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山晴看历史 2023-02-24 11:35:03

高句丽,崛起于中国西汉元帝时期的辽东半岛民族政权,当时也不过归属于大汉王朝东北玄菟郡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县。

《后汉书·东夷传》:“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

身为小国当然为西汉帝国马首是瞻,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王莽不光大搞社会改革搞崩国内,还把外交工作搞的一团糟,主动挑起争端,掀起战火。

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王莽就看不惯这些区区小国还想当王?匈奴单于成了“降奴服于”,高句丽成了“下句丽”,以示卑贱。称号都是关乎民族尊严的事,换谁谁也受不了。

自与王莽新朝边境冲突后,高句丽开始和中原王朝翻脸,在东汉到唐朝的数百年里,打打停停,时而袭扰边境,时而遣使求和,入朝纳贡。

高句丽也不断扩张发展,到了隋朝,高句丽已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横跨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广袤领土和成熟完备的行政体系。为了避免被中原王朝直接打击,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

隋朝与高句丽

隋朝统一天下前的南北朝期间,高句丽主要采取南进策略,打击朝鲜半岛南部的两个小弟——百济和新罗。无论是北魏,北齐,北周,还是南朝诸政权,高句丽都接受册封,入朝纳贡。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完成大一统。高句丽惊慌失措,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积极练兵攒粮,在辽东依山修建堡垒要塞,甚至在数年后玩“先发制人”,以上万靺鞨骑兵图谋隋朝辽西地区,为营州总管韦冲所败。

《隋书•列传第四十六》:开皇初,频有使入朝。及平陈之后,汤大惧,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此举激怒隋文帝,挥师三十万水陆并进征伐高句丽,结果死者十之八九,败在运气不好。

陆路渡过辽水后军中疾病流行,没看到敌人就倒下一大片,正逢雨季,粮道运输困难,粮草供应不上。水路那是更惨,遭遇强台风,没看到陆地船就沉没一大半。

《资治通鉴•隋纪》: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睺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

秋,九月,己丑,师还,死者什八九。高丽王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

高句丽很清楚自己国力当然耗不过隋朝这样的庞然大物,文帝因为惨败,加上高句丽实相认怂,暂时搁置高句丽问题。终隋文帝杨坚之世,他始终将北方的突厥汗国视为头号强敌,隋军将士连年出塞,深入漠南,打服突厥人,突厥可汗称臣求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天灾战败那没办法,到了炀帝手上那是彻彻底底地瞎指挥导致败的惨不忍睹。

高句丽王不肯亲自入朝,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那是纣王的叔父箕子所封之地,汉武帝时设置“汉四郡”,即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辽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高句丽趁着我们中国动荡时期不断蚕食取得。

作为大一统的帝王,隋炀帝觉得自己有义务消灭高句丽收回辽东,后来的唐太宗亦是。

隋炀帝前后三次征伐高句丽,葬送军队百万,天下百姓疲于劳役,死者甚众,社会动荡不安,辎重粮草损失那更是无数,激发了全国各处农民起义加速隋朝灭亡。

《资治通鉴•隋纪》: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因问亲戚存没,大德绐之曰:“皆无恙。”咸涕泣相告。数日后,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资治通鉴•隋纪》: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资治通鉴•隋纪》:初,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

唐朝决意用兵

唐朝建立初期,高祖李渊心念当初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被俘虏的中国军民,写信给高丽王高建武要求遣反,并且集合在大唐的高句丽俘虏送还他们回国,高建武也奉诏归还数万华人。这算是双方善意的友好接触,两国关系走向修好阶段。

在唐朝基本统一的武德七年,高丽正式入朝朝贡,进献方物(土特产),高祖遣使册封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然而这其中出了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小插曲,高祖竟然很客气地认为不必让高句丽称臣。“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

宰相温彦博劝谏高祖高句丽为中国故土,而且对于这些夷狄而言我们大唐就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就如同太阳和星星,名正言顺。

《旧唐书·温彦博传》: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相副。高丽称臣于隋,终拒炀帝,此亦何臣之有?朕敬于万物,不欲骄贵,但据土宇,务共安人,何必令其称臣以自尊大?可即为诏,述朕此怀也。"

