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遗诏,皇太极是怎么让众皇子,心甘情愿拥立他做皇帝的?

宛宛说 2022-06-05 11:29:58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诸皇子拥护皇太极即位。9年后,因大贝勒代善的一个举动,皇太极竟关闭宫门,不理朝政,代善及王公大臣吓得直接在宫门外跪求。

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18小时后,皇太极带领各位皇子,以先帝遗召“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留之恐后为国乱,俟吾终,必令之殉。”让大妃阿巴亥殉葬。

这遗召明显违背了当时“无无子嗣妃嫔殉”的规定,因为阿巴亥有3个执掌3旗的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但也许正是这样,再加上阿巴亥执掌后宫,挡了皇太极的争权之路,所以他才会带领皇子们出此一招。

这一下,皇位空缺,各位皇子蠢蠢欲动。

隔天,众皇子和大臣在朝堂开会,代善当众表态拥立皇太极为王。其他皇子见大哥都让贤了,自然也无话可说。

(《清史稿》中记载“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及诸贝勒……等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皇太极)即位。”)

皇太极虽达成心愿,但表面仍推辞,“父王并没立我为储君,而且我前面还有兄长,我怎么能称为君王呢?”

这番怀柔的操作,赢得了代善等人的好感,他们更加诚心拥立皇太极为王,“国岂可无君,既然大家都同意,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这样几番较量之后,皇太极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我等忠心拥护你当皇上,今后一定听你号令。”

于是,35岁的皇太极“被 迫”登上了皇位。

在登基典礼上,他亲率各位皇子、大臣向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拜。这个行动很奇怪,皇太极已经是皇上了,为什么还要向其他人行礼呢?

原来努尔哈赤曾制定了与八大和硕贝勒共同治理国政、四大贝勒按月分值的制度。

虽然皇太极心里可能一百个不愿意,但毕竟初登皇位,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的。于是,他还邀请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同向南而坐,接受王公大臣朝拜。

然而,哪个皇帝想和别人分享权力呢?在皇位稳定之后,皇太极就开了他的笼权计划。

他先是设置了总管旗务8大臣,又称八固山额真,然后又设了16大臣,协助8大臣管理旗务,这些人直接对皇太极负责。这样一来,各旗主和其他三大贝勒的权力被削弱,并且大大的增加了皇权。

1627年,皇太极命二贝勒阿敏率军出征,但阿敏看上了人家的皇宫,竟然在此屯兵,想自立旗帜。皇太极知道阿敏的意图,但没有发作。

2年后,皇太极打着不想哥哥们劳累的幌子,废了四大贝勒按月分值制度。并将他们手中的权力,下放到弟侄辈。可这些人哪有什么威望,于是,他们都向皇太极禀告事情。

看,皇太极这一步,已经将大部分权力都攥在自己手中了。

1630年,阿敏违背皇太极命令,在征战城烧杀抢夺,还接受其他皇子的跪拜。皇太极暴怒,不仅将之前旧账翻出,还列出了16大罪状,下令将阿敏幽禁。10年后,阿敏死于幽所。

搞定了阿敏后,皇太极将目光锁定在了莽古尔泰身上,因为代善的权威太重,不好动。

但生性鲁莽的莽古尔泰,很快就给皇太极递了刀子。

1631年,皇太极质问莽古尔泰,“有人告发你的部下不听命令。”莽古尔泰暴怒否认。皇太极说,“如果是诬告,我就将告发者处死,如果是事实,你的部下就要承担责任。”

说完,他就要骑马离开。莽古尔泰一下脾气就上来了,“你为什么要为难我?我一直顺着你,怎么你现在想杀我?”说着手摸佩刀,挑衅地看着皇太极。

莽古尔泰的弟弟一看,这要坏事啊。他上去就给了莽古尔泰一拳,还大声骂他。但莽古尔泰已被怒气冲昏了头脑,他竟直接举刀挥向皇太极。

皇太极冷淡地说,“这就是那个亲手杀了母亲邀宠的人!”

后来,莽古尔泰以喝多了为借口,向皇太极请罪。但皇太极没原谅他,还召集各位皇子,定了莽古尔泰大不敬之罪,剥夺了贝勒的名号。隔年,莽古尔泰含恨而死。

至此,和皇太极分权的只剩下代善一人。代善为人圆滑,做事周全。可皇太极还是找到了由头,向代善发难。

1635年,代善率本旗旗兵外出打猎,偶遇哈达公主莽古济格格(莽古尔泰的妹妹)要知道这位公主,可是因哥哥的死,对皇太极有恨。代善不仅请她入营,还热情款待。

皇太极听后暴怒,他质问代善,“你擅自带兵出去,还对对我有怨恨的人热情款待,究竟有何居心?”

然后,皇太极竟关闭宫门,不理政事,声称,“你们另外选个人做皇帝吧。”

这一举动吓坏了代善和其他王公大臣,他们一起到宫门口跪求皇太极听政,并说了好多好话。

之后,皇太极“勉强”出来处理朝政,但大贝勒代善的权力全被革除,他的儿子们也因此获罪。

自此,皇太极用了9年时间,终于将大权全部攥在了自己一个人的手中。

从努尔哈赤去世,他就用短短18个小时,先发制人,切断了能够和他争夺皇位的对手的后路,还利用怀柔之术让各位王公大臣心甘情愿拥护他为王,更利用短短9年,逐渐将权力攥在自己一人手中。

不得不说,皇太极的智谋真是高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1

宛宛说

简介:将明星的故事,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