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守护春运路
——重庆电务段支援春运侧记
本报记者付世坤 实习记者谢南希 通讯员曹乾

当春运的号角吹响以后,在西宁车队K6017/K4528次列车上,一群来自重庆电务段的通信新工,化身临时列车员,投身到这场关乎亿万人团圆的出行中。他们用自己的勇气、热情和担当,为旅客们带来了一段段温馨、安心的旅程,在不同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呈现出一幅幅别样的风景。
培训给力,明确责任担当

春运期间,客流量激增,列车乘务人员紧缺。
重庆电务段新一届的团员青年们,放下手中的“本职工作”,加入到支援春运的队伍中。
该段开展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包括最新的票务政策、列车运行时刻表、旅客常见问题解答等,确保客运人员能够准确、快速地为旅客提供信息。
他们注重服务技巧的培训,引导他们如何以热情、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旅客,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旅客投诉,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特别是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客运人员熟悉列车安全规定、应急疏散程序、消防设备使用等,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还应进行团队协作培训,通过模拟演练,让客运人员在面对大客流、列车晚点等复杂情况时,能够与同事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他们还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客运人员分享成功案例和实用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通过这些全面、深入且持续的培训,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临时客运队伍,为春运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一次支援春运,对大家来说是挑战,更是成长的机遇。”带队干部谢林满怀期待地说道。
暖心服务,传递爱与温暖

“您好,请出示一下车票,我帮您核对座位信息。”
“阿姨,您的行李有点重,我来帮您放上去……”
列车上,几分新奇,几分新鲜,新工们面带微笑,热情地迎接每一位乘客。他们引导乘客有序上车,帮助乘客安置行李,耐心解答乘客的各种问题,用真诚的服务传递着温暖。
新工曾维琨是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他在车厢里总是忙个不停。在2月2日重庆北到广元的运行途中,一位带着小孩的年轻妈妈,在座位上时不时地显得有些慌乱,曾维琨立刻上前询问原由,原来,年轻的妈妈需要为小孩哺乳,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举动一定尴尬,曾维琨灵机一动,在经过列车长的同意后,将乘务室暂时借给这位年轻的妈妈。旅途中,他还时刻关注着这对母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热水,帮助冲泡奶粉,让年轻妈妈倍感温暖。“真的太感谢你了,小兄弟,有你在,我这一路上安心多了。”年轻妈妈感激地说道。
坚守责任,守护旅途平安

列车乘务工作不仅需要热情的服务,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作为临时列车员,新工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的重任。他们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每一次车厢巡视、每一次安全检查。
2月3日,广元到深圳东的夜间行车中,新工潘渝航在巡视车厢时发现一位乘客的行李摆放不稳固,随时有掉落的危险。他立即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行李重新摆放好,并提醒乘客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要注意行李安全。还有一次,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厢突然剧烈晃动。新工们迅速加强了巡视力度,及时安抚乘客的情绪,确保乘客们在列车上的安全。
从电务通信岗位到列车乘务岗位,新工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长时间的站立、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的身体疲惫不堪,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在工作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不理解和抱怨,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微笑,用真诚和专业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月4日,在达州到重庆北的运行途中,一位乘客因为对列车晚点不满而情绪激动,对新工崔卓越大声指责。崔卓越没有丝毫的抱怨和委屈,他耐心地倾听乘客的诉求,向乘客解释晚点的原因,并表示会尽力为乘客提供帮助。在崔卓越的努力下,乘客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并对崔卓越的服务表示了认可和感谢。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乘客们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崔卓越感慨地说。
带队领导、工会主席苏虎目睹了新工们在列车上的种种表现后,满是欣慰与自豪:“咱们电务段新来的职工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们一个个都非常优秀,发自内心地善良对待每一位乘客。”(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