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未见过的AI菜谱,背后有哪些有趣尝试?

科技评测秀 2025-02-21 16:57:49

有一天晚上,小李打开冰箱,看着里面的胡萝卜、西红柿和半盒没吃完的豆腐犯了难。

点外卖?

总觉得重复了好几天。

煮方便面?

似乎太对不起自己。

突然小李想起前几天在网上刷到的一个帖子——“用DeepSeek想菜谱,保证新鲜又有趣”。

于是,他试探性地在聊天框里输入了冰箱里的三样食材。

没想到,几秒钟后,一个全新菜品跃然屏幕:胡萝卜豆腐西红柿意面,附带详细的步骤和调料建议。

虽然听上去有点奇怪,小李还是试了一下。

结果,一道清爽又美味的晚餐居然就这样完成了。

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上演。

从设计PPT到“请教”今晚吃什么饭,DeepSeek原本是一款AI效率工具,却在无数用户的花式使用中解锁了新玩法,甚至成了创造“人类从未见过的料理”的另类厨房助手。

很多人也在感慨,人类投喂AI,两者合作后却结出意外的果实。

原本像DeepSeek这样的工具,好像注定只能存在于商务白领的办公环境里。

可现在,年轻人的创造力让它变得更像一个被放飞的“沙雕同事”。

一开始,大家用它是认真的:比如生成报告、总结笔记、翻译文档。

效果不错,但很快就有些用户开始跑偏——有人让它帮忙选号买彩票;有人用它配色挑水果;更有甚者,“请它看看自己明年的运势”,甚至用它“找回”一只丢失的蓝牙耳机。

DeepSeek也因此被称为“万能队友”。

这还不算突破天际。

曾有一位网友“脑洞大开”,让DeepSeek设计了一款以饺子皮、小龙虾和冰淇淋组合而成的创意料理,并且公布了成品图片。

虽然味道如何没人能证明,但瞬间吸引了无数点赞。

这样的整活方式也形成了一种潮流。

越来越多人愿意用AI回答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只是让它做枯燥的任务。

就这样,DeepSeek从一个技术工具,变成了充满娱乐性的生活玩伴。

用AI做菜听上去有点不正经,但细想一下,这背后也可能藏着一些未来趋势。

现代人越来越希望做饭“简单又不无聊”。

如果能借AI的脑洞帮自己跳出固有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有人曾在DeepSeek输入“用家里现有的材料生成一道从未被人尝试过的菜”。

AI立刻交出了答案,甚至连所需时间和火候都标注清楚。

这些“菜谱”少了传统食谱的约束,更像是面向未来的一次尝试——“如果鱼香肉丝也能搭配百香果,又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这种看似“无厘头”的玩法并不只是为了娱乐。

它更像一种可能性:让所有人都成为厨房里的探索者,用一种不依赖经验而又高效便捷的方式去创造新的饮食体验。

这让人不禁遐想,未来的餐饮界是否会出现一家“AI菜馆”,或者是以AI为卖点的新型烹饪文化?

试图把看似严肃的工具变成娱乐化的玩具,或许是人类与技术互动的一种本能。

DeepSeek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青睐,不只是因为它能准时交出答案,还因为它不像传统工具那样死板。

那种用严谨的系统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似乎让人感到格外有趣。

年轻人用DeepSeek“整活”大概也是生活中的一种自我调剂,他们喜欢的是突破常规的过程,而不是工具本身。

用家中剩下的材料让它设计菜谱,是一件简单又好玩的小事;分享菜谱成品到社交媒体,又多了一分交流的可能性。

用网友的话说,这些看似瞎搞的玩法里,其实藏着一种参与感和成就感:笑完一场闹剧后,你会发现这些创意让技术变得更有人情味。

一开始,AI技术带来的,是对取代人的恐惧。

一些人担心工作会丢失,一些人好奇人工智能是否会与人类竞争。

但事实证明,AI的落地往往没有那么可怕。

它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慢慢渗入生活,甚至让人们在与它的互动中发现了更多乐趣。

AI菜谱不过是一个缩影。

它背后折射出的关系是:人类用创造力塑造了AI,而AI又用超越常规的反应回馈了这种创造力。

就如同烹饪本身,不只是为了制作一顿饭菜,而是为了在生活中找到对味道和心情的掌控感。

所以,与其恐惧技术到来,不如大胆去尝试。

或许下次当你为“今晚吃啥”犯愁的时候,不妨打开AI,问问它。

没准,还有一个好故事等待你分享呢!

0 阅读:38

科技评测秀

简介:极客视角,探索科技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