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胜利后,彭总检讨自己“刚愎自用”,主席:很勉强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14 16:41:05

1945年,中共七大开会那会儿,有人对百团大战的事儿有意见。彭老总就在会上自我反省,承认自己“太固执,不听劝”这些毛病。

不过,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对刚上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直言道:“这有点为难啊!”

【引人注目的是,这次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中,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排名第六,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排名第九,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排名仅处于第32位!】

不少人觉得,彭总为啥在排名上靠后,主要是因为他指挥了“百团大战”。这场大战让我军的实力过早地露了底,结果就成了日军大规模扫荡华北、国民党顽固派找茬,还有“皖南事变”发生的一个导火索。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了名为“百团大战”的大规模行动,这是抗战时候他们在敌人后方搞的一次超大规模偷袭。这回出动的八路军部队包括了129师、晋察冀军区,还有120师的105个团,总共20多万战士。这一仗打下来,他们消灭的敌人数量也是前所未有,总共有5万多。

这场战斗让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大大增强,而且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它有效地支援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战斗,让那些说八路军“光游不打”的谣言不攻自破。

【那么,明明是一场胜利的战争,彭总为何还要做检讨呢?】

【百团大战的必要性】

大概在1940年那会儿,国民党那边在华北地区搞起了反共的大动作,对八路军发起了很大规模的军事攻打,这让抗日根据地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咱们根据地的八路军,因为补给跟不上,弹药不够用,就被国民党那帮人说是“光溜达不打仗”。

那时候,日本看到德军攻占了法国的首都巴黎,心里头也动了念头,打算拿下宜昌,好让重庆那边感到威胁,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从经济、军事到政治上都对中国下了狠手,目的就是要分裂中国,逼我们投降。

国民党里头有些人变得胆小如鼠,心里头不坚定了,开始琢磨着要不要向敌人低头求和。

咱们来瞅瞅这事儿:一边呢,国民党军队不打鬼子光跟咱八路军较劲;另一边,日军搞了个“囚笼政策”,一步步往咱根据地里逼。这下子,八路军可真是陷入了大麻烦。

要扭转这个不利的状况,咱们军队得赶紧采取行动,来个大动作。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主席讲了句实在话:“咱们先动手打一拳,免得后面被人打百拳。”这话搁到百团大战那会儿,也是再合适不过了——那仗,不打真不行。

【百团大战的过程和结果】

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咱们八路军自己动手干了一场大事,不过一开始动静不算太大,就派了20多个团出去。主要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正太路上的交通给断了。

可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后,情况就变成了这样:在破坏日军交通线的同时,我们还顺手把日军在抗日根据地里的那些重要地方给端了,这下子,他们不得不增派更多兵力来应对。

那时候,日军疯狂地对我们根据地进行了报复行动,我们军队当然不会干等着挨打,所以战略上立马调了个头,开始重点对付日军的这种报复性的“扫荡”。

,从8月20号到12月5号这三个半月里,咱们八路军打了总共1824场仗,不管大小。这期间,我们干掉了五万多的日本鬼子,里头还包括18个营长以上的军官呢。另外,我们还活捉了281个日军,有47个日本兵自己举手投降了。

日本军队会自个儿放下武器投降,这在抗战这么久以来还真少见,说明八路军的打法真的挺管用。

我们八路军成功拿到了一大批军事物资,这样一来,根据地的枪炮子弹很快就得到了新的补给。

这场仗打得很到位,把好多铁路、公路、桥、火车站、隧道都给搞坏了,还拔掉了不少日本鬼子的窝点。这样一来,日寇那股子嚣张劲儿可算是被狠狠打压下去了。

【然而,百团大战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让原本就物资紧张的八路军更是雪上加霜,消耗巨大。

在三个多月的打仗时间里,咱们八路军用掉了70万发子弹。虽说也缴获了36万发,但也就勉强超过一半。特别是炮弹和手榴弹,用得那叫一个快,1.9万发炮弹打出去了,缴回来的连六分之一都不到。

手雷用了整整12万颗,但咱们只缴到了5千颗,算下来连5%都不到,就只有那么一丁点儿。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抗日战争那会儿,咱们八路军的武器弹药真是少得可怜。蒋介石那边,就只给刚成立时的4万5千人发了补给,剩下的全得靠我们自己想办法。大部分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而且咱们的兵工厂生产能力也特别差。

八路军一开始为啥选游击战呢,说白了就是没办法——他们没有重武器和足够的弹药。要是跟那些装备了飞机大炮、武装到极限的日本鬼子硬碰硬,打阵地战、消耗战,那不就像是鸡蛋碰石头嘛,能赢才怪呢!

过早地把我们军队的主力亮了出来,结果引来了日军的疯狂反击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打压。

八路军在鬼子后头打游击时,通常人数不多,小鬼子们压根就没把八路军当回事,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摸不清八路军到底有多少人。

不过,这回咱八路军出动了上百个团参战,仗打完后还大肆宣扬了一番。日军很快就瞧出来了,八路军兵力竟然如此雄厚,于是他们赶紧调整了自己的打法。

日军搞了个《对付共产党策略大纲》,主要就是冲着在敌人后方打游击的共产党军队去的,然后对八路军进行了疯狂的打压和报复。

从1941年起,华北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难的时期。那时候,有的部队整个都被打散没了,许多根据地的老百姓也遭到了日本人的狠毒伤害。

不光日本人感到惊愕,就连蒋介石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他以前对八路军的人数没啥概念,就是觉得人好像特别多,超出了编制。那时候,蒋介石给八路军的编制是3个师,总共4万5千人。可他做梦也没想到,才过了短短3年,人数就翻了10倍!

