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王维是状元之才,为何进入官场之后,最初却只能做八品小官

静心历史事 2025-01-20 11:33:40

王维的仕途,实际上谈不上惨。他刚踏入官场之际,便获任太乐丞这一职务。太乐丞乃是太常寺所管辖之下的官职,其品级为从八品下,确实不算高的品级。

然而,王维在刚踏入官场的时候,仅仅担任了一个八品的小官职罢了。但说实在的,这可不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故意排挤他才导致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与李白、杜甫等诸多诗人相较而言,王维在刚开始踏入官场的时候,其经历真的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毫无波澜,和李白杜甫他们所历经的坎坷官场路形成了颇为鲜明的对比呢。

首先得说,王维的家世极为优越。他的父亲所属的王氏,乃是源自太原王氏这一赫赫有名的士族呢。并且,他母亲的出身亦是相当显赫,是来自博陵崔氏的。

唐朝初年之际,那些士族的地位颇高,相当显赫呢。彼时,士族在社会层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其地位较为稳固,在诸多方面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依旧保持着相当的权势与威望。

在隋唐之前存在着南北朝时期,而南北朝之前则是东晋时代。东晋之后的南北朝,其南朝部分继承了东晋的政治特色,当时的世家大族在官场当中能占据着很高的位置,正因如此,他们在社会层面的地位也显得比其他人要高出一等。

在士族地位最为强盛之际,哪怕是太后的侄子前去拜访,都有可能遭遇碰壁受辱的境况。太后为此向皇帝倾诉告状,可皇帝却并未对士族加以惩处发落,反倒责怪起自己母亲的娘家人,认为他们不知深浅,何苦要去招惹那些高门大族呢。

唐朝时期,士族在官场中的地位已然大幅下滑。可毕竟历经多年沉淀,那种固有观念仿佛形成了一种惯性,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对这些士族另眼相看,给予他们较高的看待。

李世民也好,李治武则天也罢,都曾在不同层面上对士族予以打压。可即便如此,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谈及这些士族,其依然颇具地位,往昔的底蕴使得他们在当时仍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王维还有写诗画画方面的擅长之处,正因为如此,在他刚抵达长安的时候,便迅速赢得了那些王公贵族的青睐,得到了他们的好感与认可呢。

那几年他一直在长安说着一些事儿,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在他结交的这些朋友当中,有一位身份地位颇高之人,便是岐王李范。

岐王李范,原本叫李隆范,后来因要避唐玄宗的讳,便把名字里的“隆”字给去掉了。岐王可是唐玄宗极为喜爱的弟弟呢,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法随意举荐人去当官。所以,他就对王维启发道:“你若想参加科举,光准备考试可不行,还得去行卷哟。”

行卷属于唐朝特有的一项制度。在唐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卷子并不对考生姓名进行密封处理。这就意味着,唐朝是准许考官依据其对考生的评判情况,来“适当”地对考生的分数产生一定影响的。

长远来看,此制度存在不公平之处,极易出现官官相护、沆瀣一气这类包庇的情况。不过,就当初的考生而言,这却不失为一个能让自身科举名次得以提升的良好契机。

所谓行卷,乃是把自身的优秀作品汇集成册,再寻合适时机呈送给权贵以及自己的考官。当这些人看过考生的作品后,若感到满意,那么在之后举行的考试环节里,便会给予该考生优厚的待遇。

王维是个能做到从善如流的人,而他所选择去靠拢、接触的对象,正是那玉真公主。

唐玄宗有个妹妹是玉真公主。在唐朝,贵族女性要是不愿成婚,往往会选择去道观当个挂名道士,玉真公主便属此类。她平日里闲时能四处游历,而且还可与其他文艺青年一同开办文学沙龙,过得极为安逸自在。

玉真公主平日里时常与诸多文艺青年有所往来,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她偶尔便会向唐玄宗举荐一些人。也正因如此,于文人而言,玉真公主这边无疑成了他们谋求发展的一条便捷通道。

对于一般人而言,想要见到玉真公主恐怕并非易事。可王维就不同啦,他本就是出身大族的子弟,而且还是岐王的座上宾呢。也正因如此,王维所创作的作品能够毫无阻碍、轻而易举地就呈送到玉真公主跟前。