彦博进曰:"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比列星,理无降尊,俯同夷貊。"高祖乃止。

太宗贞观年间大唐国力强盛,陆续攻灭东突厥汗国、高昌,打残吐谷浑,重创薛延陀,击败吐蕃,唐军铁骑所向披靡。

隋朝征伐高句丽死难的人被高句丽堆成小山丘,即京观,用以炫耀武力,实乃中国之耻。太宗派人毁掉京观,“祭而葬之”。高句丽王高建武闻讯安全感全无,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长城,自夫余城至海,长千余里。

修长城的同时,高句丽还是不断入朝上贡,甚至派太子亲至长安,释放善意,太宗加以优待慰劳。终高建武在位期间,两国关系那是和平稳定发展,高句丽识相服软,唐朝也找不到揍高句丽的理由。直到高建武被权臣泉盖苏文所杀,此贼改变对外政策,才给高句丽带来灭顶之灾。

战争的导火索是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同是唐朝藩属国的新罗,图谋断绝其通往唐朝的通路,唐朝先礼后兵,派遣使者警告高句丽,泉盖苏文那是嚣张万分,我行我素,拒绝唐朝摆布。

唐朝不得不对高句丽用兵,唐太宗觉得大唐和高句丽之间必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早灭高句丽,省得后世皇帝为征伐高句丽大动干戈,导致隋炀帝时期那样天下骚动。“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另外也是复我中国故土,为隋朝百万死难者报仇。替高句丽报国王被杀之仇,这当然是对外打的旗号。

《新唐书•东夷传》:十九年二月,帝自洛阳次定州,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资治通鉴•唐纪》: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馀力以取之。

《旧唐书·东夷传》太宗遣相里玄奖赍玺书赐高丽曰:"新罗委命国家,不阙朝献。尔与百济,宜即戢兵。若更攻之,明年当出师击尔国矣!"

灭高句丽必当水陆并进,如果仅仅走陆路,高句丽以举国之力守辽东,这仗就很难打了,所以水路出师必不可少。太宗吸取隋朝教训,军队调动、战船建造、征役民夫等等战争准备是非常严格谨慎。

唐朝仅发兵十万,算是对百姓影响最小,加上新募军队三千人,奚、契丹数千骑兵助阵,新罗也发兵五万南面攻之接应唐军。隋炀帝那时是动用百万,其实没必要那么多,徒增劳役。

《资治通鉴•唐纪》:命太子詹事、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出柳城,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副之。

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以舟师出莱州,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副之。

贞观十九年夏季四月,太宗亲率大军自幽州出发,李勣、李道宗作为前军先行出发,连克盖牟城,辽东城。张亮率四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唐军围攻高丽重镇安市城两个月不克,期间以少胜多大破高丽将领高延寿、高惠真十五万精兵,战争拖到秋季,唐军士马难以久留,加上粮草运输困难,被迫班师。

太宗此次出征,对高句丽以重创。攻占辽东等十余城,夺高句丽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而唐军损失只有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战马方面其实是赚的,光安市城打援战就缴获五万匹战马。

《资治通鉴•唐纪》: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

这场战争是太宗生平的最后一战,太宗没有达到消灭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而懊恼。高句丽在辽东依山修建众多堡垒,难以攻克,唐朝之后采取以偏师不断骚扰袭击高句丽,烧杀抢掠,使民众疲于奔命躲入堡垒,荒于农耕,长久下来必将因粮荒自我崩溃。

《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十一年:以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候将军李海岸副之,发兵万馀人,乘楼船自莱州泛海而入。又以太子詹事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副之,将兵三千人,因营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两军皆选习水善战者配之。

贞观二十二年:丙午,诏以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副之,将兵三万馀人及楼船战舰自莱州泛海以击高丽。

高宗延续这一计策,连年派兵进攻高句丽,公元660年,名将苏定方攻灭高句丽的盟国百济,唐朝以其地设五个都督府,使高句丽陷入孤立境地。

八年后的高宗乾封二年,唐高宗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 ,终于在次年九月李勣攻破平壤,立国七百年的高句丽灭亡,唐朝设立安东都护府。

《旧唐书•高宗本纪》:苏定方等讨平百济,面缚其王扶余义慈。国分为五部,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以其地分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司空、英国公勣破高丽,拔平壤城,擒其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建等以归。境内尽降,其城一百七十,户六十九万七千,以其地为安东都护府,分置四十二州。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