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八大碗:民国东北曾风行一时的“满菜”,最大特点是能解大馋

历史爱杂谈 2024-10-10 17:44:57

《老酒馆》中的贺义堂在好汉街开了一家老奉天满菜馆,屠王爷第一次光顾时,牛气哄哄的点了卤虾豆腐蛋、扒猪手。

编剧把握到位,这确实是满菜最具典型代表的两道菜。

其实屠王爷最开始说的是:“你这馆子吃的是满菜吧?那还点什么呀,八大碗上齐不就得了!”

所谓“八大碗”即满菜核心阵容,烹饪手法囊括了扒、酱、焖、烧、炖、蒸、炒、熘,对于后厨掌勺的是一个考验。

贺义堂对伙计说:“人家敢点就是敢吃,赶紧通知后厨”。

可见贺义堂与那爷这对卧龙凤雏虽然都是大棒槌,但在招纳满菜厨子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毕竟那爷当年在宫廷是吃过见过的。

屠王爷吃完之后嘴一抹、手一背,迈着四方步给的评价是“菜味挺正”,还说以后要常来。

那么,满菜到底是什么菜系?

真的是满人创造,且特指满人所吃的菜吗?

01

其实很多人对于努尔哈赤、皇太极建立的后金有一个很大误解,即认为他们与匈奴、突厥、蒙古一样,都是游牧民族。

实际满人与游牧一点都不搭边,而是“农耕+渔猎”。

东北地区谷物种植业时间非常悠久,通过辽宁沈阳新乐氏族聚落遗址发掘可知,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规模颇大的谷物加工作坊。

满人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肃慎、挹娄(也有通古斯人南下的说法),早在舜、禹时期就与中原建立联系,在《后汉书》中记载“土宜五谷”、“种五谷并长于养猪,能织麻布”。

可见,辽东土著文明虽逊于中原,但肯定是比游牧民族高到不知哪里去。

北宋时期使节出使金国,国宴上的“生狗血拌饭”令使节大受震撼,堪称黑暗料理界的天花板。但再怎么说也是有“饭”,可见是会种田的。

而在明代的辽东满人自称“后金女真”,具体真假且不说,但半耕半猎是确凿无疑的(野女真除外)。八旗壮大的基础在于“计丁授田”,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仅仅是辽河以东就有耕地30万日(1日=5亩),所以才能养得起大量的脱产战兵。

所谓“棒打狍子瓢淘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东北有丰富的渔猎资源,所以满人可通过行围打猎获得鹿、野猪、狍子、熊、山鸡,下网捕捞肥鱼,还有蛤士蟆、蝲蛄等,这些都是绝佳的优质食材。

而这也是八旗战力强的重要保障:在获得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还能补充到大量脂肪、蛋白,在伙食水平上比明军强百套。此时大部分明军不要说吃肉,就是陈年老米能吃饱都是奢求。

早期八旗兵皆为如同牛犊子的车轴壮汉,杀手锏就是披双层铁甲的重步兵(辽东满人的冶炼锻造相当不错,披甲率超过明军)。

八旗野战最大的依仗并非铁骑,而是重步兵冲击。长期山林狩猎磨练出来的近距重箭覆面弓术,在当时确实强悍。

辽东满人与汉人的接触也远比想象的密切,大明洪武八年在辽东都司设25卫、2州,这25卫即汉人聚居区。在努尔哈赤起兵时,辽东汉人占比超过80%。甚至那些剃发说满语的在旗满人,也有相当部分原本就是汉人。

汉人习俗必然深刻影响到满人,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烹饪。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当中说“满菜多烧煮,汉菜多汤羹”。但“专家”也不一定都对,所谓“汉菜多汤羹”是从何说起?

起码鲁菜表示严重不服。

满菜烹饪手法,即脱胎于汉菜,尤其是鲁菜——早在明朝,山东人闯关东就已经掀起过热潮,从山东半岛坐船到金州十分方便,朝发夕至。

绝佳食材也需要良好加工,以前都是白水煮肉没滋没味,但在学到汉人烹饪手法之后,满人的舌尖得到极大满足(单指上层满人贵族)。

02

满菜是鲁菜与满人土著粗犷做菜方式的结合体,最大特点是火候足、滋味浓,酥、烂、香、脆,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炖、扒、熘、炸、烧、蒸、烤、煨、烀、焖、酱,这些做法其实带有明显的鲁菜风格,口味偏重。但也具备特有风情,只有东北特产食材才能搭配,比如酱焖蛤士蟆、烧鹿肉、煨飞龙、炖狍子肉等。

而之所以说粗犷,是因为有不经过特别加工的满菜,虽原汁原味却也令人食指大动,比如白肉血肠,其源自萨满搬杆祭天,是把肥猪肉切成大块在锅中煮熟,捞出来后切薄片,与血肠一起,蘸着蒜泥吃。

而满菜的集大成者就是八大碗。

根据《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八大碗最早能够追溯至努尔哈赤时期,初用于满人祭祀,后来成为餐桌顶流,在盛京(沈阳)有身份人家宴请宾客为显隆重而摆“八大碗”。