就这样,王维得以成为玉真公主的座上嘉宾。在当时的情境下,种种机缘巧合也好,自身才华出众也罢,总之王维成功进入了玉真公主的交际圈子,常能以座上客的身份与公主往来相处,在其身边有了一席之地。

公元721年的时候,王维凭借着极为出众的文采,在当时颇有名气。而且他和岐王以及玉真公主的关系皆是十分要好。也正因如此,王维在科举之路上走得颇为顺利,成功考中了进士,随后便被授予太乐丞这一官职。

王维在其人生历程中,真正充满坎坷波折的阶段,当属他之后的那些岁月。在经历了此前的种种之后,后续的日子对于王维来说,着实是布满了艰难坎坷,让他在那漫长的时光里历经了诸多不易呢。

王维刚上任没多久,便由于其属下所安排的歌舞不符合礼制方面的要求,进而受到了相应的惩处,最终被贬至济州,在那里担任司仓参军这一职务。

才刚刚上任就受到了牵连,结果被贬谪到极为偏远之地。要是换作一般人碰到这样的情况,那大概率会变得萎靡消沉起来的。可王维却不一样,他压根就没受这事儿过多影响,干脆就选择“躺平”,全然一副洒脱自在的模样呢。

王维遭贬官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一直处在半官半隐的情形之下。他确实仍在为官,可再也未曾有过主动去谋求仕途“进步”的举动了。不过呢,他也并未辞去官职,依旧是每日按部就班地去上班打卡。

一直到734年的时候,王维的妻子已然离世长达三年之久了。而在这个阶段,王维仿佛稍稍重拾了些许对于仕途的那份热情。就在这一年当中,他着手给张九龄送去自己所作的诗,其目的便是期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赏识从而获得提拔晋升的机会。

王维的一番努力终见成效,在次年之际,他便获提拔担任右拾遗这一职务。而在此之后,其仕途也在不断发展,陆续出任了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和给事中等诸多官职,在官场上逐步前行,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为官履历。

倘若未曾出现意外的话,王维兴许就会如此这般度过一生了。他未曾建立丰功伟业,也未曾登上位极人臣的高位,不过呢,他拥有两三位知心好友,曾畅饮过美酒,亦留下诸多绝妙佳句。这般人生或许谈不上多么风光无限,却也称得上舒适惬意了。

然而,在公元756年之际,王维的人生轨迹遭遇了极为剧烈的转变。事实上,并非仅有王维如此,当时众多知名的大诗人,他们的命运也都因这一时期的局势等因素,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安史之乱,便是这样一个转折。它犹如一道分水岭,将历史的进程截然划分开来,在大唐盛世的蓬勃发展中,骤然掀起了巨大波澜,让往昔的繁华与之后的局势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了那段历史进程里极具关键意义的一个转折节点。

那渔阳之地战鼓擂动,仿若惊天动地之势,一下子就惊碎了那悠扬的霓裳羽衣之曲。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际,安禄山所率叛军来势汹汹,以极快的速度将长安攻占。面对如此局面,唐玄宗只能慌乱不已地朝着蜀中方向仓皇逃窜而去。

王维内心无疑是渴望能去投奔皇帝的,只是命运弄人,极为不幸的是,他竟被叛军给逮住了,致使他投奔皇帝的想法难以实现,人生也由此陷入了困境之中。

有件事比被捕更为可怕,那便是受到叛军的“特别重视”。就拿杜甫来说吧,他也曾和某人一同被俘,可那时杜甫还没什么大名气,所以叛军压根就没把杜甫太放在心上呢。

王维可就太倒霉啦。想当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成为状元,之后又创作了诸多诗作,并且出身于名门大族,名气那是大得惊人。这不,叛军抓住他之后,简直就像是捡到了稀世珍宝一般,对他看守得格外严密呢。

因所受看管的强度不一样,杜甫之后寻机逃走了,径直跑到了唐肃宗所在之处。反观王维,他却始终被叛军囚禁着。在此期间,王维曾通过吃药的方式,有意让自己生病,就是盼着能借此使叛军放松警惕,好让自己能有机会逃脱出去。

