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田文镜,被雍正火速提拔成兵部尚书,可却犯了错。谢济世列了10大罪状,想要罢免他,却被革职

宛宛说 2022-06-20 16:44:27

1723年,61岁的田文镜,被雍正火速提拔成兵部尚书,可却犯了错。一天,谢济世列了10大罪状,想要罢免他。雍正怒了,“将谢济世革职,发配军中。”

21岁的田文镜,以监生的身份,绕过了科举考试,当了个八品县丞。26年后,他才勉强混了个中层官位刑部侍郎。

但1723年,已经61岁的田文镜,却突然迎来了人生的大爆发,官职一跃成为了巡抚。

之后他就像开了挂,一路升到了兵部尚书。要知道,这兵部尚书可是六部尚书之一,是朝廷的核心官员。

这田文镜到底做了什么,讨了雍正欢心呢?

原来,雍正在一次微服私访时,到了田文镜管理的地方。他发现田文镜将地方治理得很好,就连官衙的风气都很正。

于是,雍正就将田文镜派去祭告华山,等回来再做安排。

恰巧那时山西发生灾荒,年羹尧上奏,请求赈灾。

雍正询问山西巡抚德音,“山西受灾情况如何?”没想到,德音竟回复,“山西没有灾害。”

雍正纳闷,这是什么情况?

正好田文镜回来复命,雍正就顺便问了一句。

可没想到,田文镜接下来的话,竟让雍正正襟危坐,还给他升了官。

田文镜说了什么呢?

他说,“山西灾害严重,老百姓民不聊生。”并详细描述了看到的情况。

雍正一听,十分忧心山西灾情,但也很欣慰田文镜能够直言无隐。

于是,他大笔一挥,直接将他提拔成了山西布政使,派去赈灾了。

田文镜见状,赶紧磕头谢恩。

要说,这60多岁的田文镜,精力也是可以的。

到山西后,他不仅将赈灾这件事完成的非常好,还将一些困扰雍正很久的“陈年烂事”,一一厘清。

雍正看着手中的奏折,连连点头,心里念着,“不错不错。”

1年后,田文镜就被任命为河南巡抚。

他上任后,以一贯的铁腕手段,治理当地情况。清查亏空赋税、开辟荒田,效果显著。

但他的铁腕手段,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对于辖区内的事,只要有一点没办好,他就会立刻上奏,让雍正处罚负责人。

这不,刚上任没多久,他就给雍正写了奏折,细数知州黄振国、知县汪諴、邵言纶等人犯的错。

雍正看了奏折,派了2个侍郎暗中调查,结果显示,田文镜上奏属实。于是,雍正处罚了这些人。

但这件事,却成了田文镜与李绂互参案的导火线。

1726年,李绂被提拔为直隶总督,回京复命途中,经过河南。

作为巡抚的田文镜出城迎接,但李绂却当众数落他,“你一个连科举都没参加过的人,怎么能践踏读书人的尊严。”

田文镜怒了,转头就给雍正写了一封密报,不仅将这天的事事无巨细进行禀报,还说“李绂和黄振国是同榜进士,他这是在为老同学公报私仇。”

雍正看了密奏,觉得就是两个脾气不对付的人,在闹别扭,就没理会。

但此时,李绂借来谢恩的机会,向雍正进言,“黄振国等人都是读书人,他们是被人冤枉的。”

他还说,“知县张球,为官不正,犯了很多错误,没有受到处罚,田文镜在包庇他。”

雍正听后,派人调查了一番,将张球革职查办,并以盗案论罪,田文镜也受到了牵连。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有人以为田文镜已不受圣宠,于是,开始按捺不住。

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就是其中一个,他上奏,想要罢免田文镜,并列举了结党营私等10大罪状。

同时,还涉及到黄振国、张球等人,与之前李绂上奏的简直一模一样。

没想到,雍正看后,却怒了,直接罢了谢济世的官职,发配到军中做苦力去了。

按理说,雍正应该处置田文镜才对,为啥却罢免了谢济世呢?

别忘了,自古帝王都讨厌4个字“结党营私”。

说田文镜别的,雍正可能会相信,但说他结党营私,雍正是不会相信的。

因为为了推行雍正的新政,田文镜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孤臣。

但反过来看谢济世和李绂上奏了相同的内容,这就让雍正犯了一把疑心病。

他不仅处置了谢济世,还处死了黄振国、汪諴,就连邵言纶都直接发配边疆了。

倒霉的黄振国,本来受举荐,已经重新被启用了,这下倒好,命都没了。

同时,雍正还把李绂叫来,臭骂了一顿。

不过,此时的田文镜却没有受到影响,他依旧如老黄牛一般,不断提意见,推行新政。

正因如此,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田文镜很有管理才能,不然也不会将自己的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只可以,康熙没有发现他,而雍正却成了他的伯乐。

可能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也可能是为了施展年轻时的抱负。

总之,年过花甲的田文镜也是拼了,不畏人言,只为雍正。

一直奋斗到70岁,才因病退休。

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八十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4

宛宛说

简介:将明星的故事,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