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区,有一类房子拥有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教育、医疗和商业配套,因为房龄老,居住属性不佳,被称为“老破小”和“老破大”,但凭借地理位置和较低的价格,依然成为很多买房人的选择之一。
而在是否购买这类房子的考量中,房子随着年限的增长,居住属性越来越差,甚至无法居住以后怎么办,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近日,武汉青山区新沟桥街道二十一街坊134户居民发起成立“住宅合作社”,在原地为自己建造“好房子”,并已经开工。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住宅合作社”,未来老房更新的思路是什么样的。
首先,寄希望于政府承担全部费用甚至巨额补贴的做法并不现实,通过“自主更新、拆旧建新”,政府引导或主导、居民主导或出资、企业参与的多元化更新推进模式更加可行。
前文提到的武汉二十一街坊共有3栋住宅楼,其中2栋房龄超过60年,1栋房龄达50年,安全隐患越来越大。2022年,经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这3栋房屋安全等级均为C级,居民“住好房子”的愿望十分强烈。
2023年,湖北省试点“住宅合作社”危旧房改造模式。
当年年底,二十一街坊134户居民组建“住宅合作社”,选出居民代表、社区书记等8人组成理事会,选择区属国企青山安居集团为工程代建方,在原址新建了一栋32层的商品房,共有240套住房。
二十一街坊134户居民原址回迁,套内面积换套内面积,超出面积补差价,余下的住宅将通过市场销售用于平衡建设成本。
其实这种模式的逻辑很简单,就是提升容积率。如二十一街坊原先只有134户,提升容积率后盖了240套,去掉安置后的106套可以面向市场销售,以平衡建设成本和获取利润。
合肥的“仪表厂小区旧城改造项目”即中铁臻庭也基本是这种模式。
仪表厂宿舍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多为砖混、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大。2017年12月,合肥仪表厂宿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以“政府引导、居民自治、分段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通过提升容积率,建设商品房对外销售,成为包河区首个采用“居民自治征迁”方法成功实现征迁的小区。
前面是“居民主导、政府支持、企业参与”,除了补差价外,居民并不用承担费用。市场上也还有“政府引导、居民出资、企业参与”的模式。
成功案例有来自杭州的浙工新村,也是浙江首个采取自主更新模式进行重建的危旧小区,重建资金主要由居民自掏腰包解决,自主更新。
浙工新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14幢多层住宅,其中有13幢建于2000年之前。大多数楼幢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房屋主体采用预制多孔板及条形基础,无抗震设防及配套用房,安全隐患较多,其中4幢多年前就已是C级危房。
去年5月,杭州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要求针对危旧楼房、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片区等落实安全隐患消除、功能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由于小区只有部分是危房,但全体居民的重建意愿强烈,因而浙工新村最后采取了自主更新的模式。
浙工新村小区居民以“一幢楼一代表”为原则成立居民自主更新委员会,代表多数居民行使权利,采取委托政府部门的形式实施项目改造。
在近100%居民同意的前提下,由居民自主更新组织向政府提交自主改造申请,政府按照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审议,条件合适的支持其进行“拆改结合”的自主改造。
浙工新村这次原拆原建的主体是小区居民,主要出资人也是居民。浙工新村仅保留其中1幢楼房(建于2000年之后),其余13幢楼房推倒之后将新建7幢11层住宅,全部安装电梯,实行人车分流,还配建了地下车库。
资金来源上,原有住房的面积部分按1350元/㎡出资,其中不满53㎡的房源,按照53㎡计算。每户最多扩面20㎡,扩面部分按市场评估价出资,约34520元/㎡(根据不同楼层、户型、朝向等因素略有浮动),小区共548户,按面积计算的出资总额近4亿元。
除此之外,浙工新村重建后还有400多个地下车位,每个售价20余万元,总计可获得约1亿元销售款。由于这些车位全部针对小区居民销售,实际上也相当于是居民出资,这么算下来,居民总出资额约5亿元。
居民出资额大约占到重建总费用的80%以上,其余部分由旧改、加梯、未来社区创建等政策性补贴予以解决,整个项目做到收支基本平衡。
整体上看,不管是提升容积率平衡支出,还是业主出资,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小区成功重建,经验越来越丰富,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及监管体系只是时间问题。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于 “沟通难度”,尤其是涉及到出资,很难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