这让蒋介石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他琢磨着怎么再掀起一波反共的浪头。他一边动手脚,削减了华北八路军该得的军费,另一边呢,在江南那边找新四军的麻烦,这么一来,“皖南事变”就爆发了。

【也许有人会问:即便是百团大战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彭总也不至于为此而做检讨吧?毕竟战争发起时,他肯定是需要向上级请示的。】

确实,百团大战打响前,彭老总给中央军委递了个要打大战的报告,说的是得用上23个团的兵力。

前面说了,情况一变,慢慢就变成了有一百多个团加入了战斗——也就是说,当我们动用了上百个团的兵力时,这事儿其实还没拿到中央的正式点头呢。

说到这事儿,彭总直接讲了:“总部那边一拍板,7月22号当天,电报就嗖嗖地发往各个区了,同时也跟军委那边打了报告。”

原本打算的攻击是在8月上旬动手,但实际情况是,7月下旬战斗就打响了,比原先的计划足足早了十天。因此,没等到党中央的回复,战斗就已经开始了。

彭总这么做,主要还是想着抓住打仗的好时机——7月下旬那会儿,青纱帐长得特别旺,对我八路军来说,正是搞突袭的好时候。

机会很快就溜走了,说实话。彭总也是没办法,只能这么做!

【彭总遭受非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八路军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

百团大战那会儿,日军和国民党那边,一直到仗打完都不知道咱们到底出了多少兵马。

由于我们打的是突袭战,多半选在晚上动手,不是搞那种大规模正面冲突,队伍也分散得很,所以敌人压根没法摸清我们的兵力情况。

要是我们不进行宣传,那日军就只能瞎猜了,说不定还会把地方民兵、游击队的偷袭给认错。

不过,八路军总部对百团大战那是大力宣扬,不停地说我们派出了“上百个团”,这样一来,日本鬼子和国民党那边也就知道了我们的真实情况。

【大战之后总结经验教训,是我党的传统。到了整风时期和七大期间的“总结和反思”,“深挖问题”时,全军对百团大战进行了讨论。】

因为参会的人里头,有不少人对百团大战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彭总在会上进行了自我反思。

毛主席对师哲讲道:“这真有点为难了”,这话让师哲一时摸不着头脑!

师哲回想起,百团大战结束后,毛主席跟彭总聊起天来,提到说:“像这样的大战,咱们能不能再多打几次?”可后来咋就遇上难题了呢?

结果,有些人对彭总说了些过头的话,批评得有点狠,这让彭总心里感觉特别憋屈。

四十多年后,薄一波同志回想起那次座谈会,聊起了对德怀同志的批评。他说,有些批评确实在理,但有的就太过头了,不太公平。

彭总去找了周恩来,请周总理当个和事佬,想和毛主席聊聊心里话。

在毛主席住的那个窑洞里,有三个人聚到了一块儿。一开始聊天,毛主席就直截了当地讲:“咱们来个小约定吧:首先,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其次,有啥不满就直说,哪怕骂几句也没关系。最后,各自找找自己的问题,别记恨在心,也别让这些事耽误了工作。”

主席一番真心话,让屋里氛围立马松快了不少。随后,彭总压根儿没料到,主席会先向彭总致歉:

“百团大战”那绝对是没啥好说的,挺正当的。就说那个战前的准备工作吧,你给军委打了报告,军委还有我,那都是点了头的。要是真要找点啥不足,那就是军委的回电还没到,你就先动手了,不过这事儿也能理解……要说有错,那错先在我这儿,我不但点头了,还给你发了电报支持,甚至还琢磨着这样的大仗能不能多来几次呢……”

主席的谦逊和宽容,真的打动了彭总,他心里头那些疑惑和不满一下子就没了。他真心实意地说:“听了主席今晚这些话,就算是现在让我上战场,我也心甘情愿,没啥遗憾了!”

三位大佬敞开心扉,聊起了天,这一聊就聊了个通宵……

百团大战时,彭德怀的指挥中心就在百家垴这个地方。

【后记】

百团大战过后,日军把主要火力对准了后方的抗日根据地,他们实施了残忍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巨大伤害。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因为担心八路军越来越强大,所以又掀起了一波反对共产党的浪潮。

然而,这些事儿根本掩盖不了百团大战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日军老是想着要解决他们后方的根据地,因为这威胁一直存在。国民党那边,早就对我军不顺眼了,他们动手打我们,估计也就是早晚的事儿。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抹杀百团大战历史意义的原因。

百团大战那会儿还没打完,中共中央的领导们就已经对这场大战竖起了大拇指,说它狠狠地教训了日本鬼子,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希望。再看国民党那边,蒋介石也给朱德、彭德怀发了封表扬的电报,上面写着:“你们瞅准时机,果断动手,给敌人来了个狠的,真是干得漂亮,特此表扬!”

近些年来,有个挺明显的现象,就是不少人又开始深挖抗日战争的事儿。不过呢,他们好像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表现说得太神了,有的甚至还把那些对老百姓犯下大堆血债的国军头头,捧成了“抗日英雄”。这样一来,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就被他们给淡化了,有的甚至直接被否定了。

很多人对历史了解不够深入,但百团大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贡献是没法忽视的。它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就像日月一样光辉灿烂,永远流传。这事儿,咱们得时刻记在心里。

0 阅读: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