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武汉:一颗圆子的仪式感,72岁汉阳老师傅一辈子的手艺

青筠看美食 2024-01-28 07:01:03

年味渐近,江城街头飘满了炸圆子的香气,不觉想起那旧时光里的童年滋味。

还记得与众孩童争抢谁第一个吃到热气腾腾的圆子?

还记得期待着爸爸妈妈的关切发话,“伢,尝尝咸淡咋样”,丢入你口中?

还记得年夜饭桌上,你最期待的是哪一道菜肴?

还记得半夜腾空的焰火与鞭炮,你的内心有多热烈?

还记得新年伊始身上的第一件新衣服,忍不住在穿衣镜前转一转,有人夸没?

一颗小小的圆子,引发的一场关于年味的洗礼。它是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情结。

一、一条鲜鱼“跃龙门”

宋玉《高唐赋·序》云,楚怀王游云梦泽之高唐,曾梦与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千年后,古云梦泽消失之后,荆楚大地依然湖泊如星罗棋布,江汉平原与比邻的洞庭湖平原并称“湖广熟,天下足”,更以“鱼米之乡”称号享誉海内。

楚菜大师卢永良在提及家乡天门时,就有一句俗语,“十年九不收,收了一年狗不吃糯米粥。”湖北水泽众多,洪涝灾害严重,但一旦保住了收成,吃食是很富裕的。

我们把目光从云梦泽聚焦到曾经的鄂州,现在的武汉三镇。将时针往回拨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武汉还存留着众多的湖泊,汉口的乌泥湖与后湖、汉阳的龙阳湖还盛产大量的青鱼,升官渡还没有盖起高楼,水乡人家的旧日影像在不少老一辈人家的梦中闪闪烁烁。

鱼,是滨水人家酒席上的第一元素,而谈到年夜饭,一般少不了藕汤、炸圆子(团团圆圆)、红烧鱼(年年有鱼)、腊鱼、腊肉、粉蒸肉等。要说当仁不让的主角,那肯定是起油锅炸圆子。

梁实秋先生写的古都北平的炸丸子,“肉剁得松松细细的,炸得外焦里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盐吃,一口一个,实在是无上美味。”与北派焦酥的给馒头屑的小炸丸子相比,武汉的圆子别树一帜,有说法道,“武汉圆子哪家强?今年圆子看汉阳”,汉阳圆子最盛大非升官渡莫属。

升官渡,早年是汉阳的一个重要渡口,资料记载,“升官渡原名盛观渡。从前,古汉阳地势低洼,湖泊河网交叉众多,往来交通以水路为主,升官渡便是由南进入武汉的咽喉要道。”当地老人讲,旧时由此出发,可行船至奓山等远方。湖水在此回流,水草丰美,饵料丰富,盛产小鱼小虾,多藕荡子,野趣横生。在这个安静的小村落,有着“湘西边城”的影子,水边人家以打渔为生,市场上售完分拣好的渔获,还会留下不少产品。鱼多了,就要想办法将鱼消费掉,彼时还没有冰箱等冷藏技术,大家采用腌制、油炸等方式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

在这里,猪肉比鲜鱼贵得多,人们做圆子时,干脆因地制宜,兑大量的鱼肉进去,与猪肉混合。鱼,选择鲜活的大草鱼,5斤以上的白鲢不错,如果有机会碰到十斤斤以上的鱤鱼,做圆子最为极品。白鲢、鱤鱼这两条肉肉质稀松,武汉人的土话是抛,做出来的圆子要好。

袁老师傅指出,“旧社会”五六十年代曾用大鲤鱼,但现在的鲤鱼发污发黄,做圆子选材已被淘汰。“鲤鱼最好要去黄河的上游,青藏高原一带,那里的鲤鱼没有受到任何污染,肉质鲜美,口感最佳……”中南设计院的唐先生告诉我。他生于广西南宁,有一张游走各地的嘴巴与挑剔的舌头,他是一个“厨房美食家”,喜欢在家中捣鼓烹饪各种食材,自号“匠人唐”。

