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出自驱力强和自主学习的孩子?我想是放手学习。
有人可能问了,你高一放手孩子不是翻车了嘛?是啊,即便翻车了,放手学习也没错。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到课题分离,各自负责。
放手不是任孩子随波逐流,想干啥干啥,这叫放任,叫没底线的纵容。
放手是不再紧盯孩子学习,不是完全不管,是抓大放小,管方向不管细节,管心理而不是唯成绩论。
放手是退后一步,父母做好自己,以稳定的情绪,包容的心态,敏锐的洞察以及随时做好的准备,接住孩子任何幺蛾子。
父母敢于放手,是孩子重建自驱力的第一步,父母关注孩子情绪和需求,是保障孩子不会大方向失控的前提。
Day12
父母要学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不要对孩子学习盯太严,从小学初中就该放手。
每次我看到对孩子学习事无巨细的家长,一边佩服一边担忧,用力过猛不是好事。
我对我家老二学习几乎完全不干预,差不多就行,不用特别好,留点时间和空间给他自己调整。
经过了对老大初中三年的严格管理,反噬的疼历历在目。管的太多,利大于弊。
管状态,管心态,管习惯,不管具体学习。
我家老二四年级了,我也准备开始管,比如带他读书,睡前听一听英语,偶尔翻一翻作业,其他还是不准备管。
不管的结果是孩子为自己的学习承担和负责,严管的结果是一时有用,长期看会反噬,总有管不住的一天。
所以,放手才是父母要练习的主题。父母做回父母,孩子做回孩子,各司其职,各自独立,各自负责。
Day13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分享给学生们的话:
你桌面上的书本,将是你未来做选择时的意气和底气,先嗅书香再闻花香,别说读书太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很励志,很治愈。
但我想改编一下送给家长们:
别说学习家庭教育太费劲,那将是共情孩子,理解孩子,看见孩子,懂得孩子和托举孩子的底气。你的每一次改变都是通往孩子内心的道路。
做父母容易,做好父母难。爱孩子容易,恰当的爱难。
恰如其分的爱,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需要父母学习,学会反思,需要自我迭代。
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父母的自我迭代之路。
Day14
想让孩子改变,父母要先改变。
想让孩子学习,父母要先学习。
这是我近一年来最深切的感悟,每一次孩子濒临崩溃和坍塌的时刻,除了有贵人相助,还有我持续不断的改变和学习。
读书,写复盘和反思,持续向外走,平复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当父母稳定时,孩子即便有幺蛾子,也没多大事。
很多父母来找我咨询要我去改变孩子,我都会回答:
我做不到改变孩子,但我可以帮助父母从沟通方式,亲子关系,共情力等做出改变。
读书是成本最低,成长最快的方式,但比较耗时,不适合于孩子出问题后临时抱佛脚。
读书,学习更适合于防患未然,当孩子有问题时最快的方式是向专业人士求助,以最省力,最捷径的方式不走弯路。
不过我依然推荐每个父母都学点教育心理学,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Day15
现在不少孩子慢慢厌学和休学,是特别痛心的一件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玻璃心,吃不了苦,又接受不了心理落差。
这一切,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做好必要的引导和疏导,同时要求高又过度包办。
父母的“我以为”对孩子好,妥妥坑了孩子。
但往往孩子问题不突出或者萌芽状态时,父母觉得没事,或者还执迷不悟,让孩子的内耗雪上加霜,愈发严重。
等真休学好久了,才想办法和着急要怎么让孩子回到学校。
我真想说一句:早干嘛去了?孩子在情绪初期为啥不干预呢?为啥不求助呢?因为家长的愚昧,让孩子受煎熬那么久?
但出于职业道德,我一句也没说,只能抑郁。
之前我总爱劝家长放手孩子,别管太多,后来发现劝也没用。每个人只相信自己的直觉,只遵循自己的思维习惯。
对不愿意觉醒的父母,我也不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不求不应,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