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密:丰年好大雪引自苏轼的《雪堂记》

凤凤文化 2024-09-07 17:11:27

红楼梦的作者对“雪”这个字是情有独钟的。文本不仅以“雪”开篇,以“雪”拓展,还以“雪”构思高潮和结尾部分,诗词提到雪便有十多处,人名、地名、匾额、药方、饮品、判词、曲赋等均有雪的意象,引用和雪相关的地方数以百计,几乎是一部倾情于“雪”的专著。护官符最后一句,丰年好大雪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还勾勒了不少雪中雅事。文本以“雪”作为背景的情景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写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遇上癞头和尚时,后来又以白茫茫一片打的真干净结尾,癞头和尚意欲“度化”英莲,被甄士隐拒绝,于是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甲戌侧批: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

  菱花空对雪澌澌。[甲戌侧批:生不遇时。遇又非偶。]

  好防佳节元宵后,[甲戌侧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

便是烟消火灭时。[甲戌侧批:伏后文。]

这一情节展现了作者对“雪”的特别情感和象征意义。芦雪广那一次,贾宝玉早早起床,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此外,《红楼梦》中对“雪”的描写不仅仅局限于开篇,还在后续的章节中通过“雪”来谋篇布局,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高潮。在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给读者形容了一番:雪后初晴,栊翠庵外面的梅花又开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把青年男女的纯净与美好描绘到了极致。古文里雪的意象最初来自诗经:

无羊 春秋 · 诗经

《无羊》,宣王考牧也。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一章)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二章)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三章)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

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四章)

这护官符里的“丰年好大雪",指的就是来自皇商家庭的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之后,不仅富可敌国,还与贾、史、王三大家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成就“四大家族",富贵荣华之极。到了南朝,雪又一次成赋的歌颂对象:

雪赋 南朝宋 · 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墐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掩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霤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旰皦絜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缛。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又续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兮思自亲。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曜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雪堂记》描述了两条人生之路——散人之路和拘人之路。散人也而天机浅,可以不缠机务、任性逍遥;拘人也而嗜欲深,潜心名利、拘谨畏缩。苏轼因现实所迫,于东坡筑成雪堂,想筑堂养性,内心偏又时时激荡着痛苦和矛盾。他在出世和入世的路口徘徊不定,就像大观园里的花溆港洞;或走陆路,被现实束缚,痛恨此生非我有,欲寄余生于江湖;或走惠风和畅的水路,虽自由旷达,又壮志未酬。

红楼梦为什么对雪情有独钟?因为雪同音薛,文本第五十回还特别塑造了红楼女儿薛宝琴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绝代佳人形象。判词里“金簪雪里埋",表面文章指的是薛宝钗。字面是说金簪埋在雪里,她的画面:“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还有唱曲《终身误》中“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到底意难平。"等等这些,无不印证着薛宝钗与贾宝玉结婚了。

薛宝钗就是皇室钦定的婚配对象,薛家为了保护贾宝玉,也是几近灭门。此外,红楼梦作者自比苏轼,苏轼的《雪堂记》中,提到了雪。明代张岱把冰雪之气当作文人最高的内质与灵魂,“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故知世间山川、云雾、水火、草木、声色、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雪也许是贾宝玉逃亡路上的一种寄托,一种诉说,一种隐喻。雪的纯净、空灵是君子质本高洁的人格象征,冰雪世界的空寂与绝对,让人产生回归本原之感,更容易领悟本性的完善与空净。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二月,也就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第二年,老友马正卿向黄州府求得黄州城东门外五十亩给苏轼耕种,即东坡,苏轼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次年一月,苏轼于东坡下得废园,他在废园建堂,因堂成时正逢大雪,遂名之为“雪堂”,并写下这篇散文《雪堂记》,开启了一场似梦非梦的对话。

苏轼最后的结论是追求“性之便,意之适”,似乎他虽尚未找到人生的最佳定位,但在出世和入世的冲突之间,已然自我开解释怀。贾宝玉也许在多年的逃难后也来到了苏东坡的雪堂,回想过往的岁月不禁浮想联翩。

附录:雪堂记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1,筑而垣之2,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3,环顾睥睨4,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苏子隐几而昼瞑5,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6。未觉,为物触而寤7,其适未厌也8,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9。

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10,拘人耶11?散人也而天机浅12,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13。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14,庖丁之投刀15,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16。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以泐17。以至刚遇至柔,故未尝见全牛也。予能散也,物固不能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子有惠矣18,用之于内可也19。今也如猬之在囊,而时动其脊胁,见于外者,不特一毛二毛而已。风不可抟,影不可捕,童子知之。名之于人20,犹风之与影也,子独留之。故愚者视而惊,智者起而轧21,吾固怪子为今日之晚也。子之遇我,幸矣,吾今邀子为藩外之游22,可乎?”

