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的历史近1000年,历13朝93帝,我将分几个部分逐一详细展开,谨以此文献给精罗爱好者,西方伪史论者请绕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但这是16世纪德国学者赫罗尼姆斯·沃尔夫为区分古罗马和神圣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区别而提出的新概念,所以基于史实,本文依然采用东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皇帝死后,罗马帝国被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正式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再也没复原过。西罗马定都罗马,皇帝霍诺留;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皇帝阿卡狄乌斯。狄奥多西王朝是东罗马帝国第一个王朝。

408年,阿卡狄乌斯去世后,狄奥多西二世继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但是他生不逢时,刚送走了西哥特人,又赶上了从东方草原来的一股强悍的游牧旋风——匈人。
匈人在首领阿提拉带领下建立了匈人帝国,又称阿提拉帝国。匈人是真的凶,虽然东罗马每年向其缴纳159公斤黄金,但阿提拉还是屡次率匈人侵扰东罗马帝国,令人恐怖不已,被称为“上帝之鞭”。

443年,阿提拉率匈人带着攻城器械一路势如破竹,最后直接把君士坦丁堡给围了。长期被围后,狄奥多西二世只好投降,并签订了屈辱而苛刻的和约:东罗马帝国赔偿6000罗马磅,约合1963公斤黄金,并此后每年向匈人纳贡2100罗马磅。
东罗马帝国的城市并没有衰落,能够从东西方商业贸易中获利,所以还赔得起。

阿提拉
东罗马能够花钱买和平,西罗马帝国就没这么幸运了。在匈人驱使下,日耳曼蛮族纷纷进入帝国境内,庄园抛荒,城市凋敝,西罗马已陷入崩溃。阿提拉打完东罗马之后,又开始攻打西罗马,虽被击退,但还是吓得要死。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上帝之鞭”的阴影之下。
453年,阿提拉暴毙而亡,匈人帝国陷入内斗,迅速走向四分五裂。“上帝之鞭”的阴影褪去之后,东罗马帝国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交钱了。
457年,利奥尼德王朝取代了狄奥多西王朝,东罗马帝国忙于权力斗争,除在克里米亚占据据点,挑唆着两支匈人内斗,对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

西罗马帝国“躲得了初一还是躲不了十五”,日耳曼蛮族纷纷在帝国境内建国,它正闭目待死。476年,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路斯被日耳曼佣兵首领奥多亚克所废,早已名存实亡的西罗马帝国终于正式下线。
您瞧这个名字取的,罗慕路斯=罗马落幕末路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就成为罗马的独苗和唯一的正统。奥多亚克建立的意大利王国宣誓效忠于东罗马帝国,却于493年被东罗马皇帝芝诺支持的东哥特首领狄奥多里克所灭。518年,查斯丁一世登上皇位,开创了东罗马帝国第三个王朝——查士丁尼王朝。
查斯丁一世悉心培养自己的侄子(一说外甥)和养子查士丁尼一世为接班人,为即将到来的东罗马黄金时代打下了基础。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即位。他面临的形势是整个西罗马帝国旧址上全是日耳曼小王国,邻近的东哥特王国更是野心不小,要“模仿”罗马的统治。查士丁尼一世不能容忍,他要收复西罗马帝国的版图,复兴罗马大业,更重要的是建立威望。

查士丁尼大帝
不过,查士丁尼一世一时还无暇西顾,他首先要解决内部以及与波斯萨珊帝国的纠纷问题。双方打了几年,互有胜负,谁都不能完全打败谁。于是,为了专心西征,532年,在平定了首都的尼卡暴动之后,查士丁尼一世不惜花重金与萨珊帝国签订了“永久和平”协议。

查士丁尼一世并不是军人出身,但是却慧眼识人,他手上有很多人和资源可以使用,最著名的当属贝利撒留斯将军。

贝利撒留斯
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发生内讧,撒丁岛与的黎波里叛乱分散了汪达尔军队的精力。533年,查士丁尼派令人闻风丧胆的贝利撒留斯率16000人远征北非,轻松就占领了迦太基,年底灭掉了汪达尔王国。