进入现代社会,鱼肉多猪肉少的圆子,符合人们的健康理念,反而越发受到欢迎,。

华珍圆子,汉阳的一张美食名片,始于1995年,创始自袁德华老师傅,是升官渡一带最早做炸圆子的人家。早年的华珍酒楼,以三鲜火锅、财鱼焖藕与鸡子火锅“三大盆”著称,后主做圆子、酥鱼与卤菜,蜚声江城。

从龙阳大道高架下来,进入华珍酒楼的年货场地,这里恍若一个“年味加工厂”,有腊货晾晒区,香肠腊肉腊鱼腊排骨腊豚腊鸡等等,武汉人家的腊味可在此全部找寻到;顾客购买区,络绎不绝的人流,从贪吃的小孩到打年货的老人,热热闹闹;后厨加工区,几口大油锅齐开,轰鸣作响……

鲜鱼加工区,是最冷清的,但这里藏着华珍厨房的秘密。那天我们刚好碰上一车鲜活的草鱼“下货”,每一条都是健硕的,如霸气的“游泳冠军”孙杨或迅捷的“浪里白条”张顺。

袁老师傅对鱼有着严格的把关。“鱼要去鱼行里寻找,鱼行里有上百家,需要货比三家。只有符合我要求的才行,两头尖、当中粗、青鳞的十斤左右的大草鱼,那叫一个嘎嘎。黄色的鱼,送给我都不要。黄膘肉做出来的圆子,不好吃。”

这儿常看见袁老师傅的身影,他叼着一根最喜欢的烟,吧嗒吧嗒抽着,如君王一般,虽然已经年迈,但目光矍铄,神采奕奕,严密监督着指点着工人们的操作,一点儿也马虎不得。这么多年来,华珍的师傅们一直坚持手工杀鱼、片鱼、剁肉,抓、搅、挤、炸、抄、起锅……工序固然繁琐,但不敢有丝毫偷懒。“鱼,手一握,我就知道新鲜不新鲜,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坚决不能掺假”袁老师傅说。

“水是华珍的命脉”,袁老师傅告诉我。我的理解,鱼就是华珍厨房的关键。鱼红与猪肉做肉圆子,鱼白做鱼圆子,鱼架子炸酥鱼,鱼头可炖汤,鱼杂也可炒青蒜……

可以说,一条活鱼全身都是宝,就看厨师如何将其发挥到极致,而华珍做到了这一点。

2、炸圆子怎么做好吃?

可是,别看炸圆子看起来简单,但如何炸好却是一门技术活,而且很少有餐厅主厨愿意向外全部透露的,毕竟涉及到自家秘方。

网友圆寂提供了一位80年代厨师的经验之谈:圆子要想做的好吃,一定肉是用刀剁出来的,要有小的颗粒感,比例是七瘦三肥(以前的标准是六瘦四肥),混入马蹄和鱼肉。马蹄的作用是口感脆生,并在变熟的过程中让圆子发抛。彼时,鱼肉的使用量较小,远不如现在之多,且鱼肉使用的部位是鱼脊背上的那一条,武汉人叫做“鱼红”。

搅拌之时,要顺时针用手大力搅拌,同时加葱姜水,但是不能过度搅动打发肉碎。然后,六成油温下锅,八成熟出锅,出锅时圆子是偏白色的。待到二次复炸才算圆子全套工序完成!而且,“圆子不能炸的太泡,而是要有韧劲口感!这是老手艺的标准!”

关于复炸的问题,“圆子第一次是断生,第二次为了激发肉香,并不是为了表壳起酥。圆子在老手艺里一般都不会直接炸着吃,而是蒸、烧和焖。所以现在我们总说吃不到原来的味道,其实原来的圆子吃的是肉香,在油里熟了肉香会打折扣,它复炸也只是到八到九成熟。”

随着人们生活渐渐好转,圆子的配方也在与时俱进地更迭,油锅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大,圆子越做越大,口感越来越抛。

袁老师傅告诉我,四季节令、空气湿度也是配方微调的因素,炸圆子之时油温把控更是重中之重,“翻炸圆子要从锅边入手。圆子一翻抛,就要翻;如果炸狠了,就会发黑,必须是金黄色。”在炸圆子之前,圆子是先放在温油中放一下定型,浸好了之后,再倒入锅中,温油撞击热油,在升温的过程中,圆子有了重生的二次生命。炸圆子时,需用大笊篱及时翻动,让圆子受热均匀。这样炸出来的圆子,一级棒。

