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刘思齐病逝:李讷李敏无法到场送别,四个孩子同框场面感人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14 16:16:25

2022年1月7号,刘思齐老人在北京安详离世,92岁高龄。这事儿一传出来,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好多人在北京为她办了一场隆重的告别仪式。

刘思齐这个人挺特别,她是毛岸英的媳妇儿,也是毛主席的儿媳妇,还是革命烈士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在世时,她和毛主席一家关系特别好,一直都有自己的信念,对抗美援朝的事情出了不少力。

毛岸英走了以后,刘思齐和毛家人的联系一点没断。在毛主席心里,刘思齐永远都是他的好儿媳,而且她还是李讷、李敏的亲大嫂。当李讷姐妹俩听说刘思齐过世时,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毛岸英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最终在战场上英勇牺牲,彰显了中国硬汉的风采。刘思齐呢,她以自己的行动,描绘了一段独特的人生故事。那么,刘思齐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她离世那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亭亭玉立初长成】

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刘思齐在一个响亮的哭声中来到了这个世界,大家都盼着她呢。她的妈妈张文秋,是毛主席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而她的爸爸刘谦初,在革命路上英勇地献出了生命,那时候他才34岁。刘谦初在临终前有个心愿,就是希望给女儿起名叫思齐,意思就是心里一直惦记着齐鲁大地。

1927年那会儿,中共的第五次大会在武汉热热闹闹地开了。毛主席在会上碰见了张文秋,俩人一见面就聊上了。毛主席挺感慨地说,要是张文秋将来生个闺女,咱俩就做亲家。谁成想,这话后来还真应验了,过了好些年,他们家的孩子和张文秋家的闺女真的走到了一块儿。

因为毛主席和刘思齐的爸妈关系特别好,所以他也很关心刘思齐。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看了一出叫《弃儿》的话剧,台上有个小女孩特别吸引他。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那女孩是刘谦初的女儿。他立马认真地跟旁边的人说:“思齐是英雄的后代,我们都有义务好好培养她、照顾她。”说完,毛主席就当众认了刘思齐做干女儿,之后也一直挺照顾她的。

刘思齐和毛岸英其实早该见面,但毛岸英因为要打仗,没能长时间陪在老爸身边,很小就被送到苏联去了。过了好多年,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两个人这才在毛主席的牵线下,算是正式认识了。

1948年5月份,毛主席在西柏坡正和毛岸英聊着天,这时,一个大概十七八岁叫刘思齐的姑娘走进了他们的小院子。她一进门就甜甜地叫毛主席爸爸,毛岸英立马就被这个长得特别水灵的姑娘给吸引住了。

刘思齐个性豪爽,一见到毛岸英就显得特别亲热。他们聊了几句,互相问了问最近都咋样了。

刘思齐特别瞧得上毛岸英,没事的时候,他俩就爱凑一块儿,聊聊天,学学习。毛岸英在外头学习了很多年,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这些理论,那真是了如指掌。他特别喜欢和刘思齐分享这些知识,什么实践论啊,政治啊,经济啊,都聊得津津有味。他俩想法一致,聊得特别投机,没多久,俩人的感情就慢慢升温了。

过了好些年,刘思齐再聊起那段日子,心里还是满满的感慨。她说,毛岸英特别有耐心,给了她好多鼓励。她讲,别的男生在女朋友面前,总是想方设法藏着掖着自己的不足,但毛岸英不一样,他直接就把自己的缺点摊开来,告诉她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她好好想想他们之间的关系。刘思齐觉得,毛岸英的这些做法,让她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有安全感。

毛岸英和刘思齐两人之间的感情简单又明了,他们确定了关系后,没藏着掖着,直接就告诉了毛主席。他们亲自向毛主席讲述了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经过。

毛主席对刘思齐特别认可,知道这事后,他很快就去找了张文秋,想问问她的看法。

1948年9月份,在刘少奇的张罗下,毛主席和张文秋见了个面,两人好好聊了聊,最后决定结为夫妻。

那时候,革命工作正干得热火朝天,解放战争也快要打完了,所以毛岸英和刘思齐两人没急着办婚礼。一直等到他们从西柏坡搬到北平,国庆大庆祝活动结束后,他们才开始忙活着准备婚事。新婚没甜蜜多久,朝鲜那边就打起仗来了。毛岸英本想在国内好好过日子,但他想多积累点打仗的经验,为国家出力,就主动要求去朝鲜战场了。

