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万人口小县大作为,9亿元出让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

谈天说庞 2024-12-03 10:22:35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青睐的赛道,不少地方把低空经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智慧巡检、盈利救援、国土测绘、以及文旅等商业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虽然,低空经济潜力无限,但未来如何有序管理也是不得不思考、探索的课题。比如,如何防止无人机被敌对分子和恐怖分子作为武器使用、如何防止被间谍用作拍摄和窃取相关信息的工具、如何避免无人机在空域中相撞发生事故。

因此,就有地方探索如何通过和专业的运营公司合作,开展无人机飞行准入审核、精准规划路线等;也有的地方通过公开招投标出让空域特许经营权。

北方某人口只有36万的P县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以9亿余元出让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告显示,中标单位是当地一家国企,注册资金2亿元,成立于日期与招标公告日期恰恰是同一天,因此其资金来源尚不得而知。特许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在特许经营期内负责低空经济的运营和维护,提供飞行执照驾培等服务。

该县出让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低空经济是一片潜力无限的蓝海,一方面需要大胆尝试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提前谋划确保安全平稳高效。

目前,不少地方土地财政吃紧,出让空域特许经营权“卖天”在确保低空经济安全平稳运营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财政资金来源,可谓是一举多得。

理想的情况下,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中标的国企未来如果能够特许经营获得营收、利润,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能做强做大国企,一举两得。但是何时才能获得9亿余元的利润,也许遥遥无期,具体动机在网上也引发了网友的猜测和争议。

低空经济经营权、管理权到底归口哪个部门或者是什么何级政府管理,也有争议。如果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低空文旅项目飞行器跨县域飞行的时候需要获得两个县的准入许可,显然会增加经营主体的成本,也不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神。

0 阅读:6

谈天说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