然而,不管王维怎样行事,怎样言语,叛军始终没有丝毫放松对他的管控。曾经那状元的名号,并未使他获得皇帝的垂青,得以在官场畅行无阻,反倒招来了叛军的留意,以至于他深陷其中,难以从这困境里脱身而出。

王维被叛军严加看守着,叛军打的主意无非是想借着王维的声望来为自己收拢人心。也正因如此,哪怕王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出任叛军这边的官职,可叛军还是对外放出消息,宣称王维已然在伪政府里担任相应官职了。

公元757年,长安与洛阳终被唐朝军队成功收复。王维却因曾有担任伪职这般不光彩的过往,此等附逆之举使其被投入狱中。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王维面临着被判处死刑的结果,其情形已然符合法律中可对其处以极刑的条件,所以从法律层面来讲,王维是必定会被处以死刑的,这是法律所判定的既定走向。

在那至关重要的时刻,诗再一次发挥了神奇的作用,救了他的性命。就在那一天,王维不幸被叛军扣押了起来,而在被扣押期间,他从朋友那里听闻了一件事情。

唐玄宗往蜀中逃去之后,宫里那些乐工并未随行,而是留了下来。有一回,叛军忽然想听音乐,便要求这些乐工为他们演奏。面对叛军的要求,乐工们满心悲愤,纷纷哭泣起来,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叛军进行演奏。

有一位乐工,竟径直把手中的乐器狠狠扔到地上,以此表明不愿为叛军进行演奏。见此情形,叛军们恼羞成怒,当下就把这名乐工给捆绑起来,而后残忍地将其杀害了。

在知晓了这件事之后,王维不禁连连叹息,为此他特意创作了一首名为《凝碧池》的诗。诗中这般写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以此来抒发内心因这件事而生出的诸多感慨。

原本王维所犯之罪,按律是足以被判处死刑的。不过,有人在品读了他的一首诗之后,便向皇帝呈上奏章,称王维内心实则依旧向着大唐,其有附逆之举或许只是出于无奈,实在是身不由己,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从轻予以惩处。

王维能保住性命,多亏了一首诗。不仅如此,他的弟弟王缙也出面帮忙,特意上奏朝廷,表示愿意舍弃自己所担任的官职,以此来为哥哥王维抵罪赎罪,这一系列情况综合起来,才让王维最终脱离了险境。

王维的弟弟王缙因平叛立下功劳,他甘愿拿出自身的官职以及所获功绩来为兄长王维赎罪。而且王维当时实属被逼无奈的情况,在被俘期间他也有着诸多反抗之举。基于这些因素,最终朝廷做出决定,对王维免除了死罪的惩处。

就这样,王维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祸,性命无忧,而且也未遭受被罢免官职的厄运,仅仅是职务发生了变动,被改任成了太子中允这一职位。

然而,相较于那些同样被粘上附逆罪的同僚而言,王维着实是极为幸运的了。

此后,王维在仕途方面走得还算顺遂。到了公元760年的时候,他更是得到了擢升,担任尚书右丞一职。而这一官职,已然是王维一生中所担任过的级别最高的官职了。

公元761年的时候,王维明显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愈发不佳了。于是,他干脆向皇帝呈递了一封奏折,恳请皇帝恩准自己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并且希望能让其弟弟王缙回到京城来。最终,皇帝批准了王维所提出的这一请求。

就这样,王维平平安安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时光流转,几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王维最终在自己家中与世长辞了。

王维刚踏入官场之际,仅仅出任了一个八品的小官职。这并非是由于他得罪过什么人,只是因为他才初涉官场,故而所获品级便比较低罢了。倘若王维能在这一职位上再多停留一阵子,凭借他的出众才华以及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其获得高升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王维着实有些倒霉。起初,因其属下犯错,他遭贬谪,被派往偏远之地任职。而后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又不巧被叛军擒获,由此无端背上了附逆的罪名,当时可谓是险象环生,差点就把性命给丢了。

王维的命运颇为倒霉,而且他又钟情于佛家学说,自身性格也较为平和。在这样的种种因素影响下,其仕途之路并未呈现出多少风光的景象,总体来说,在官场发展方面并没有取得十分耀眼的成就。

然而,与身处同一时代的其他诗人相较而言,王维的人生境遇其实算是颇为幸运的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