八大碗的食材用料讲究,强调“禽兽虫鱼,非醇鲜不取、非肥嫩不取、非壮健不取”,具体菜品包括扒猪手、卤虾豆腐蛋、雪菜炒小豆腐、小鸡珍蘑、灼田鸡、御府椿鱼、年猪烩菜、阿玛尊肉。

其中的“阿玛尊肉”明显脱胎于济南传统鲁菜“把子肉”,后来演变成“坛肉”。“小鸡珍蘑”即目前东北菜主力担当——“小鸡炖蘑菇”。

至于“年猪烩菜”更不必说,就是现在简单粗暴的“杀猪菜”。

总体来看,八大碗当中的扒猪手、卤虾豆腐蛋、小鸡珍蘑、阿玛尊肉都带有鲁菜“咸鲜浓郁、火爆香醇”的风格,要不怎么说“食在中国、火在山东”呢。

亦可见满菜并非满人闭门造车,也不是特指满人所吃的菜,而是融合演化而来的菜系。不但满人喜吃满菜,东北汉人也爱吃,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曾风行的满菜馆就是一大证明。

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

03

在民国时期东北的满菜馆取名并不特意点出“满菜”二字,比较典型的主要有沈阳城的“宝发园”、吉林城的“富春园”、哈尔滨的“宴和楼”、宽城子的“悦来菜馆”、东丰的“泰和兴”、大连的“宏兴园”。

也有通过店名即可知道是满菜的,比如“白肉馆”,还有剧中贺义堂开的“老奉天”,看名字就是知道应该是满菜。

满菜馆的菜品并不仅限于八大碗这种宫廷主流菜,还有白肉血肠、清炖豆腐羹、烤面筋、烧熊掌、清蒸海参、烩海参、烧鹿尾、豆腐丸子、烧猴头蘑、肥鹅炖土豆、溜肉段、酸菜锅、酱骨头、地三鲜、酥白肉、酱焖河鱼等。

烧鹿尾

以上都是饭馆子里的地道满菜,讲究的是透而不老、嫩而不生、烂而不化,强调的是外酥内烂、外脆里嫩,口味上突出了醇厚香浓,以肉菜为多。

而且当时满菜馆相当有排面,颇受巨贾名流青睐,比如少帅就常在“宝发园”吃满菜,常吃的有小鸡珍蘑、烧鹿尾、白肉血肠,后来还把“宝发园”的主厨王宝田挖到帅府。

可见少帅的口味是偏重的。

如果说满菜的最大特征,在笔者看来就是能下饭、解大馋。

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菜名简单直白,直抵舌尖。像是那些金枝玉叶、游龙戏凤、玉兔报春、一帆风顺,讨个吉祥口彩或者是大宴宾客什么的确实有排面,但是一般人下馆子图的就是满足口腹之欲,多好听的菜名也解不了馋。

只有色鲜味浓、大吃大嚼、满嘴流油才是王道。

东北冬天苦寒苦冷,所以在饮食上更青睐高热量的肉类,最忌清汤寡水。

而且炖、焖、烧、扒做出来的菜都是热气腾腾,在冬天吃起来有舌尖上的温度。

但满菜馆有个很大的局限:炖、煨、烧都需要时间,有相当部分的菜品绝非急就章,不适合食客进门现点菜。故而当时多有电话预约者,仅此一点就已经劝退很多人。

04

今天的正宗满菜馆已经不多见,即使在大本营沈阳也是一样,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而且出于某些原因考虑,称呼上多用“辽菜”来代替“满菜”,此外有多道菜品在口味还原上也要划一个大问号。

并不一定是厨师不行,而是有些炖菜必须大灶劈柴才有味。比如酱焖蛤士蟆,即使是饭店燃气灶眼有所改造,也不可能炖出真正的滋味。

但满菜的影响力还在,比如东北家常菜中的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大乱炖、酱焖杂鱼贴锅出、酸菜汆白肉、排骨炖豆角,都是满菜演化而来。

特点是量大管饱,更重要的是解馋。

笔者对于满清无任何好感,但对于满菜还是要竖个大拇指。在某家看来,这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就是“大米饭+土鸡炖粉条”,鸡肉醇香肥嫩,粉条软烂入味,一口气干三碗大米饭。

其他什么烤肉、火锅,都只能吃得半饱不饱,聊胜于无而已……

20 阅读:4971
评论列表
  • 2024-10-21 14:42

    好多食材,现在是保护动物了。只有在普通肉类上想办法。

  • 2024-11-09 13:08

    [笑着哭][呲牙笑][鼓掌]挚爱东北家乡菜

  • 2024-10-14 19:41

    满族火锅才是天花板[鼓掌]不知道的,就去满族屯子吃几顿好了[点赞]

  • 2024-12-14 19:37

    再来半斤烧酒,哎呀

  • 2024-11-12 22:17

    大禹在四川摆下了九斗碗,俗称九鼎。天下谁敢越制?

  • NB吹的满不好意思的。。

  • 2024-10-27 15:00

    满菜其实就是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