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位于宁波的上市公司博汇股份(股票代码:300839)因其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需按重芳烃产品补缴消费税及附加税事件,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近期,博汇股份拟向特定对象增发股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等一系列公告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图片来源:同花顺
博汇股份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文魁集团拟将所持持有的公司13.06%股份转让给无锡市惠山区国资旗下的无锡惠山原鑫曦望产业升级并购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原鑫望合伙”);同时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完成后,加上所转让的13.06%股份,原鑫望合伙最高将持有博汇股份约33.13%股份,原鑫望将成为博汇股份控股股东,无锡市惠山区国资委将成为博汇股份控股股东。
目前,博汇股份因为补缴税收问题,2023年、2024年均发生亏损,现金流紧张,无锡国资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为什么雪中送炭的是无锡国资而不是宁波国资呢?
一般来说,地方国资“手不会伸的太长”,尤其是资本市场不景气,各地国企财务压力普遍较大的背景下,地方国资公司对外投资往往比较谨慎,且对外投资常常带有“政治色彩”,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出于获取财务回报,而是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研发、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较强,出现阶段性困难,地方国企会充当“白衣骑士”,出手相助,帮助企业度过困难,实现双赢,比如2019年上市公司康恩贝遭遇财务困境后,2020年浙江国资入股,通过资源整合,协助公司快速走出困境。上市公司对一个城市的GDP等经济指标、产业发展、解决就业等方面往往具有难以代替的作用,对中小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地方国资出于国企担当,往往会出手相助,比如河南许昌国资就收购了面临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黄河旋风。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无锡和博汇股份八竿子打不着,无锡作为经济体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排名前列,上市公司众多截至2024年底高达240家,根本不缺上市公司,所以无锡国资为何要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呢?

1月20日,博汇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将终止投资额22.8亿元的原计划在宁波投资的160万吨/年的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项目,结合这次无锡国资拟入股的公告,很容易引发博汇股份汇在无锡落地项目的猜想。
但是,博汇股份所处行业是典型的石化行业,石化行业大量的原油和天然气等原料依赖进口,大型港口方便运输,出口也方便,宁波作为沿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上下游产业链、基础配套设施也相对比较成熟。如果项目落地无锡,无疑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输成本,宁波是中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毫无疑问比无锡更适合承载博汇股份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如何,无锡国资和博汇股份的合作是市场行为,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期待无锡国资可以利用其资金、资源等优势,助力博汇股份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