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在历史垃圾时间,普通人该如何生存?古人可以告诉你答案

静心历史事 2025-01-19 15:41:48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当身处历史的垃圾时间当中时,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为美好呢?

东汉学者郑玄以其一生的经历,为我们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完全有能力去成为一名大师!要相信自己具备这样的潜力,只要肯努力、肯钻研,不断在相关领域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向着那个目标全力以赴,说不定哪一天,你就真的能够成为一位令人钦佩的大师啦,勇敢地去尝试吧!

倘若你是被天下所公认的大师,即便世道恶劣不堪,你也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就好比外面曹操、袁绍、刘备之流已然打得不可开交、天翻地覆了,你却仍旧可以闭门不出,一心钻研自己的学问。并且,不管哪一方打过来,都不会去刁难你,反倒还得将你尊为上宾相待。

并且,作为一位大师,历经若干年岁月流转,你的功绩能够跨越战乱的纷扰,突破时代周期的局限。即便千年时光逝去,当与你同一时代的诸多王侯将相都已被人们渐渐淡忘,而你却依旧能够被供奉于墙上,接受后世无数同行的敬仰与膜拜。

这便是郑玄所经历的一生。他在岁月长河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从种种经历到最终成就,所有的一切汇聚起来,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名为郑玄的人生篇章,如此便是郑玄那有着独特韵味与故事的人生了。

而这般传奇的战果,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源于一个普通人所撰写的剧本呢。

东汉中期,汉顺帝初登皇位之际,郑玄呱呱坠地。彼时,东汉王朝已然呈现出渐趋衰败之势。而在郑玄随后长达几十年的人生旅程里,他将会亲身目睹,往昔强盛无比的东汉王朝,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迈向崩溃边缘的。

很明显,在这一阶段,完完全全就是典型的“历史垃圾时间”啊。

更为棘手的是,郑玄自身的家庭状况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郑家的祖上倒是颇为厉害,在西汉后期时,郑玄的祖上还出任过尚书仆射一职呢。可一到东汉时期,他家就彻底没落了。郑玄的爷爷与父亲,完完全全就是普通百姓,只能靠着种地来维持生计。

一个孩子,出身于普通人家,而且所处的时代正值王朝走向衰落的阶段,犹如处在那毫无希望可言的“垃圾时间”里。这般情况,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所面临的人生剧本,其难度之大,简直如同处在地狱级别一般啊。

然而,就在如此这般的开局情形之下,郑玄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竟然极为出色地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华丽逆转,着实令人钦佩不已。

郑玄小时候,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一心扑在学习上,着实没太多其他方面值得详述。当别的孩子尽情玩耍之际,他却整日沉浸于四书五经的钻研之中。郑家虽为普通家庭,可祖上也曾有过风光之时,因而对教育颇为重视,全力支持孩子求学。如此一来,即便家境一般,郑玄也未失去学习的契机。

郑玄始终勤奋读书,直至十八岁。此后,他仍一心想要继续专注于学业。然而,家中的经济状况已无法再负担他脱产读书所需的费用了。无奈之下,郑玄只得先寻一份工作,先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而后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

郑玄一直以来读书都极为努力,到了相应阶段已然颇具文化素养。在此之后,他便在当地官府谋得了一份差事,名为“乡啬夫”。要是用如今的话来讲,这份工作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负责收税的基层小吏呢。

在那个时候,这份工作可真算不上是好差事!要晓得,当时收税大多是收农业税呢。郑玄干这份工作时,就只能每日都去和那些豪强地主讨要税款。那些豪强地主,个个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想从他们那儿把钱收上来,谈何容易哟!

