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代兵家不争之地的神秘面纱

裴元绍谈历史 2023-11-06 09:31:00

福建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这个简称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福建的名称。

在先秦时期,福建地区属于百越族闽人和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在周朝时期,福建属于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国,战国晚期无诸在福建境内称王。汉武帝时期,闽越王反汉被讨平,汉廷即设东部候官,派兵驻守,隶属会稽郡。

三国时期,福建地区隶属吴国,设建安郡。晋朝时期,福建始属扬州,后属江州,境内置建安郡和晋安郡。

隋朝时期,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

唐朝末期,王审知据有今福建省境。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受封为闽王,以福州(今市)为都。闽名义上一直归属中原王朝,用后梁、后唐年号,实际上是独立政权。

933年,王璘(lin邻)称帝,改福州为长乐府。后期内乱,945年灭于南唐。闽亡后,泉州守将留从效于946年驱逐南唐军自立,后受南唐封为晋江王,据有泉州、漳州一带,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归入宋朝。

唐朝时期,福建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

福建在历史上还有其他的称呼,例如“闽中”“晋安”“三山”“长乐”“榕城”“福安”“天兴府”“闽海”“闽州”“泉州”“左海”“闽都”等。

“福州”是最为常见的称呼,而“八闽”则是源于北宋时期的行政规划。

在周朝时期,福建属于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国,战国晚期无诸在福建境内称王。汉武帝时期,闽越王反汉被讨平,汉廷即设东部候官,派兵驻守,隶属会稽郡。

八闽则是源于北宋时期的行政规划。

北宋时期,福建属于福建路,将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和南剑六个州和邵武、兴化两个军。后来在南宋时期将建州变为了建宁府,形成了“一府五洲二军”的格局,而府和军属于同一级别的行政机构,总共数量刚好是八个,于是人们又把当时的福建叫做是“八闽”。

七闽是指福建的七个部落,这些部落以蛇为图腾,是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被称为“七闽”。

七闽部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被称为“七闽”。在后来的发展中,七闽部落逐渐演变成泛指福建的称呼。

对于七闽部落的起源,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由古代越国的一些部落演变而来的。在越国为楚兵所败后,一些越国的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这些闽越人形成了七个主要的部落,史称“七闽”。

关于“八山一水一分田”

是关于福建省地形地貌的形象描述。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福建在古代被视为兵家不争之地。

主要是福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而且福建的地形多山,地理条件复杂,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福建属于百越之地,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虽然春秋到秦初时期,中原地区的军队曾经在福建的武夷山西侧多次发动试探性地攻击,但始终找不到行军的大道。当时位置偏南的楚国,其势力范围已经渗透到了云南,但对于与自己统治核心区域更近的福建,却一直未能渗透进去。

即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福建地区的闽越与东越也仅仅是在名义上归从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为了更好管辖福建,秦朝设置了闽中郡,实行的统治政策是委任当地土著首领管理少数民族,中央王朝不插手具体的管理事务。因为福建的山区交通不便,难于管理,所以只能让少数民族自治。在先秦之后,福建即使归纳为中原王朝的版图,却依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

到了汉代之后,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北方战乱与大量汉人南迁开发南方,中国经济重心朝南迁移,中原王朝对福建的管理也越来越加强,福建半独立王国地位也渐渐衰微,变成中央管理的省份。交通不便依然是中央王朝管理福建最困难的问题。

虽然中原王朝为了开发福建,在福建靠近周边省份的大山上开通了几条闵道,这些道路都十分艰险,稍不谨慎就会掉进万丈深渊之中,当时人们到福建基本都是走海路。古代兵家要攻打福建,也只能走水路,准备很多大船运输武器、兵员、粮草物资。不熟悉水性,很多中原士兵会受不了船上颠簸而晕船,自然也没有攻打福建的军心与勇气。因此福建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的独特性,在古代很少受到兵家的重视。

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福建的水系相对来说非常丰富,河流众多,大部分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流入大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