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救下陶勇的子女们,后来如何呢?其子张小勇成就最高!

启汉知识局 2024-12-25 14:53:56

1967年,战将陶勇和妻子带着无尽的遗憾离世,留下了八位年幼的子女无人照料。关键时刻,许世友将军毅然接过照顾陶勇子女的重任,将他们带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在许将军的关怀和培养下,陶勇的子女们学业有成,日后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是次子张晓勇,更是成为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这段历史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

陶勇将军出生于安徽的一个贫困家庭。早年丧父的他,生活十分艰难,年幼时靠在地主家放牛维生。普通农民的日子格外艰苦,陶勇也深受地主剥削与欺凌。1929年,年仅16岁的陶勇决定改变命运,毅然加入了红军游击队。

陶勇加入红军后,被编入红四方面军,迅速参与到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他与战友们一道,在艰苦的条件下奋战,协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陶勇的战斗表现出色,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1935年,陶勇跟随红四方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长征途中,陶勇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斗能力,与战友们一路披荆斩棘,跨越万里险途,最终到达陕北。

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被改编为西路军,陶勇继续跟随部队渡过黄河,肩负起打通苏联援助中国革命通道的重任。可惜西路军由于形势恶劣而遭遇失败。更不幸的是,陶勇在西路军失败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被关押期间,陶勇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但他始终保持革命信念,绝不屈服。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国民党释放了一批被囚的红军将领,陶勇因此得以重获自由,历经千难万险返回了延安。

1940年的黄桥之战是陶勇将军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次经历。当时他面对的是由韩德勤将军率领的一万五千国民党部队,战斗形势极为严峻。但是陶勇毫不畏惧,亲自冲在最前线,高喊着“同志们,跟我冲!”带领新四军战士们奋勇向前。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如猛虎下山,最终迫使国军部队溃退。这场战斗赢得了新四军副司令员粟裕的高度评价,粟裕将他称作“拼命三郎”,极为欣赏他的作战风格。

陶勇在外交方面也展现出极高的智慧与才能。陶勇将军擅长与各方势力交际,他积极与国军高层建立联系,利用各种社交场合,如酒席和牌局,巧妙地宣传抗日大义,争取一些实力派的支持,甚至成功使一些国军将领和地方实力派投靠新四军。党中央对他的表现也高度赞扬和重视。

1967年1月,人们在井中发现陶勇将军,立即将其救起并送往医院,即便医生全力抢救,陶勇将军最终还是不幸去世。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对陶勇将军的离世高度重视,立即责令公安部门展开全面调查,誓要揪出幕后真凶,为陶将军的在天之灵讨回公道。此案事关重大,上海公安部门不敢怠慢,迅速抽调精锐干警组成专案组,进驻案发现场展开全面的刑侦工作,并迅速还原了案发的全过程。

陶勇在遇害当天上午曾会见了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廖政国将军,两人讨论了许多关于阶级斗争的话题。会谈中,陶勇多次情绪激动,拍桌子怒骂张春桥、王洪文等人“瞎搞”,指责他们将上海弄得乌烟瘴气,局势混乱。

当日上午11点半,廖政国离开了陶勇的办公室,陶勇则稍稍平复情绪,开始批阅几份文件,并随后给南京军区打了一通电话,汇报了一些军务。12点整,勤务员准时送来了午饭。陶勇简单用餐后,回到宿舍稍作休息,准备下午的工作。

下午2点半,陶勇突然决定理发,便让警卫员去找理发师。约二十分钟后,当警卫员带着理发师赶回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惊失色,陶勇将军竟然栽倒在一口水深不足一米的水井中。警卫员立即高声呼救,并奋力将陶勇从水井中拉出来,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很快救护车赶到,将陶勇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依然未能挽回陶勇的生命,他于当日下午不幸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事发当时,现场十分混乱,一些关键证据不慎被毁坏。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刑侦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监控、指纹提取等手段,导致调查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几乎毫无线索和头绪。公安干警在调查过程中始终停滞不前,无法找到突破口,案件陷入了困境。

政局敏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制造谣言,恶意诽谤陶勇,称他为“反革命分子”,甚至捏造陶勇因害怕被揭发所谓“罪行”而畏罪自杀的说法。南京军区党委和军委总参部在官方层面将陶勇将军的死定性为“自杀”,同时封存了所有相关的卷宗和调查材料,以这种草草的方式告终。

对于陶勇的妻子朱岚来说,丈夫的突然离世无异于一场沉重的打击。当她听闻噩耗后,顿时病倒,卧床不起。南京军区和总参部敷衍了事的做法更是让她心力交瘁,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朱岚的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于同年9月不幸去世,年仅54岁,留下八个孩子相依为命。

许世友将军重情重义,将陶勇的八位子女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料。为了确保这八个孩子能够继续学习文化知识,许世友特意从南京军区请来文化干事为他们复习功课,教授新的知识。许世友还将自己的孩子们也叫来,与陶勇的子女交朋友,给予他们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有人试图冲进许世友的院子,企图抓走这八个孩子时,许世友将军挺身而出。他面对来犯之人,毫不畏惧地说道:“这里从来就没有你们要找的人,更没有什么不良少年。”造反派的头目站出来威胁道:“许司令,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要妨碍我们执行公务。

但许世友将军不为所动,反而大笑道:“你们的公务我不管,敬酒罚酒我都不喝!但这里是军事禁区,要是有谁敢再向前一步,我就枪毙谁!”说罢,许世友与警卫员一起拔出手枪,毫不犹豫地指向他们。这一幕震慑住了造反派,立即狼狈逃走。正是在许世友将军的保护下,陶勇的八位子女得以免受迫害,平安成长。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继续把他们留在身边已经不太合适。许世友将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为这些孩子们规划未来的道路。他将其中的男孩送去部队当兵,女孩则送入卫校学习医学。通过这样的安排,陶勇的子女们开始走上了各自的成长轨迹。

陶勇将军的子女们也非常争气,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进入社会,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其中,最为优秀的是陶勇将军的第三个儿子张小勇。陶勇将军原本姓张,名叫张道庸,后来觉得这个名字过于文雅,书生气太浓,缺乏革命气质,于是改名为陶勇,而他的子女们则恢复了原姓张。

青年时期的张小勇在许世友将军的安排下,进入坦克团成为一名坦克兵。他在坦克连工作勤奋,吃苦耐劳,表现出非凡的技术钻研能力,很快便晋升为坦克连连长。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张小勇后被调入海军,开始了全新的军旅生涯。他在海军的表现同样优异,被送入海军指挥学院进行深造。毕业后,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能力,成为了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的舰长。

正当张小勇的军旅生涯蒸蒸日上时,他却转业开始下海经商。张小勇认为,他在不同行业中挑战自己,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的目标不只是个人成就,还希望带领百姓共同致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经过多年奋斗,张小勇成功跻身商界,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延续了父辈的革命精神。

张小勇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肩负着未完成的心愿。带病之躯的他,在身体逐渐衰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完成父母的遗愿。他亲自将父母的骨灰重新安葬于上海的福寿园,了却了心中最后的牵挂。

完成父母骨灰的安葬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南京和黄桥等地。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他依然坚持走完这段心中的“告别之旅”。2012年2月19日,张小勇因病不幸逝世,享年64岁。生命戛然而止,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对家国的责任与情感,从军旅生涯到商界的转型,都是他卓越的才能与不屈的精神的表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