神骏,分成为黑、白、红、黄、四色,每色为一队,都经过严格骑术训练。
这在整个关东绿林界都是独一份。
当时绺局能超过三百人就属于大绺,绝大部分都是百人以下的中小绺子。
在八一五光复之后,北疆曾有规模成千上万的山头,但这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胡匪,而是打着国军中将司令、上将总指挥之类的旗号招兵买马。
杜立三自称是马上皇帝,甚至在盘踞之地进行封官许愿,捐税升科。
当时的辽河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辽河两岸一带出产的大豆、高粱、苞米等都要通过辽河贩运到营口,再转运到关里。
大船去时装粮食,返程装杂货。
杜立三在柳条岗子渡口高搭席棚,设立卡口,对过往船只需收取过路费。
其中上航贩运粮食到营口的,每条船五两银子;下航装杂货返回的,每条船二两银子。
杜立三凭此赚得沟满壕平。
04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鉴于杜立三的匪绺过于嚣张(实际应该是眼热过路费),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严令新民知府沈金鉴剿灭之。
沈金鉴是找到奉天巡防营右路五营统带(团长)张作霖的头上。
张作霖实际与杜立三乃是磕头兄弟。
两人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为地盘原因多有摩擦,当时镇安县十七户有大地主“汤二爷”,黑白两道通吃,张作霖手下的汤玉麟认汤二爷为本家,而杜立三也与汤二爷相熟。
于是在汤二爷主持下,两人一起认他为义父,一个头磕在地上,是盟兄弟。
张作霖在接到指令之后也是深感踌躇,主要是顾忌杜立三的实力与枪法。
于是打算诱擒之,派人给杜立三送信,声言总督徐世昌要进行招抚,给的官职很高,速来新民府面议。
但杜立三感觉事有蹊跷,并未成行。
一计不成,手下的张景惠又出了一个主意——请杜泮林出面劝说。
这杜泮林虽也姓杜,并且还是杜立三认下的族叔,但与胡匪不搭边,而是颇有社会名望的读书人。
杜立三对杜泮林十分敬重。
杜泮林认为招安收编才是走正道,所以在被张作霖忽悠一番之后,感觉这是一个弃暗投明、耀祖荣家的好机会,于是写信给杜立三。
杜立三碍不过族叔的情面,这才动身前往新民。
此行带了十三个枪法好并且忠心的护卫,包括孙殿卿、杜振东、田春录、孙占海等,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六来到新民府。
张作霖只带两个人来到郊外亲自迎接,这令杜立三疑虑消失一半。
进城之后,张作霖始终与他并辔而行,在城中最大的酒楼设宴招待,频频举杯,一时间皆大欢喜。
但杜立三仍有戒备,吃饭时坚持坐在背墙位置,两手不时的摸一下枪把。
当天下午,张作霖提出一起去府衙拜会知府沈金鉴。
因为张作霖只带两个随从,所以杜立三也把其他人留在酒楼歇息,只带了孙殿卿、杜振东。
进了府衙后院之后,张作霖与一个殷姓官员邀请杜立三到北房的里屋议事,两个护卫留在外屋。
结果在里屋,张作霖与殷姓官员却邀请杜立三上炕抽大烟。
杜立三根本不好这口,看他们两人只顾在炕上吞云吐雾,心生烦闷,挑起门帘就要出去透气,却被人从身后一把抱住,顿感不妙,刚要拔枪反抗,然而藏在房梁上的汤玉麟、张作相突然跳下来,把他按倒在地。
外屋的孙殿卿、杜振东拔枪反抗,也很快就被打伤擒获。
杜立三、孙殿卿、杜振东,三人很快就被砍下脑袋。
05
张景惠带着杜立三的首级,率兵直击青麻坎。
所谓“树倒猢狲散”,胡匪要么是一哄而散,要么是投降招安,杜立三的弟弟死战不降,最终因为枪栓故障而受伤被擒,旋即也被砍头。
杜立三的大哥、母亲都逃跑了,去向不明。
此时八个老婆活着的还有四个,也只好个人顾个人,带着钱财跑路。
在杜立三的老巢青麻坎,光是白银就起获了五百多缸,全上缴给总督徐世昌(实际不可能一点不留)。
枪支、子弹、马匹等则被张作霖留营自用,并收编投降的胡匪。
总督徐世昌大喜,升张作霖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麾下计有马步7个营,超过左路统领冯德麟,是当时五路(前后左右中)当中人马最多、装备最好的,肯定离不开杜立三的家底儿支持。
自此开始,张作霖才真正具有了逐鹿奉天的本钱……
PS:杜立三的内贴(侍卫长)于芷山,本应随同前往新民,却因拉肚子而未成行,见大势已去则主动投降,后成为奉系干将,任东边道镇守使。九一八之后成为大汉奸,是伪满的军政部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