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和上班族都该关注的好消息来了!福建省人社厅正式发文明确,自2025年4月1日起,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全面上调,涨幅普遍超10%,部分山区县涨幅甚至高达14%。这是继2022年调整后,福建时隔三年再次为基层劳动者“加码”收入保障,直接惠及企业职工、灵活就业者和临时工群体。

此次调整将全省划分为四档,覆盖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厦门市六个核心区(思明区、湖里区等)以2265元/月位列第一档**,涨幅领先全省;福州主城区及沿海经济强县(如鼓楼区、晋江市等)为第二档,标准2195元/月;内陆发展型县市(如永安市、仙游县等)执行第三档2045元/月;山区县(如清流县、周宁县等)以1895元/月为第四档,但涨幅最高。以第四档的清流县为例,调整后月薪较现行标准增加约230元,相当于普通劳动者日薪多出7-8元,对改善县域居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低工资标准不仅决定基础薪资,还与多项劳动权益挂钩。根据政策解读,福建的月最低工资已包含社保和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假设厦门某职工月薪2265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实发工资约2000元左右,但仍比调整前增长10%以上。此外,企业若未足额缴纳社保或违规扣减津贴,劳动者可依据新标准维权,这对保障基层劳动者权益形成“双保险”。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者,小时工资同步提升。**厦门核心区非全日制时薪达23.5元,按日均8小时计算,日收入可达188元**,较调整前增加28元;山区县时薪20元,日薪160元,增幅同样显著。这类调整尤其利好外卖骑手、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群体,例如福州一名兼职保洁员若每天工作4小时,月收入将增加约340元。
此次调整背后是福建连续三年经济平稳增长的支撑。数据显示,2022年最低工资上调后,全省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企业用工稳定性增强。新标准实施后,预计将带动服务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薪资整体上浮。以莆田鞋服产业为例,一线工人基础工资有望从1800元增至1895元,加上绩效奖金后,月收入或突破3000元,进一步释放县域消费潜力。

这次福建一共设置了六档,每一档标准不同。接下来,给大家详细的解读一下都有哪些档次。
- **第一档(厦门6区)**:2265元/月,时薪23.5元
- **第二档(福州、泉州等24县区)**:2195元/月,时薪23元
- **第三档(漳州、南平等31县市)**:2045元/月,时薪21.5元
- **第四档(清流县等22县)**:1895元/月,时薪20元
标准上调之后,打工人,尤其是工资比较低的打工人,工资收入就能上涨了。大家在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低于这个标准,一定要据理力争,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政策来源**:福建省人社厅官网、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