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5.9亿项目招标遇冷,两次竞标仅两家,背后各打算盘?

繁华梦已醒 2025-03-28 12:31:31
广汽集团要搞个云数据中心,这事儿听着就挺“高大上”的,毕竟现在都讲究数字化转型嘛。大手笔,5.92个亿砸下去,这决心,杠杠的。可这招投标的过程,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第一次招标,直接废了,理由是“符合专业资格条件的投标人不足三家”。这…难道是大家都觉得这活儿太难啃?还是另有隐情?按理说,这么大的项目,不应该啊。你想,广汽集团,那可是汽车行业的巨头,放在那里,谁不想搭上关系?而且,这项目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明明白白地招标,正规得很。第一次流标,确实有点让人意外。第二次招标,总算是有眉目了,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报价896.8万。另一家公司,广州中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报价950万,顶格报价,但还是没能拿下。这价格差,虽然说也不算小,但对于这么大的项目来说,其实也还好。创意信息低价取胜,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捡漏”的味道。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第一次招标会流标?真的是因为“符合专业资格条件的投标人不足三家”这么简单吗?

要知道,现在的招投标,多少有点“围标”的影子。几家公司私底下商量好,一家出头,其他陪跑,把价格抬上去,最后大家分一杯羹。这种事儿,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谁也不会捅破窗户纸。可广汽这个项目,第一次竟然连“陪跑”的都没凑够,这就有点意思了。有没有可能,是广汽的要求太高了?或者说,广汽内部对于项目的具体需求,还没完全敲定?这样的话,投标公司心里没底,自然不敢轻易出手。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投一个“水里捞月”的项目。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项目本身,存在一些“不可描述”的因素。比如说,回款周期太长,利润空间太小,或者说,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投标公司的积极性。从投标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如果一个项目,风险大于收益,那他们肯定会选择放弃。毕竟,做生意嘛,讲究的是“稳赚不赔”。

创意信息这次中标,报价明显低于限价。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可能对这个项目的风险评估比较乐观,或者说,他们有其他的“算盘”。也许,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这个项目本身的利润,而是通过这个项目,打入广汽的供应链,为未来的合作铺路。其实,这种现象在招投标领域并不少见。很多时候,中标价格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企业还会考虑自身的战略布局、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等。回到广汽这个项目,它反映的不仅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更是整个招投标市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招投标更加透明、公平、公正?如何才能让企业真正地选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仅从这个项目第一次废标的情况来看,一个大集团的项目,竟然凑不够三家参与,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竞争不够激烈”时,是否忽略了其他更深层次的因素?归根结底,招投标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更是一个社会行为。它关系到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升,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一个健康的招投标市场,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让企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希望广汽的这个云数据中心项目,能够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0 阅读:236
评论列表
  • 2025-03-28 22:29

    其实个人感觉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现成的那么多云公司,为什么非要什么都要自己做?

    毒药丸 回复:
    把云数据储存在别家,相当于把钱放人家口袋。人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想用,还得人家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