然而在那之后,郑玄并未选择放弃。他一面勤奋刻苦地读书,一面踏踏实实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避免出现差错。就在这段时间里,郑玄身上的一项特长,也渐渐地凸显了出来。

所提到的这个特长,正是数学呢。也就是说,在诸多特长之中,有一个特别突出的,那便是数学啦,它就是所指的这个特长所在。

东汉时期,读书人在学习过程中是要研习算学的,这和后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状况全然不同。郑玄身为一名优秀的学子,其在算学领域造诣颇高。也正因如此,在他开展相关工作之时,从未出现过差错。

倘若放在当今时代,像郑玄这般的人,恐怕年年都有资格获评先进个人呢。

就这样,在历经了三年基层小吏的生涯后,郑玄总算盼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三年时间过去,当地迎来了一位名叫杜密的名士出任太守之职。这位杜太守到任后,迅速着手清查当地各项政务,而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优秀的郑玄便被他发现了。

像郑玄这样优秀的年轻人,自是备受瞩目。而杜密作为有名望的名士,哪能不帮衬一把呢?这不,后来经杜密大力举荐,郑玄便有幸获得了前往京城太学读书的宝贵机会。

随后,郑玄进入了太学。可在太学里,他着实不太引人注目。他的同学们,不是来自哪个大官家的子弟,就是某地豪强家族的接班人,各个都有着雄厚的背景。相较之下,郑玄显得极为普通,普通得再也找不出比他更普通的了。

然而,身处这样的境遇之中,郑玄却全然没有丝毫气馁之意,相反,他一心扑在读书研究上,态度极为踏实认真。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太学里的一位老师便对他青睐有加,看中了他。

有一位老师,其姓氏较为特别,姓第五,名为元先。这位便是我们所说的那位老师,第五元先这个名字,或许让人一听就感觉挺独特的,而他也凭借自身在教学等方面的表现,在相关的经历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呢。

在太学里担任老师的,可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人物!就拿第五元先来说吧,他不仅学问高深精湛,而且还曾出任过兖州刺史呢。郑玄能得到这样一位厉害老师的赏识,其人生之路,无疑是又稳稳地迈上了一个大大的新台阶啦!

在之后的数年时光中,郑玄紧紧追随第五元先,一心扑在读书上,持续深入地钻研学问。随后,他又拜入名师张恭祖门下,致力于古文经学的研习。并且,郑玄还曾在陈球之处,对《律令》展开了认真的学习。

郑玄所师从的这几位老师,那可都个个不凡呐!就说陈球吧,在教导完郑玄没多久,便踏上了仕途之路。这一路走得极为顺畅,仅仅过了二十年的光景,陈球居然官至太尉啦,已然达到了士族官员所能企及的最高位置呢,着实厉害!

对于现代人而言,郑玄的那段经历颇具启发性。即便身处现代,家境普通的孩子,最佳机遇仍是读书。比如进入一些名校,便有机会接触到顶级名师。当这些老师发觉有天赋且肯学本事的孩子时,通常会特别乐意倾尽全力传授知识,以实现知识的传承。

诚然,这个道理知易行难。不仅自身需具备较高天赋,在生活中还得耐得住寂寞才行。就拿郑玄来说吧,当身旁同学都在尽情享受太学时光之际,他却在埋头苦读。而当其他人纷纷找各种关系谋求入仕做官时,他仍旧不为所动,依旧踏踏实实钻研学问。

而像这样一直坚持下去,最终所收获的回报,那可是相当丰厚的。它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让坚持之人切实感受到这份坚持所带来的满满价值,真的是付出坚持,便会迎来丰厚回馈呢。

当郑玄到了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然成为彼时最为顶尖的经学家,其名气可谓是传遍了天下每一个角落,在当时的学术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备受众人瞩目与推崇。

在当时那个时候,郑玄要是他自己愿意的话,那是完全有条件直接去当官的,并且所获官职说不定还挺高呢。然而最终的情况是,郑玄并没有选择走仕途这条路,而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入仕的机会,转而继续去寻觅名师,一门心思地在学问研究方面深耕下去。

事实已然表明,郑玄所做出的这一选择无疑是正确无误的。过往的历史犹如一位公正的评判者,清晰地验证了郑玄当初的那个抉择是契合实际且无比恰当的,充分证实了其选择的正确性。

