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红婵令董倩刮目相看,采访完董倩直呼不一般,评论区已炸

二狗看影视 2024-08-23 14:50:58

“这有点过了,就跳个水没水花,只不过是一项体育运动,还一等功?让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有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情何以堪?”

类似的评论,在全红婵获得广东省政府个人一等功的消息公布后,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有人质疑,有人力挺,也有人在试图解释这背后的逻辑。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巴黎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17岁的全红婵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成功卫冕女子10米跳台单人冠军。消息传来,举国欢腾,鲜花、掌声、赞誉,一股脑地涌向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农村女孩。

而一张照片,则定格了她在奥运表彰大会上的荣光时刻。画面中,全红婵双手紧握着领导的手,娇小的身躯,清澈的眼神,仿佛在无声地承诺:请放心,我们青年一代必将扛起体育强国的重担!

广东省政府随后公布的表彰名单,将这份荣耀推向了高潮。全红婵,这位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得主,被记个人一等功一次,这是对她成绩和付出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她未来体育生涯的巨大激励。

消息一出,舆论场炸了锅。支持者欢呼雀跃,为这位“国之骄傲”感到自豪。但也有人对此表示不解,甚至强烈质疑:跳水,真的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

质疑声浪中,一条关于全红婵的采访视频被网友翻了出来,并迅速登上热搜。视频中,央视资深主持人董倩与全红婵面对面,进行了一场深入心灵的对话。

采访前,董倩坦言自己内心有些忐忑。此前,全红婵“不好采访”的传闻不胫而走,外界普遍认为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董倩也担心,自己能否真正走进这位跳水天才的内心世界。

然而,采访伊始,董倩就感受到了全红婵的真诚与坦率。没有过多的寒暄,她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最想念家乡的什么?”

“我最想念妈妈做的鱼汤。”全红婵不假思索地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思念。

这个再简单不过的答案,却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让董倩看到了全红婵柔软的内心世界。

“累不累?“董倩心疼地问道。

“累啊,谁不累呢?”全红婵笑着回应,“上学的也累啊,他们每天早起晚睡,看书做题,那种压力,我懂。我们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梦想在拼。”

朴实的话语,却透着深刻的理解和同理心,这与外界对她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真的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董倩在采访结束后感慨道。

事实上,这不是全红婵第一次用自己的“金句”惊艳众人。在巴黎奥运会夺冠后,面对镜头,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金牌谁拿不重要,但得确保是中国的,因为任何一个外国人都想拿到这枚金牌。”

这句看似简单的表态,却体现出她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赛场上霸气十足,在生活中真诚坦率的女孩,却曾被个别媒体贴上“情商低”、“没文化”的标签。

时间回到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彼时,14岁的全红婵一鸣惊人,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世界,成为中国跳水队一颗耀眼的新星。但在一片赞誉声中,南方日报记者朱小龙的一段直播连线却引发了巨大争议。

直播中,朱小龙谈及全红婵时,言辞间充满了不屑和轻蔑。他不仅称其“不懂事”、“情商低”,甚至还用“疯疯癫癫”来形容她在赛场上的表现。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朱小龙还公开质疑全红婵的英语水平,称其“得学英语,不然以后像‘白痴一样’,能行吗?”

此番言论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指责朱小龙“傲慢无礼”、“缺乏职业道德”,要求南方日报公开道歉并严肃处理。

迫于舆论压力,南方日报最终发表声明,承认朱小龙在直播中的言论“不当”,并表示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然而,道歉声明并没有平息众怒。网友们扒出朱小龙此前发布的大量负面言论,其中不乏对中国体育的诋毁和对运动员的攻击。

“朱小龙事件”最终以当事人被停职告终,但这背后的问题却引人深思:为什么一个媒体人,会对一个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说出如此恶毒的语言?

或许,在朱小龙的认知里,体育只是“跳个水”、“游个泳”,只是一项无关痛痒的娱乐活动。他看不到运动员背后的汗水和泪水,更看不到他们身上承载的国家荣誉和民族精神。

“一等功”风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在一些人看来,全红婵的成功仅仅是“跳个水没水花”,是凭借“技巧”获得的,与那些“保家卫国的军人”和“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这种观点,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画上了等号,认为只有在某些特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配得上“英雄”的称号和社会的褒奖。

然而,这种评价体系本身就存在着局限性。 它忽视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殊性,也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多元化。

全红婵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体育的骄傲,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她的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入水,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体育的力量。

体育竞技,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玩乐”,它是意志的比拼,是精神的较量,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全红婵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她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行政记大功,是对全红婵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体育生涯的激励。

与其质疑和否定,不如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让那些为梦想拼搏的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我想成为我自己。”

在董倩的采访中,全红婵这样说道。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这位跳水天才的心声。

从农村女孩到世界冠军,全红婵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汗水。

5岁开始练习跳水,13岁进入国家队,14岁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三年时间,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成长为世界瞩目的跳水明星。

这背后,是她异于常人的天赋,更是她超乎寻常的努力。

为了提高技术,她每天泡在训练馆里,一遍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即使伤痕累累,也从未放弃。

“梅花香自苦寒来”, 全红婵的成功,是天赋与汗水的结晶,更是毅力和坚持的胜利。

然而,荣耀的背后,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挑战。

聚光灯下的全红婵,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赛场上的竞争对手,还有来自媒体和公众的审视和评判。

“希望大家以平常人对待,不想这么多人围着我,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面对镜头,全红婵坦言自己更喜欢简单的生活。

然而,作为公众人物,她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想要“做回普通人”,谈何容易?

董倩的采访,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全红婵,她的高情商、高智商,也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然而,一些细心的网友也发现,在镜头面前,全红婵的笑容似乎少了许多。

那个曾经在赛场上肆意庆祝,在领奖台上开怀大笑的女孩,如今却显得有些拘谨和小心翼翼。

“为什么不敢想以后?”董倩问道。

“万一想以后,现在不开心怎么办?还不如做好现在的开心,” 全红婵的回答,让人心疼不已。

或许,对于一个17岁的女孩来说,过早地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快乐,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

在“造神”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给这些年轻的运动员多一些空间和理解,让他们能够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保持初心,享受快乐?

全红婵的故事,还在继续。

未来,她将继续在跳水池中追逐梦想,为国争光,也会在生活中不断成长,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她的身上,承载着中国体育的希望,也寄托着亿万国人的期待。

然而,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喧嚣,我们都希望,全红婵能够始终保持初心,快乐跳水,享受生活。

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梦想走得更远。

0 阅读:3

二狗看影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