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染红了山坳村的土墙。屋内,一张老旧的木床吱呀作响,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赵老爹,一个干瘦如柴的老汉,气若游丝地躺在床上。他那双布满皱纹的手,颤颤巍巍地抓住五个儿子的袖子。
"我活了大半辈子,就盼着你们能过上好日子。"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担忧,"可这日子,怎就这么难熬呢?"
五个儿子默然不语。老大站在床头,垂着头;老二、老三站在床边,眼神中透着无奈;老四、老五则安静地站在屋角,连呼吸似乎都在小心翼翼。
赵老爹艰难地抬起手,指着灶台上的一盏昏黄的油灯,"记住,别去相信那些算命瞎子!"他咳嗽了几声,"当年你们祖父就是被骗,家底都被那些江湖骗子骗走了。"
"爹,您就别说了,好好休息。"老大低沉地说,语气中透着敷衍。
"不!"赵老爹猛地坐起来,双目圆睁,"你们听好了,改命运靠的是双手,不是那些骗子的嘴!"
话音未落,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床板随着他的咳嗽颤抖,仿佛随时会散架。老四赶紧倒了一碗水,老五小心翼翼地扶着他。
"爹,您别激动。"老五轻声安慰。
赵老爹瞪了他们一眼,眼中满是不甘和焦虑。他知道,儿子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村里流传的那些"改运"神奇故事,早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种子。
临近黄昏,油灯摇曳,映照出赵老爹苍白的面容。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再次警告:"千万别去找算命的!千万别!"
话音未落,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赵老爹下葬那天,阴云密布,连天空似乎都在为这个贫苦家庭哭泣。葬礼结束后,五兄弟站在坟前,沉默许久。
老大率先打破沉默:"咱们得改变命运了!"
老二、老三心有戚戚焉。村里到处都传言,找对了算命先生,就能改变家运。隔壁王家原本穷得叮当响,请了算命先生后,如今已经置办了良田,娶了媳妇,日子红火得很。
"得找叔父借钱。"老大咬牙说,"三十两银子,咱们就能请来那个'灵验'的算命先生。"
三兄弟打定主意,踏上了通往富户叔父家的路。那是一条狭窄的土路,两旁杂草丛生,仿佛预示着他们求财之路的艰难。
叔父家大门紧闭,院墙高耸。老大上前扣门,声音里带着些许卑微的哀求:"叔父,开门!"
半晌,门吱呀开了一条缝。叔父那张刻薄的脸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干啥?"
"叔父,我们想借点银子。"老大低着头,语气卑微。
"借银子?为啥?"叔父冷笑。
老三结结巴巴地说:"想、想请个算命先生,改改咱们家的运气。"
叔父脸色骤变,"荒唐!那些算命先生不过是骗子!"
兄弟三人跪在地上,老大声音哽咽:"叔父,求您了!我们已经没有活路了。"
叔父犹豫了片刻,终于冷冷地说:"三十两,半年后必须还清,还不上,别怪我不客气!"
银子到手,兄弟们喜极而泣。他们打听到村里最灵验的算命先生,原本开价八十两,经过一番央求,终于以三十两成交。
算命先生是个瞎眼老头,头发花白,穿着一件补丁衣。他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又算,最后指着一处山坡说:"这里,就是你们家的旺运之地!"
兄弟们喜出望外。
一年很快过去。
赵家兄弟原本满怀期待,盼着算命先生所说的"旺运之地"能带来改变。可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庄稼歉收,小本生意接连亏本。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银子,转眼就被各种意外消耗殆尽。更可怕的是,借给叔父的三十两银子即将到期。
"这算什么旺运?"老二愤怒地将算命先生留下的那张破旧符纸摔在地上,"不就是骗子吗?"
老大沉默不语,眼神里满是绝望。他们拼命地干活,可日子依旧艰难得令人窒息。叔父的催债愈发凶狠,动不动就要上门讨债。
眼看还不起银子的日子越来越近,叔父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一个阴冷的早晨,他带着衙役上门。
"还不起银子?那就抵债!"叔父指着赵家仅有的几头牲畜,"今儿个,我要把你们的牲畜都带走!"
老三哭喊:"叔父!求求您再宽限些日子!"
叔父冷笑:"宽限?我看你们就是在骗我!"
衙役麻利地将牲畜赶走。赵家兄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计被带走,却无能为力。
夜晚,五兄弟聚在一起。油灯摇曳,照出他们绝望而愤怒的脸。
"必须找那个算命先生说法!"老四咬牙切齿。
找到算命先生时,对方满不在乎:"改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运在后代,现在不显很正常。"
兄弟们气得说不出话。算命先生的话,分明就是推卸责任!
老大回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告诫,心中忽然升起一丝明悟。父亲说过,改变命运靠的是双手,不是那些江湖骗子。
"我们上当了。"他低声说,"这些算命先生,就是在骗我们!"
屋内陷入沉默。
冬天来了,赵家兄弟坐在破旧的屋子里,心如死灰。
老大突然开口:"爹临终前说得对。改命运,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不是那些骗子!"
老二问:"可咱们现在连活路都没了。"
"不!"老大站起来,目光坚定,"咱们不能认输!"
第二天,兄弟五人分工合作。老大开始学习皮匠手艺,修补鞋具;老二在镇上做小工,挣些工钱;老三研究种地新技术;老四学习木工;老五则四处学习各种技能。
他们白天拼命工作,晚上互相学习、交流。原本的绝望慢慢转变成希望。一年后,他们修好了破旧的老屋,开始有了一些积蓄。
叔父听说后,满是不屑:"靠苦力能翻身?做梦!"
可赵家兄弟越干越有劲。老大修鞋的手艺越来越好,镇上的商人都找他;老二在工地上干活又快又好,成了抢手的工人;老三种的地产量比旁人高;老四的家具精巧结实;老五什么活计都能干。
五年后,赵家不再是村里的穷困户。他们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人都说:"真是奇了!赵家怎么突然就富起来了?
只有赵家兄弟心里清楚:哪里有什么运气,不过是勤奋和努力。
有一天,他们一起祭拜父亲的墓,老大轻声说:"爹,我们终于明白您的话了。"
风吹过墓碑,仿佛听到了赵老爹欣慰的叹息。改变命运,从来就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