在此得稍微说明一下情况。在郑玄求学的那数年期间,东汉的高层局势可是发生了诸多变故。起初呢,汉顺帝兢兢业业地操持政务,使得东汉有了那么一丝回光返照的迹象。然而,待汉顺帝驾崩之后,大权臣梁冀便开始掌控朝中大权了。

此后,汉桓帝正式登上皇位。

大约在郑玄三十岁上下之时,恰是梁冀权势如日中天、达到最鼎盛的阶段!然而,仅仅过了没几年的工夫,局势便急转直下,汉桓帝一举反制,成功诛杀了梁冀,而且还将梁家的同党清理得干干净净,这一番举动在当时可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呢。

倘若那时郑玄做出了入仕的选择,说不准也会被牵扯其中,如此一来,或许他这一辈子就给毁了。

随后,郑玄一心想要继续钻研学问。在一位好友的引荐之下,他动身前往关中地区,拜入了彼时另一位经学大师马融的门下,跟随其继续求学问道。

顺带提一下,后来成为刘备老师的卢植,他可是汉末三将之一呢。而当初正是卢植介绍郑玄去拜师的哟。

郑玄拜入马融门下后,这才惊觉,真可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马融可是当时极为有名的经学家,其学问之高深,完全超出了郑玄此前的想象,远比郑玄原本所认为的要高得多呢。

要知道,郑玄的才华那可不是凭空吹嘘而来的。没过多久,在一次有关算学和历法的讨论当中,郑玄就充分彰显出自身极为突出的数学才能,这也成功获得了马融的认可。此后,马融更是不遗余力地教授郑玄,差不多是把郑玄视作了自己的衣钵传人。

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这一读便是整整七年的时光。时光悠悠而过,七年后,鉴于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人在身边照料以尽养老之责,郑玄虽满心不舍那读书的氛围,但也只能无奈告别,动身返回家乡去了。

彼时的郑玄,已然将近四十岁啦!

有那么一个人,已然四十多岁了,可竟然连个一官半职都未曾谋得。再瞧瞧和郑玄同一时代的那些同学们,凭借着各自的家世以及种种背景,如今都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呢。其中那些混得很不错的同学,没准儿都已然当上太守或者刺史啦!就算是混得一般些的,也大可以回家去继承家业,当个一方豪强,家里的钱财多得怎么花都花不完呐。

相较于他们而言,郑玄的境况便显得极为落魄了。他仅仅是名气稍大些,众人也都认可他颇有学问,可除此之外,仿佛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真可谓是除了学问与名气,其余皆无。

并且,那刚刚完成学业归来不久的郑玄,居然一下子就遭遇了极大的厄运!

想当年在太学里教导过他的那几位老师,到了这个时候,几乎个个都已非等闲之辈,均身处高位了。只要他们当中随便哪一位稍微拉他一下,那他便能够官运顺畅,这辈子都不用发愁了。可关键在于,恰恰就在这个当口,两次党锢之祸却拉开了帷幕。

简单来讲,彼时掌权的部分士族官员,态度坚决地抵制皇帝任用宦官与外戚之举。这其中情况颇为繁杂,涉及诸多历史方面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是,汉桓帝以及汉灵帝,皆下达了命令,对那些率先挑起事端的士族官员展开了大规模的逮捕行动。

可偏偏郑玄的那几位老师,正是这些闹事士族里带头的!

特别要提到那个陈球,此前居然参与到策划政变的行动当中,其目的就是想要把宦官给诛杀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件事最终还是暴露了,而他们这些参与其中的人,无一例外,全都被杀害掉了。

郑玄乃是那几位老师极为得意的门生,可在当时,他也不幸被牵连其中。只因汉灵帝下达了命令,要求将那些官员的家人、朋友以及学生,统统抓捕起来,并且要对他们施以禁锢终生的处罚,郑玄自然也未能逃脱这一厄运。

就这样,已过不惑之年的郑玄,在仕途方面尚未取得任何成就呢,便被抓了起来。而在此之后,他更是遭受了长达十多年的禁锢,大好时光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被消磨,其人生之路也因此变得格外坎坷波折。

郑玄被抓起来之时,已然是四十五岁的年纪了。待到他获释而出的时候,竟然已经五十八岁啦!