毛岸英在要走之前,跟妻子含糊地说了再见,但没明确告诉她自己到底要去哪儿。刘思齐半懂不懂的,就这样送走了丈夫。她心里想着,这次毛岸英出门,可能跟以前一样,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可谁能想到,这一走,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

【天人永隔多痛苦】

1950年11月25号那天,毛岸英在朝鲜打仗时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候,毛主席身体不太好,周恩来和彭德怀心里头一直憋着个事儿,没敢跟他说。拖啊拖的,一直到1951年1月2号,毛主席才算是知道了这事儿。

毛主席听到这事儿,心里头特别吃惊,好长时间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过了老半天,才叹了口气说:“树都会这样,人又能怎么办呢?打仗嘛,总会有牺牲的。”这句话里,满满的都是他的没办法、难过和心痛。

毛主席,这位历经风雨、领导多年的大人物,对那件事情心里头实在难以接受,就更别说刚结婚不久的刘思齐了。毛主席琢磨了好久,始终不忍心把这事儿告诉儿媳。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毛主席才鼓起勇气,把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还安慰了她好一阵子。

毛主席心里明白,刘思齐是个重感情的人,所以他一边劝着刘思齐别太难过,一边向她打包票,毛岸英虽然不在了,但刘思齐在他心里,永远都是自家人。

毛主席为了让刘思齐快点从难过中走出来,一直鼓励她去莫斯科大学继续学习。等刘思齐出发后,他给她写了很多信,提醒她要专心学业,也要照顾好自己。在信里,毛主席还多次亲昵地叫她“思齐儿”,从这个称呼就能看出,他对刘思齐的感情真的很不一样。

毛主席瞧着刘思齐一天天长大,心里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就劝她赶紧再找个好人家嫁了。他说毛岸英都走了好多年了,她也该从那段日子里走出来了,寻个合适的伴儿,早点把婚事儿给办了。这话说得真诚又实在,真是能看出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关心。虽说后来刘思齐跟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杨茂之成了家,还生了四个孩子,但她心里头一直都没忘掉那个去世的丈夫。

刘思齐在人民网的一次访谈中聊到了自己再婚的经历。她讲道,毛岸英走了以后,她心里特别难过,很长时间都没法接受这个事实,压根儿没想过要再婚。

她不选择结婚,并非放不下在毛主席家中的地位,她和毛主席一直相处得很融洽。关键在于,她始终无法从对毛岸英的深情中抽离。每当回想起毛岸英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情景,刘思齐的心就感到无比沉痛。

她这种情况,压根儿没心思谈恋爱,也不想成家立业。但毛主席却一直惦记着这事儿,总觉得刘思齐一天不嫁人,他心里就像有块石头没落地。刘思齐明白毛主席的一片苦心,也慢慢从过去的事情里走出来了。

刘思齐这辈子好几次亲自去了朝鲜,走了丈夫生前走过的那些地方。她头一回去朝鲜,是毛主席给安排的。那时候,她刚知道丈夫没了,心里头特别难过。她就跟毛主席说了,自己特别想去朝鲜看看。刘思齐觉得,丈夫走了,这是她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她特别想去走走他以前走过的路,去墓地看看他,哪怕只是看看他的骨灰。

毛主席听说这事儿后,心里头特别感动,立马吩咐人去准备。他让秘书陪着刘思齐去毛岸英安息的地方。出发前,毛主席还从自己稿费里拿钱,给刘思齐他们买了新衣服,并嘱咐说:“你们去祭奠毛岸英,这是咱们自家的事儿,绝对不能花公家的钱。你们在朝鲜别待太久,也别去打扰当地的同志。”

刘思齐揣着毛主席的嘱托和盼望,走到了毛岸英的坟前。她瞅着那块凉飕飕的墓碑,心里头那股子情绪再也绷不住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流,根本停不下来。

十年过去,生死相隔好遥远,不想去回想,但心里始终忘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那座孤坟,找不到地方去诉说心中的悲伤。

