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毅担任外交部长出访非洲,因为一句话被周总理批评

双好的是乐 2025-02-13 22:12:34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世人的眼中周总理一向温文尔雅,可谁能想到在1965年的时候居然对陈毅发了一次火。

当年,周总理气得拍着桌子询问陈毅:是谁给你的权力!这万一闯出什么祸事来怎么办!

此刻陈毅有些尴尬,但还是低着头耐心听完了周总理的批评。这两人就这么站着说了好一会话,最后陈毅还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的确没有做到位。

究竟是何事让周总理十分火大,难道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真的犯下弥天大祸了吗?

转换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一片萧条。如国家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量人才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系。

此时的周总理相当繁忙,毕竟政府的一切工作都百废待兴,什么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国内外的很多事务让周总理实在忙不过来。

周总理便与毛主席商量要起用一位新的外交部长,而陈毅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陈毅得知后,十分惊讶,自己在军中已经数年,战场上的事务都是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可这外交事宜自己也是一个门外汉,万一出岔子如何是好?

不过中央几位领导人都安慰起陈毅来,毕竟什么都要学习才可以,谁也不是天生的外交家。大家都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即可。

所以陈毅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的暴脾气收敛一些。他可不能像以前在军中说发火就发火。他在与毛主席促膝长谈后也明白现在如今的同志都要辛苦,所以也就安心了。

对于自己的直性子,陈毅每次在压不住火的时候都尽力调节情绪,也时不时向周总理学习。而且毛主席也交代他在外宾的时候还要有气势才能显示出大国风范。

陈毅在周总理与毛主席的鼓励下充满了干劲,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1958年就基本上把周总理的工作都转移到自己这里。

周总理看到陈毅的外交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也就稍微能放心了。不过有时陈毅直来直去的爽朗个性也让周总理捏了把汗,更有一次让他忍不住火直接教训了陈毅一顿。

差点惹祸

1965年的时候,陈毅外长有一个重要的外交活动就是去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国家的领导人会议。

在出发前,周总理千叮咛万嘱咐,让陈毅一定要谨言慎行干什么都要想好了再说话。毕竟出去代表的是国家的脸面,凡事要把自己的暴脾气给收一收。

当时周总理正在埃及访问,打算结束后再去参加亚非会议。可没想到,当时的阿尔及利亚局势出现动荡,总理贝拉被自家的国防部长布迈丁轰下了台。

此刻究竟能不能去开会,是个问题。所以周总理就留在开罗观察局势,而作为先遣团的陈毅早已先一步到了目的地。

在阿尔及利亚的各国代表都有些焦虑,一般情况下该国的政变倒是不会伤及外宾,毕竟再政变,要是动了外宾在国际上交代不过去。

但,不少国家的外交部长都担心会议可能开不成,于是都想过来问一问中国外交人员的看法,而豪爽耿直的陈毅早已和这些外长关系处得如军中兄弟。

陈毅自信地脱口而出:“这次亚非会议绝对能开,而且还要开好!”

此话一出,一众外长放心了不少。可谁都没想到当时阿尔及利亚的局势越来越乱,各国领导人各执一词,多方争论不休,到了最后这场会议终究没开成。而陈毅之前的信誓旦旦就显得比较尴尬了。

其实当时陈毅说过这话就开始后悔了,毕竟自己也不能主导局势,没头没脑地就表态是有些武断了。

关键当时陈毅这话已经被有些国家报道了出来,还引起了外界的猜测,造成了不太好的影响。

已经回到国内的周总理得知了这个消息有些担心,虽说陈毅是有口无心,但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更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陈毅知道自己可能惹祸了,刚回到国内就赶去了中南海,他在周总理办公的门外磨磨蹭蹭不好意思进门。他一见到周总理就表示自己请罪来了。

此时的周总理看着陈毅还是没好气地说教起来,他表示在国外一定要注意场合,一言一行都带着着中国的态度。

这会议开不开也不是哪一个国家能说了算。究竟是谁给的权力能这样说话?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

此刻的陈毅一声不吭,直接低头认错。从那以后,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加谨言慎行,不敢太过于直率了。

而随后陈毅的态度也的确改观,在之后任外交部长的多年里鞠躬尽瘁,作出了卓越贡献。而陈毅外长也在国际上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很多国家领导人眼中最可靠的国际伙伴。

参考资料:1·金台资讯-《周恩来因何事对陈毅说“你无组织无纪律”》2·人民网-《周恩来外交活动前后缘何发》3·金台资讯-《周恩来鲜为人知的严厉一面》4·上观新闻-《总是温文尔雅?错!老部长和老将军最“怕”周恩来》

5·光明网-《周恩来缘何发火》

0 阅读:0

双好的是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