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看到的很多先进的科学原理、技术应用,都能够帮助我们非常好地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重叠结构世界”。

《老子》在其作者老子那里,其实已经写得非常通俗易懂,但是,在《老子》流传于世后,从古至今真正能够读懂的人,却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老子在写作《老子》的时候,他所认识的世界的物理模型,与后世读者所认识的世界的物理模型,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对真实世界物理模型认识的差异,是造成后世读者很难读懂《老子》的根本原因。
后世读者所认识的世界物理模型,属于“欧几里得——牛顿”所建立的基于感官感觉的经验世界,而老子所认识的世界物理模型,属于“黎曼几何——量子力学”开始认识到的高维多世界重叠模型,即“重叠结构世界”。
关于“重叠结构世界”的具体定义,请点击阅读文章。
对于“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没有经过一定程度“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人,是无法认识到的,更无法理解,而老子在《老子》中所论述的,全部都是关于“重叠结构世界”以及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重叠结构人体”内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论述。
所以,要真正读懂《老子》,首先,在思想中要建构一个“重叠结构世界”的物理模型。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先贤都想尽一切办法,让普通人都能建立这种关于“重叠结构世界”物理模型的认识,比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山洞隐喻”,庄子的《齐物论》,都是对“重叠结构世界”这种物理模型,非常形象的论述。
但是,这种基于语言与文字的论述,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很难让人在思想中真正建立起“重叠结构世界”的物理模型。
在古代的知识与技术应用的背景下,要让人建立起对“重叠结构世界”物理模型的认识,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到了现代,因为科技的高度发达,让现代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物理模型,有了更为丰富的、直接的体验手段。
这里介绍一种大家很熟悉的现代技术应用——虚拟现实(VR)电子游戏。
一、电子游戏的构成在说“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之前,我们先从电子游戏开始分析。
电子游戏,从结构上来说,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屏幕中的游戏角色、游戏环境;
第二部分,是游戏的操控设备;
第三部分,是操控游戏的游戏玩家。
我们先对这三部分的构成,建立一个基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认识“虚拟现实”的电子游戏。

在“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显示屏变成了一个直接戴在眼睛前的显示头盔,这样,游戏玩家所能看到的、听到的只有游戏的场景与游戏角色,游戏玩家本身所在的现实环境,他已经看不到、听不到了。
而“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操控设备,则变成了一件覆盖全身的体感衣,游戏玩家只要穿上这件体感衣,不论他做什么动作,在“虚拟现实”中的游戏角色,就会同步游戏玩家的动作,这样,游戏玩家就能身临其境地在“虚拟现实”电子游戏中玩游戏了。
大家首先对“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这种操作模式,在思想中建立一个真实的“意识影像”,如果难以想象的话,有条件的,可以买一套虚拟现实游戏装备来体验一下,或者去商场的VR游戏场地体验一番,这样就能够建立起“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基本认识。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就可以用来理解“重叠结构世界”与“重叠结构人体”了:
1、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所感觉到的“虚拟现实”场景,就好比是“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显性世界”;
2、游戏玩家所处的现实环境,就好比是“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隐性世界”;
3、“虚拟现实”场景中的游戏角色,就好比是“显性人体”;
4、游戏玩家所穿戴的头盔和体感衣,就好比是“隐性人体”;
5、游戏玩家,就好比隐含在“隐性人体”中的“真正的我”。

老子,就好比是一个脱下游戏装备、完整地审视过这套“虚拟现实”电子游戏完全构成的一个超级游戏玩家。
之后,老子重新穿戴上了这套设备,在“虚拟现实”中,写下了《老子》,告诉世人如何脱下这套游戏装备、认识隐含在游戏背后的真正的玩家自身。
其他的游戏玩家,都是在穿戴游戏装备的情况下,在“虚拟现实”的场景中,读到了这本《老子》。
由于文字先天存在着一种局限,那就是“基于共同经验的一种传达”,而老子(游戏角色)的超级玩家所传达的经验,与其他操控游戏角色的玩家所拥有的经验,是完全不同的,于是就造成《老子》中的文字,只能在其他游戏玩家的头脑中,与这名游戏玩家已有的某种经验相对应,却不是老子所要传达的经验。
所以,其他游戏玩家通过自身所操控的游戏角色,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读到《老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的。
小结我们要真正读懂《老子》,就需要首先要在自己的“意识空间”中,建立这种“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物理模型,真正认识到:
我们感官所感觉到的世界,仅仅是一种类似“虚拟现实”中的场景与角色的存在,而非真正的世界与自己。
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弱化对“虚拟现实”的认知,以及游戏角色的认知,去强化内在真正自己的“感知”。
这就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真正内涵。
这里的“弱”,指的就是在游戏角色认知上的努力,在游戏角色上的认知越弱,真正的游戏玩家自身的“感知”才会越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知识,请关注心智玩家,点赞、转发心智玩家的文章。
更多研究内容,已发布在心智玩家的系列专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