有这么一个男人,其出身平平无奇。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刻苦学习,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实现了阶级的跨越。可谁能料到呢,之后他竟被卷入到政治风波当中,一下子就耗费了十多年的光阴。要知道,按照古人的寿命来看,五十八岁这个年纪,仿佛这辈子也就没啥大变化了。

然而最终,恰恰是在这被限制自由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郑玄完成了他人生之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

这件事被称作“注经释文”。也就是说,有这么一件特定的事,它的名称就是“注经释文”,人们用这样一个称谓来指代它,以明确所讲的到底是哪件事情。

简单来讲,郑玄在被禁锢的那段日子里,既没办法去当官,也不能随意外出走动。如此一来,他唯一可做的事儿就只剩继续钻研自身所学的学问了。就在这期间,郑玄依照自己的理解,给十几部经典著作都撰写了注释。要知道,在那时的社会环境下,四书五经这类书籍就如同当今的标准教科书一般。而郑玄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就是给这些类似教科书的经典,编纂出一套成系统的教辅资料。

郑玄一心钻研学问,就连当时负责看管他的人,都不忍心去打扰他,反倒还很乐意给予支持呢。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本就是正儿八经的事儿,即便到了现代,人们对待这种认真做研究的情况,也依旧秉持着同样支持的态度呢。

这十多年的心血终究没有付诸东流。十余年后,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解除党锢并释放了郑玄。自那时起,郑玄所撰写的诸多著作开始在天下广泛流传,引得整个天下的读书人纷纷开始研习他的这些著述内容。

一旦你所写的书能够被所有人都捧起来阅读,那么毫无争议地,你便已然成为了被天下人所公认的大师。

而之后的历史主线发展情况,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汉灵帝将党锢解除之后,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整个天下的局势愈发混乱不堪了。

汉灵帝起初选择“躺平”,由此使得何家势力逐渐崛起。待汉灵帝驾崩之后,何家顺势掌握了大权。然而不久,何家与宦官之间相互厮杀起来,就在这混乱之际,董卓进入京城。随后,袁绍奔赴关东地区,着手组建关东联军,目的在于联合各方力量一同讨伐董卓。

发展到这一阶段,东汉已然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于普通百姓而言,在这段时期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糟糕透顶,简直找不到比这更坏的情况了。

可对于处在这一时期的郑玄而言,他已然拥有了足以保全自身的能力。要知道,在天下众人的眼里,他可是赫赫有名的经学大师,如此身份,不管是哪一方势力掌控大权,都必定得对他加以重用才行呢。

在十常侍把控朝政大权之时,曾对郑玄发出入仕为官的征召。然而,面对十常侍这般人物的邀请,郑玄内心深感不屑,以与他们同流合污为耻,故而并未应允,仍旧选择安于家中,专注于撰写书籍之事。

在何进手握大权之际,竟命手下官员强行将郑玄带至京城。郑玄抵达后,何进可谓将礼贤下士之举发挥到了极点,给予其最高规格的礼节相待。然而最终,郑玄不过与何进见了一回面,次日便径直离去了。

后来董卓掌控大权之时,众人推举郑玄出任赵国的国相。可郑玄对此压根就没放在心上,依旧选择在自己的家乡过着隐居生活。不过呢,由于他的名气极为响亮,不少读书人听闻其名后纷纷慕名前来,追随他研习学问。而郑玄也毫不吝惜地传授自身所学,没多久,他的门下就有了上千名学生,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天下陷入混战时,郑玄选择前往徐州躲避战乱。待他抵达徐州后,当时在徐州手握大权的陶谦,对郑玄极为敬重,给予其很高的礼遇,完全是按照对待师友的规格来招待他的。

