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是一项中国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北京市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空竹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抖空竹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如“一鸣惊人”、“龙腾虎跃”
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曾作《空竹赋》。历经宋、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传承,抖空竹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传统游艺活动之一,并被誉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
在清代,抖空竹在北京、南京等地区尤为盛行,成为百姓健身娱乐活动和新春时节民间社火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清代中叶以后,南京夫子庙地区成为我国三大民间百艺(戏)展演聚集地之一,每到春节期间,制嗡艺人就在这一带设摊销售,著名的有“声远堂”、“修竹斋”等制嗡与玩嗡世家。(注:制嗡艺人是指制作和表演空竹的艺人。空竹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玩具,它通过上下抖动或旋转,使空气在空竹内部产生振动而发出嗡嗡声,因此得名“制嗡”。)
抖空竹还与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有关最为著名的是关于“窦尔敦”的传说。窦尔敦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英雄,他因为不满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外敌入侵而起义反抗。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利被围,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他利用抖空竹的技巧迷惑了敌人,最终英勇牺牲。
传说,有一个叫做“胡敲”的游戏,它是抖空竹的前身。相传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名为《空竹赋》的诗,描述了“胡敲”的玩法和技巧。这也是抖空竹历史悠久的证明之一。
传说明代,有一个叫做杨柳儿青的童谣,其中唱道:“杨柳儿青,放空钟。”这个童谣不仅证明了抖空竹在当时已经有了较久的历史,还说明了抖空竹在当时是一种受欢迎的儿童游戏。
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这个记载不仅描述了抖空竹的形状和制作方法,还说明了抖空竹在清代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儿童玩具。
抖空竹制作方法及玩法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了“空钟”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明代末年成书的《帝京景物略》中也有关于空竹的记述。
清代,抖空竹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空竹分为单轴和双轴两种,轮和轮面为木制,轮圈为竹制,竹盆中空,有哨孔,旋转时可发出嗡嗡嗡的响声。玩者双手各持两根二尺左右长短的小木棍(或小竹棍),其顶端皆系一根约五尺长的棉线绳,两手握住小木棍的两端,使线绳绕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地抖动,加速旋转使之发出鸣叫声。
民国时期,抖空竹已经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抖空竹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为了保护和传承抖空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抖空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抖空竹技艺的传承和培训活动等。同时,一些民间组织和个人也积极参与到抖空竹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通过开展培训、表演和宣传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抖空竹。
抖空竹还与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有关。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经常会在街头巷尾看到有人抖空竹,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