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客曰:“甚矣,子之难晓也。夫势利不足以为藩也,名誉不足以为藩也,阴阳不足以为藩也,人道不足以为藩也。所以藩予者,特智也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而言有谓也,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使子欲嘿不欲嘿23,欲息不欲息,如醉者之恚言24,如狂者之妄行,虽掩其口执其臂,犹且喑呜跼蹙之不已25,则藩之于人26,抑又固矣。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之为患以有心。是圃之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27?是堂之绘雪,将以佚子之心也?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28。心以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29。子之知既焚而烬矣,烬又复然,则是堂之作也,非徒无益,而又重子蔽蒙也30。子见雪之白乎?则恍然而目眩,子见雪之寒乎,则竦然而毛起31。五官之为害,惟目为甚。故圣人不为。雪乎,雪乎,吾见子知为目也。子其殆矣32!”

客又举杖而指诸壁,曰:“此凹也,此凸也。方雪之杂下也,均矣。厉风过焉,则凹者留而凸者散,天岂私于凹而厌于凸哉33,势使然也。势之所在,天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乎?子之居此,虽远人也,而圃有是堂,堂有是名,实碍人耳,不犹雪之在凹者乎?”

苏子曰:“予之所为,适然而已34,岂有心哉,殆也,奈何!”

客曰:“子之适然也,适有雨,则将绘以雨乎?适有风,则将绘以风乎?雨不可绘也,观云气之汹涌,则使子有怒心。风不可绘也,见草木之披靡,则使子有惧意。睹是雪也,子之内亦不能无动矣。苟有动焉,丹青之有靡丽35,水雪之有水石,一也。德有心,心有眼,物之所袭,岂有异哉?”苏子曰:“子之所言是也,敢不闻命36。然未尽也,予不能默。此正如与人讼者37,其理虽已屈,犹未能绝辞者也。子以为登春台与入雪堂,有以异乎?以雪观春,则雪为静。以台观堂,则堂为静。静则得,动则失。黄帝,古之神人也38。

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南望而还,遗其玄珠焉。游以适意也,望以寓情也。意适于游,情寓于望,则意畅情出,而忘其本矣39。虽有良贵,岂得而宝哉。是以不免有遗珠之失也。虽然,意不久留,情不再至,必复其初而已矣,是又惊其遗而索之也。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40,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41。人而有知也,升是堂者,将见其不溯而僾42,不寒而栗,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既无炙手之讥43,又免饮冰之疾44。彼其趦趄利害之途45、猖狂忧患之域者,何异探汤执热之俟濯乎46?子之所言者,上也。

余之所言者,下也。我将能为子之所为,而子不能为我之为矣。譬之厌膏粱者47,与之糟糠,则必有忿词。衣文绣者48,被之皮弁,则必有愧色49。子之于道,膏粱文绣之谓也,得其上者耳。我以子为师,子以我为资50,犹人之于衣食,缺一不可。将其与子游,今日之事,姑置之以待后论。予且为子作歌以道之。”

歌曰:雪堂之前后兮,春草齐。雪堂之左右兮,斜径微。雪堂之上兮,有硕人之颀颀51。考盘于此兮52,芒鞋而葛衣53。挹清泉兮54,抱瓮而忘其机55。负顷筐兮56,行歌而采薇。吾不知五十九年之非而今日之是,又不知五十九年之是而今日之非。吾不知天地之大也,寒暑之变,悟昔日之癯而今日之肥57。感子之言兮,始也抑吾之纵而鞭吾之口58,终也释吾之缚而脱吾之鞿59。是堂之作也,吾非取雪之势,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吾不知雪之为可观赏,吾不知世之为可依违。性之便,意之适,不在于他,在于群息已动,大明既升60,吾方辗转,一观晓隙之尘飞。子不弃兮,我其子归。

客忻然而笑,唯然而出,苏子随之。客顾而颔之曰:“有若人哉。”

词句注释

1.