【离开人世多遗憾】

刘思齐回到祖国后,心里老是惦记着在朝鲜牺牲的丈夫和他的墓地。到了2010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她,又一次踏上了去朝鲜的路,回到了毛岸英牺牲的地方。这次,她还特地带上了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毛新宇。到了那边,她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述起毛岸英的英雄事迹。

那时候,毛岸英走了都已经好几十年了,但刘思齐心里还是一直想着他。她在毛岸英安息的地方站了好久,嘴里轻声说着:“岸英啊,我带着孩子们来给你扫墓了。他们都很尊敬你。我现在老了,早不是当年的思齐了,年纪越来越大,以后可能没办法再来给你扫墓了。不过,孩子们会替我来的,你在他们心里,永远都是亲人。”

刘思齐讲得确实在理,虽说她和毛岸英刚结婚没多久,毛岸英就走了,但她跟毛家人的感情却特别深。她和毛主席,还有李讷、李敏、毛新宇他们,亲情浓得化不开,根本分不开。

2013年,在毛主席120岁诞辰那天,刘思齐到人民网做客,聊起了“我心目中的毛泽东”这个话题,跟网友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刘思齐讲,毛主席的教育看法对她影响特别大。毛主席强调,孩子们得学会自个儿动脑筋,别老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得有自己的主见。独立,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顶关键的事儿。

2020年,朝鲜的柳河律艺术家做的毛岸英和彭德怀雕像,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亮相了。那时候,已经九十多岁的刘思齐老人也亲自到场,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她特别兴奋。她讲:“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中国牺牲了好多好多英雄,毛岸英也是其中一个。毛岸英经历了生死考验,这事儿在我心里,既是个伤痛也是个骄傲。我特别感谢这位艺术家,他帮我实现了多年的愿望。”她这番话,真是把她心里那份爱国爱家的感情都说透了。

到了21世纪20年代,刘思齐的身体状况就明显变差了。2022年1月7日,凌晨1点47分的时候,刘思齐在北京安静地走了,活了92岁。

刘思齐离世后,湖南当地的官方媒体很快就播出了这个消息,还发表了红色作家赵志超写的挽联来纪念她。挽联这样写道:“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英雄,他们志同道合,心系故乡。她的文笔如彩虹般绚烂,望着京城寒冷的天空,朵朵红梅仿佛在怀念她的坚韧精神。她的姐妹都嫁入了毛家,如同并蒂花般美好,她们心中装着伟人。她的胸怀像大海高山一样壮阔,想到板仓那冰冷的风雨,枝枝翠柏都在哀悼她的纯洁灵魂。”这段挽联简短地回顾了刘思齐的一生,给予了她极高的评价。

刘思齐去世办丧事那会儿,中央的好多领导,还有毛主席的子孙们都亲自到场去吊唁了。不过那时候,李讷和李敏因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就没能亲自到场,但她们用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刘思齐的怀念。

李敏和李讷跟毛岸英交情很深,一直把刘思齐当作亲姐姐一样对待。刘思齐走了,她们心里头特别难过,伤心得不得了。

刘思齐离世那天,她的四个孩子全都赶到了葬礼现场,忙着料理妈妈的后事。他们眼里泛着泪光,对着每一个来悼念的人,都深深地鞠了一躬。孩子们心怀不舍,亲自送别了母亲最后一程。

听说,去悼念的人里头,毛新宇也来了,他带着一家老小,亲自送上了花圈。聊起刘思齐过世这事儿,毛新宇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眼泪哗哗地说:“这下子,我又少了一个亲人了。”

刘思齐这辈子,真的是挺不一般的。因为革命,她老爸没能陪着她长大,都是她老妈在照顾。她心里一直向着党,想着国家和人民。年轻那会儿,她碰上个特别喜欢的人,但战火太猛,两人被迫分开,再也没见过。尽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她从没忘记自己作为子女的那份责任。

刘思齐把个人小家放在一边,心里装着大爱,以自己的行动履行着承诺。虽然刘思齐已经离开,但她和毛岸英的那种精神仍然闪闪发光,让后人一直记在心里,难以忘怀。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