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在世被人骂惨,死后却万街空巷只为他一人而哭

宛宛说 2022-06-13 22:24:11

一天,宋仁宗正在看奏折,服侍了他30年的心腹太监上前来伺候梳头。太监眼神一瞥,恰巧看到了奏折的内容,便小声嘀咕,“凭什么他们行,皇上不行。太过分了。”谁知,宋仁宗将奏折一摔,“滚出宫去!”

1022年,12岁的宋仁宗即位,但当时的朝政大权却掌握在他的母亲刘娥手中,直到11年后,刘娥去世,他才拿回了掌政之权。

但宋仁宗却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他没有丰功伟绩,有的只是对自己的克制,和对他人的仁慈。但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却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好的君主。”

北宋魏泰《东轩笔录》中记载,一次,宋仁宗在花 园里散步,可他没走多久,却总是频繁地向后张望,周围人都一脑袋问号,但谁也不敢问。

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赶到了最近的嫔妃宫中,“赶快拿水来,朕好渴。”

嫔妃递上水后,宋仁宗咕咚咕咚一连喝了好几杯,嫔妃不解,这仪仗后面不是跟着送水的人吗?

宋仁宗看出了嫔妃的疑惑,“那管茶水的人,应该是新来的,朕看着他面生。在花 园的时候,他又没跟上来。朕要是当时询问,他肯定会受到责罚。所以,朕就渴着,回来再喝。”

宋仁宗这一举动,出现在皇帝身上,实数罕见。但他还不只这一件,令人感叹的事。

有一次,他突然想吃羊肉,于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几次张嘴,想让人吩咐御膳房做一份羊肉送来,但都将话咽进了肚子。

“如果让别人知道,朕爱吃羊肉,那到时有好事的人,用这个压苦百姓,那就是朕的过错了。”宋仁宗这么想着,终于将自己想吃羊肉的事,忘掉了。

宋仁宗虽然对自己比较苛刻,但是,他却对有才之人非常大度。

1057年,科举如往年一样举办,谁也没有聊到,这一年的科举,竟然群星荟萃,堪称历史上“千年科举第一榜。”

这次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当他看到苏辙的考卷时,鼻子差点没给气歪了。因为苏辙在民间听说了很多流言,于是他就针对此发表的观点,还写了好多诋毁宋仁宗的话。

其他考官看后也很生气,想治他的罪。

宋仁宗听说后,赶紧拦下。他看了考卷后说,“朕设立科考,就是想看到真情实意。苏辙这个学生,能够直言不讳,勇气可嘉,应该给予功名。”

于是,这一届的龙虎榜上,苏轼、苏辙、曾巩、张载、吕惠卿、邓绾、王韶皆等脱颖而出。

唐宋八大家里面的4位,居然都在这里,除了欧阳修是考官,其他均为榜上有名的学生。

事实证明,宋仁宗时真的喜欢直谏。

一次,宋仁宗正在看奏折,一个太监拿着一把梳子上前,帮他梳头。这个太监伺候了宋仁宗30多年,宋仁宗早就将他列为心腹,所以看奏折也不避开他。

太监梳着头,眼神不经意间,竟看到了奏折的内容。只见,奏折上写着,让宋仁宗削减宫人。

太监一看,很是生气,“凭什么他们可以用那么多人伺候,皇上却不行。简直太过分了。”

宋仁宗听后,一把将奏折摔在桌子上,“来人,把这个奴才,给朕轰出宫去。在安排宫中削减宫人。”

后来,皇后问他,“皇上为何要将那伺候了30年的太监,赶出宫去?因为他看了奏折吗?”

宋太宗摇摇头,“朕看奏折从来不避讳他,只是他跟了我这么长时间,居然让我拒谏。这样的人,怎能留在朕身边。”

可是,你能相信吗?这样的宋仁宗,在位42年,竟然没有踏出过京城半步。

历史上,哪个皇帝没有微服出访过?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康熙了,他仅微服出访的次数就有6次,每次都是去很多地方,花费不菲。甚至一度加重了清朝的贪腐问题,影响了统治。

而宋仁宗则考虑到,自己如果出访,必然会给财政带来负担,也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而且,别人都是靠屋里去征服周边的国家,但宋仁宗却从不用这种方法,可他却换来了边境42年和平。

那么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错,宋仁宗就是用钱去换取边境和平,百姓安宁。

1057年,辽道宗耶律洪基也为此感叹和佩服,他曾感叹,“如果我生在大宋,愿意做大宋皇帝的一个马夫,保护他的周全。”

宋仁宗,当真对得起他的“仁”字。

《大学》中有一句话,“为人君,止于仁。”意思是说,君王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如果单就这一方面来说,宋仁宗真的是一位只得让人称赞的皇帝。

可他在世时,却被人诋毁,但当他去世后,却“京师罢 市巷哭,数日不绝”。

宋仁宗用尽他的一生,舍弃了自己的幸福,舍弃了自己的在世名。但他却让朝堂风气清明,让老百姓都拥有自己的小幸福。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2

宛宛说

简介:将明星的故事,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