至此,北非与撒丁岛等地被纳入东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大业首战告捷。

534年,东哥特王国发生弑杀太后的暴行,查士丁尼以此为借口干涉。535年,贝利撒留斯率7500人轻取西西里岛,为进入意大利打下了一块跳板。与此同时,北路东罗马军攻占达尔马提亚。

536年,贝利撒留斯率领的东罗马军连战连捷,一路平推,先后攻克那不勒斯和罗马,并打退了东哥特军的反攻,意大利大半收入东罗马帝国版图。

538年,东罗马军的一支偏师攻占米兰,但很快得而复失。540年,贝利撒留斯攻占东哥特王国首都拉文纳,献俘东哥特王维吉提斯于君士坦丁堡。

贝利撒留斯征战意大利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出事了。北非的黑死病蔓延到了整个帝国,爆发了“查士丁尼大瘟疫”,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连查士丁尼本人都感染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东方的萨珊帝国趁机撕毁了“永久和约”,战火再起。拉基卡即西格鲁吉亚失陷,叙利亚重镇安条克也被萨珊帝国攻占并摧毁。

在这关键时刻,贝利撒留斯临危受命,前往东方波斯前线,稳住了局面。但由于功高盖主和治军不严,受到查士丁尼的斥责和怀疑。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东哥特军趁机发动反攻,544年,重返意大利的贝利撒留斯所率东罗马军丢盔弃甲,节节败退,失去了获得的大部分土地,龟缩于西南角。

550年以后,东罗马帝国奇迹般地度过了危机,卷土重来,在各个战场捷报频传。552年,东罗马军收复拉基卡;同时,查士丁尼派纳吉尔斯远征意大利,东罗马军收复罗马;查士丁尼还派出2000精锐远征西班牙,占据了一些城市,为设省作准备。

554年,在南北夹击之下,纳吉尔斯远征军再次攻占拉文纳,东哥特王国灭亡。同时,东罗马的西班牙远征军占领西哥特王国南部,西班尼亚行省重新设立。

555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东罗马帝国恢复了部分西罗马故地,版图臻于极盛,约350万平方公里,几乎扩大了一倍。这版图已是东罗马帝国的极限,后面再也没恢复过,查士丁尼一世也因此被尊为“查士丁尼大帝”。

然而,查士丁尼的战争耗费了巨资,使东罗马帝国的资源损耗达到了极限,经济破产。所以,东罗马帝国的极盛版图难以长久维持。565年,查士丁尼大帝一死,其继承人无力挽救局面,西部国土丧失已不可避免。

568年,查士丁尼大帝去世仅3年,日尔曼蛮族伦巴第人就侵入了意大利波河平原;同时,西哥特王国也开始反攻。
6世纪80~90年代,西哥特王国收复了失地,东罗马的西班尼亚行省尽丧;在意大利,伦巴第王国与东罗马帝国形成对峙局面,东罗马只保留了拉文纳-罗马、利古里亚、半岛最南部以及撒丁岛、西西里岛、科西嘉岛等地区;阿瓦尔人也与东罗马闹翻脸,由同盟变为敌对关系;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开始入侵巴尔干,一度深入希腊和克里特岛。

589年,萨珊帝国发生叛乱,国王库斯鲁二世流亡东罗马帝国。在东罗马皇帝莫里斯的帮助下,库斯鲁二世才得以回国复位,并于592年兑现承诺,割让高加索伊比利亚。
东罗马帝国的举动并未改善与萨珊帝国的关系。602年,东罗马也发生了内乱,军队暴动,皇帝莫里斯被杀,北非和叙利亚起义不断。萨珊帝国国王库斯鲁二世“趁你病,要你命”,不但收回了割让地,还出兵攻占了拉基卡、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地区以及小亚细亚东部地区。

截止610年,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缩水不少,查士丁尼王朝的罗马复兴大业昙花一现。然而,这只是开始,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东罗马帝国迎来了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新的希拉克略王朝将如何面对这种局面?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周一良、吴于廑等《世界通史》 布朗《拜占庭帝国》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