我想起中烹协国际美食委员会副主席江月明老师的总结,“外头酥松脆,兜里软润滑”,这是一个油炸美食该有的样子。

老家蔡甸的“小姚喝不醉”跟我说,在他眼里最棒的是蔡甸乡村酒席上的炸圆子,也是大量的鱼肉兑入其中,但猪肉的肥瘦比例是1:1,他超爱这一口。袁老师傅跟我说过,以前的升官渡炸圆子肥肉比例还要更高,达到了七分肥三分瘦,“一口一包油,味道那才叫‘嘎嘎’!”他曾有个推出复古圆子的做法,但担心现代人所谓的健康理念,还是不了了之。我个人倒是蛮期待能尝试一次这传说中的古早味呢!

有趣的是,肉圆子未炸之时,叫肉滑、鱼滑,也就是肉茸。然后通过汆的方式,即通过高温烫熟荤素食材,这就是另外一道湖北美食——汆汤。同时,用鱼白做的鱼圆子,也叫作“鱼汆”。

肉团于水中沉浮,从而熟透,这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汆”字。肉团于油中沉浮,在烈火生铁锅的作用下,达到外焦里嫩的口感,就是另一个象形字“炸”。就饮食造字来讲,中国的象形文字的确有精妙之处,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3、华珍圆子的传承

升官渡炸圆子的变迁,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为升官渡一带最早做圆子的华珍酒楼,袁德华老师傅告诉我,大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升官渡流行的是四喜圆子,硕大无朋,四个圆子重达一斤,常出现在乡村酒席上,别号“狮子头”。酒席完毕,圆子用干荷叶一包,带回家,全家人分享此珍馐美味。

后来,袁老师傅按照其祖传配方开起了华珍酒楼,他承继了宗族中一位远房亲戚的配方,并在后续的岁月中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对炸圆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袁老师傅女儿玉米回忆,袁老师傅不仅是一个厨房好手,也是一个捕鱼高手,他熟稔水中的一切,知晓什么样的鱼适合做什么食物。开餐厅不比家中做菜,她父亲突发奇想,将油锅扩大一倍,用大生铁锅炸圆子,直径一米,搭配的大漏勺,亮晶晶的闪着银光,又长又大,像古代士兵冲锋陷阵的长枪。每锅可炸五六十斤,圆子个大如乒乓球,弹性十足,一斤有16-18个,口感外焦里嫩,葱香味足,深受顾客的欢迎。

华珍的肉圆品质上乘,源自对食材的苛刻要求。肉是中粮新鲜肉,甚至是刚割下“热”的,鱼是八斤以上的鲜活大草鱼,原料配比经过两代人的传承,与时俱进。

袁老师傅年事已高,但始终闲不住,时常游走在厨房、鲜鱼加工区,并喜欢侍弄家中的小块菜地。他在给我们介绍自家产品时候,从来是中气十足、掷地有声。“我今年72岁,从14岁学徒弟开始,到今日已经五十多年了,是土生土长的升官渡人,一辈子跟圆子打交道,一生就做这一件事。要我跟别个比,我不敢,我保证华珍产品的原汁原味,是土生土长的味道。”

每每将近年关,华珍厨房会迎来忙碌的高峰,从早上七点会炸到第二天凌晨两点,袁老师傅就负责工人们的后勤,指导弄好大家的伙食。“整个流程必须严格把关,我儿子还要更认真一些,配方也在与时俱进,他这一代啊,我是一百个放心。”

每每来到厨房,空气中飘荡着油炸物的曼妙气息,我总是迫不及待想品尝这油炸美味,肉香鱼香,姜葱味厚,肉眼可见有一圈圈的“花花”,吃到口里“肉坨”。那一刻,我恍惚回到了小时候守着锅边吃妈妈做炸物的时光,这就是湖北人的年味。

今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专为华珍圆子做了一期拍摄,主角是袁老师傅在厨房中忙碌的情景,圆子、酥鱼、鱼圆,以及晒场的腊味,他穿上“普鲁士蓝”的厨衣,下摆长长,一一为大家介绍华珍家的产品,如数家珍,“这样的年味,才足!”他在片尾说。(作者:舒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