胁:山腰。

2.

垣(yuán):矮墙,这里是动词,用矮墙围起来的意思。

3.

偃仰:安然仰卧。《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马瑞辰通释:“偃仰,犹息偃、堪乐之类,皆二字同义,偃亦仰。”

4.

睥睨(pì nì):斜视。

5.

隐几:凭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孟子·公孙丑下》:“隐几而卧。”隐:凭倚。

6.

栩栩然:欣然自得的样子。《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7.

寤(wù):醒来。

8.

厌:满足。

9.

曳于堂下:指拖着鞋来到堂下。

10.

散人:散诞之人。《书言故事·渔钓类·江湖散人》:“无系累曰江湖散人。唐陆龟蒙以舟载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江湖,号江湖散人。”陆龟蒙《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

11.

拘人:为物所系累的人。

12.

天机:灵性。《庄子·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3.

揖(yī):拱手为礼。

14.

禹之行水:指以疏异的方法治水。

15.

庖(páo)丁之投刀:指庖丁洞悉牛的骨胳肌理,运刀游刃有余。见《庄子·养生主》。

16.

散:分散。这里是发挥的意思。

17.

泐(lè):石依其纹理而裂开。

18.

惠:通“慧”,聪明、智慧。

19.

内:指内心。

20.

名:名声,声誉。

21.

轧:倾轧。《庄子·人间世》:“名也者,相轨也。”

22.

藩外之游:摆脱由于使用心智而为外物所累的束缚,进入自由的境界。

23.

嘿(mò):同“默”。

24.

恚(huì):愤怒之语。

25.

喑(yīn)呜跼(jú)蹙(cù):怒嚷踢踏。蹙:同“蹴”,踢,踩。

26.

藩之于人:人所受的束缚。

27.

佚(yì):通“逸”,使安。

28.

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身体靠雪堂获得安宁,则形体不能得到超脱。

29.

心以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内心因雪而警觉起来,则精神无法凝结。

30.

重子蔽蒙:给您多加一层蒙蔽。

31.

竦:同“耸”,惊动,耸动。

32.

殆:危险。

33.

私于凹而厌于凸:对凹处之雪偏爱而讨厌凸出部分的雪。

34.

适然:随遇而为。

35.

靡(mǐ)丽:华丽。

36.

敢不闻命:哪敢不听命。

37.

讼:争论是非。

38.

黄帝:上古帝号。传说称轩辕氏,即有熊氏,诛蚩尤之后被诸侯尊为帝。《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以“玄珠”喻道。

39.

忘其本:忘记自身。

40.

内:纳。

41.

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

42.

不溯而僾(ài):没有逆风而行,却有窒息之感。僾:窒息,呼吸困难。《诗·大雅·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郑玄笺:“如向疾风,不能息也。”

43.

炙手:炙手可热的简称。比喻权势气焰很盛。

44.

饮冰:比喻忧心。《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日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45.

趦趄(zī jū):同“趑趄”,且前且却,犹豫不进。

46.

俟(sì):等待。

47.

厌膏粱者:吃腻了肥美食物的人。

48.

文绣:用华美的丝织品制作的衣服。

49.

皮弁(biàn):古代管理杂务的武官的帽子。

50.

资:资用。《诗·大雅·极》:“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51.

硕人之颀颀(qí):《诗·卫风》中《硕人》篇赞美庄姜,有“硕人颀颀”之句。硕人:旧称美人,这里苏轼自指。颀颀:身长的样子。

52.

考槃(pán):《考槃》是《诗·卫风》中的篇名,诗赞美贤者隐处山林涧谷之间,有句:“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53.

芒鞋而葛衣:脚穿芒草编的鞋,身着葛麻织的衣。

54.

挹(yì):舀,汲取。

55.

抱瓮而忘其机:比喻安于拙陋,不贪机巧。《庄子·天地》:“子贡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阳,见一丈人(老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貌)用力甚多,而见功寡(效率低)。”

56.

顷(qīng)筐:斜口之筐,后高前低,容量不多,《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57.

癯(qú):瘦。

58.

纵:放纵。

59.

鞿(jī):马缰绳。比喻受人牵制,束缚。《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王逸注:“鞿羁,以马自喻。缰在口曰鞿,革络头曰羁,言为人所系累也。”

60.

大明:太阳。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0

凤凤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