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长问,孩子今年高三,将来想考公务员、入编制,高考志愿选择什么专业更容易“入编”呢?
高考志愿的实质,是对应大学要学习的专业,理论上这个专业对应着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但现实中,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真正对应者,恐怕连一半也不到。
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学专业培养人数和现实中专业岗位需求人数并不匹配,每年大学生毕业时,大多是供大于求,有人无岗现象非常普遍;
另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一个人大学虽然学习了某个专业,但通过个人自学、自我发展,专业外的某方面才能却可能更胜过所学专业,因此,找工作时,他就会找自己喜欢从事的工作。
现实中,看看同事朋友,问问亲戚邻居,大学专业和现实工作真正对应的人有多少?
再看看一些名人,其“功成名就”也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应,董卿是学戏剧的,撒贝宁是学法律的,朱军是学单簧管的,可是,最后他们都做了主持人,成了央视名嘴;马云是学英语的,可是他却玩转了“支付宝”,刘强东在人大学的专业是社会学,现在开的“京东店铺”却是风生水起;就算是张某峰,大学专业学的也是给排水工程专业,毕业后却没去做“给排水”,而是从事升学指导……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就当前——高考志愿而言,选择专业首要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现在想学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而非是将来是否、能否能从事这个专业。
对考生来说,“现在想不想学,自己完全能做主”,将来能否从事这个专业,却要接受社会选择,要能力和机遇恰好才行,自己虽有一定选择权,但却并不能完全作主。
一言以蔽之,高考志愿选专业,就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用杞人忧天,想着将来是好就业。
至于说大学毕业后想考公考编,那就更容易选了。
因为,无论你选什么专业,都有考公入编的机会。
如果从概率来说,专业与考公、考编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横跨多个部门专业”,比如法学、财会、汉语言、计算机、思政专业、计算机等很多部门都需要,将来报考部门可选择范围较广,但也有弊端,就是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激烈,一个岗位几百人报考也是常事。
二是“垂直系统类专业”,如土木工程,建筑学,旅游管理等,这些专业,专业性强,生源相对少,报考竞争力小些,但也有弊端,就是招考人数少,还有就是每年不一定都招。
第三个类型,就是“三不限”专业,就是不限学历高低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都可报,不限专业,任何专业都可报,不限户籍和应往届等,只要符合基本条件都可报。当然,这样的岗位多以乡镇基层居多。
结论:如果仅是想考公入编,任何专业都有机会。
考公考编,一个人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考,就大概率而言,每年国考、省考、公务员、事业编等有多次机会,无论什么专业都会有适合自己的岗位。
所以,对那些立志考公入编者来说,志愿最好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就行了,至于将来考公考编,那需要另外的努力!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