郑玄在徐州居住了数年后,受到孔融的邀请,重新回到了家乡高密。颇为有趣的是,彼时高密周边活跃着不少黄巾军。郑玄踏上归乡之路时,沿途也碰到了诸多黄巾军呢。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当这些黄巾军得知来的人是郑玄时,不但没有去为难他,竟然还特意派人对其进行护送。即便是那些参与起义的黄巾军成员,同样对郑玄怀有深深的敬重之情。

孔融返回家乡后,对郑玄极为礼重。数年后,孔融战败,袁绍随即攻来。袁绍到来之后,同样给予郑玄极大的尊重。他不仅大力支持郑玄继续钻研学问,而且还上表奏请,任命郑玄担任左中郎将一职呢。

然而,面对这诸多情况,郑玄却一直无动于衷。兴许是曾经遭受禁锢的那段过往,使得郑玄对政治心生极度厌恶之情。因而到了晚年时期,不管何人前来招揽他,郑玄皆是不为所动,只顾一心一意钻研自身的学问。

后来,就连汉献帝那一方也动了征召郑玄的心思,并且径直任命郑玄担任大司农一职。然而,郑玄不过是前往许昌表达了拜谢之意,紧接着到了第二天,便毫不犹豫地选择告老还乡,从此远离朝堂之事了。

郑玄自身名望颇高,故而备受众人敬重。且他始终不介入政治领域,对各方的招揽一概予以拒绝。如此一来,即便身处乱世之中,郑玄在晚年时期依旧生活得颇为滋润。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彼时袁绍为赢取人心,硬是把郑玄给请了来,还让其随军出征。但那时的郑玄都已七十四岁高龄了,哪能受得了这般折腾。才走到河北大名,郑玄便一病不起,最后就在此地与世长辞了。

在那乱世之中,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一步接着一步地向上攀登,历经诸多艰难坎坷,最终成功蜕变,成为了一位备受尊崇的顶级大师,书写下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从郑玄的故事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样一点: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想成为一代宗师,其实只需满足两个条件便足够啦!

其一,专业技术必须过硬才行!要是打算成为一名古代的经学大师,那在注经释文这块儿,得极为擅长才可以,要能够达到在所处时代居于领先地位的那种水平呢。

其二,得有人乐意捧你,承认你是大师才行。这里所说的捧,并非是指得到某个达官显贵的扶持。而是你得教导众多徒子徒孙,等他们成长起来后,每日都在外宣称自己是你的学生。他们为了抬高自身身价,会使劲吹嘘你的水平,成天说你是一代宗师呢。

如此这般,日子久了,众人自然而然就会觉得你格外厉害啦。最为要紧的是,你所秉持的这条文脉务必要能够传承下去。待你离世之后,你的那些徒子徒孙依旧会凭借你的学问去给旁人授课呢。哪怕历经几百上千年的时光,依然会有人在研读你所撰写的书籍哟。

当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便能够成为大师了。

一旦成为了大师,即便身处于极为混乱的世道当中,大师本人往往也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不受外界过多干扰,安然保持自身的状态,在那纷扰世间坚守属于自己的一份清净与平和。

再看看同一时代的其他人,只要是能够占据一方地盘,手握较大权势的,基本上都不是寻常之辈。就像曹操,他的父亲可是太尉呢;孙权他们家在会稽一带那也是世代相传的豪强大族;袁绍所在的家族更是有着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哪怕是相对而言最普通的刘备,也顶着“汉室宗亲”这么个头衔。

相较于他们而言,普通大众显然是没办法参与到那场逐鹿天下的游戏当中去的。

在此种情形之下,去研习郑玄的事迹,致力于在某个领域钻研学问,进而成为一代宗师,说不定这也算是一种挺好的应对之策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