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先秦时期,天命思想几乎融贯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先秦时期的统治者基于天命思想,利用百姓对上天的崇拜与畏惧,来巩固建立自己的政权基础。
西周建国之初,统治者在吸收夏商国灭朝亡经验教训的同时,也继承了夏商王朝的天命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套新的天命观,用以解释与维护西周王朝政权。
殷商的统治者相信“命定在天”,对天命恒常笃信不疑。
商亡的现实,让周人对天命思想认知产生变化,“天命”的绝对权威地位在周人的心目中已经开始动摇。
周人统治者有一种新的天命观念,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德”来把握认知天命,于是周人总结出“天命有德”的政治理念。
此外,周初统治者还特别认识到务必要重视民意,在“敬德”的同时做到“保民”,通过“保民”来赢得天命的眷顾,使天命不再转移,做到“以小民,受天永命”,从观念上构建百姓对其政权统治的自愿服从。
历史青丹记载,周人克商,成天“选”之子。那么,西周为何会形成“敬德保民”天命观呢?
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的基本涵义1、“敬德”的涵义
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德”,并且作为一个明确的范畴和概念。
商朝的“德”含有如下涵义:
首先,恪守于天命,遵循于先王之命可称为“德”;其次,听命君王之言是为“德”;再次,能够在政治上信用旧人的君王亦称为“德”;最后,勤劳从事也是“德”的表现,等等。
如此来说,殷商时期关于“德”的理解,深受敬天、尊祖思想影响,这还仅仅只算是一个宗教观念。
殷人深信鬼神,因此“德”几乎不能与神明相联系和沟通。对此,这也不难理解。
周代,“敬德”成为周人统治者的政治口号被提出来。周朝统治者以敬德作为治国方针,同时把以“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宣扬在世人面前。
周朝统治者把“德”分成两层意义:
在政治这方面,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明,善于任用贤能,更要有保民爱民之心,谨慎用刑罚,避免以暴治政;
对于个人行为的方面,统治者在国事要勤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更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诚如周公,他认为只要有“德”,就可以得到天的帮助,治下可以使民众归顺自己,稳固统治长久。
“敬德”是周朝统治者的政治思想支柱,他用“德”说明“天”的意向,“天”惟“德”是择。
2、“保民”的涵义
周人在总结商朝的历史以及现实的经验教训中,认知到一个道理,就是只有百姓才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群众才是历史决定性力量。
西周“德”的概念,除了与天、祖之间的关系,此外还着重提出了如何对待民的问题。
武王伐纣灭商一战,是历史一大重彩笔墨,这样的历史巨变使周代统治者能够感到“天命靡常”。
商朝的阵前倒戈,这是民众的力量,代表民情不可逆;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这是民众的力量凝聚力的结果,因此必须重视民心。
一旦民心向背,国将不国。夏桀、商纣败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失去民心而导致自我灭亡。
由此周代统治者主张提出“保民”,认为保民、得民心就能得天下,也就更能长治久安,此外还特别提出要以民为鉴的重要思想。
正如《酒诰》所言,“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这里就指出以民作为镜子,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3、“敬德保民”的涵义
其实,“敬德”的核心和目的就是“保民”,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取得民众的拥护是统治长久的基石。
“敬德”保民”要做的有许多,比如:其一,体察民情,减轻民众的负担;其二,正确引导民众的过失,重在教育;其三,关注、帮助民中的弱者;其四,慎罚。
“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是重民思想的集中休现。以群众之心为心,以群众之利为利。
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的形成“敬德保民”思想从产生到形成,这期间必然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1、殷商时期以及之前时期的敬天思想奠定
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限制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所以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还出于神明。
随着君主专制的出现,一个至上神即“天”也随之出现。
在商人的意识中,商朝的君主是天的化身,代表天直接管理人类社会。当时的人们把天看作最高统治者,它具有无上的能力。
商王自诩自己是天的儿子,统治人民是受上天的命定。于是,商王要求剥夺了平民与天神沟通的权力,设立巫、视、史的专职,用于沟通“天”与“人”关系,达到实现神权的绝对垄断效果。
宣扬君权神授,卜筮、祭祀时表现对天的虔诚,宣扬王道至上,把天命视为固定不变等,以上都是商王对于神权绝对解释权的集中表现。
2、周代的“以德配天”思想
周代,人们突破了所谓的天命观,逐渐开始辨证地看问题,由单纯的“敬天”思想进一步发展为“敬德”思想。
周代一个小邦周却出乎意料地战胜了大昌殷商,这一历史朝代的更替动摇了传统的天人观信仰。
于是周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主要内容开始变成了“保民”,这代表周代重民事的观念转变,也是民事的地位仅次于天的重要改变。
统治者必须“敬德”是“保民”的基本准则。“敬德”,也预表了民心归属,周人获得了天的眷顾,取得的胜利也正是民心所向的美果。
“敬德保民”并不是怀疑天或上帝的绝对权威,这其实可以集中表现在周代统治者依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除此之外,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于常”的命题。
天的大命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是固定在某一朝代、某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德的具体情况,有德者则立,无德者则去。
周代被天选中取代殷商,正是因为殷商缺少了德,而周有德。
由此看来,周代统治者提出的“以德配天”思想,并非对殷商天命观全然否定,而是对其的补充和发展,更是对殷商天命观的一种升华。
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的原因1、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
“敬德保民”思想主要围绕两条线而形成和发展的。
一方面,它贯穿了尧、舜、夏、商时期,以“天”为主的神权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它是以“德”为特征的德治思想。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的思想渐渐变得复杂起来了,于是一直被统治者奉为政治思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出现了动摇。
商朝的灭亡,为天命思想的坚硬外壳划了一道界线。周初,周人经历了殷商朝代的灭国惨剧,见识了殷商朝代的历史教训。殷商的覆灭,周人在取得胜利之余,同时也感到惊恐和忧患。
拥有庞大的政权组织和军事战斗力十足的战争机器,这样的商朝,在周人的进攻和殷人的自相倒戈之中却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周朝的统治者认识到殷商灭亡的教训,认为“只事天而不应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商朝必然灭亡的原因。
因此,如果统治者要想治理好国家,理应推行“德政”,在客观上要达到“保民”的效果,这样的政治统治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戴。
“德”与“民”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敬德”也就是“保民”。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天受命。
2、离不开西周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
处于渭水流域的周代是深远的农耕文明传统代表之一,加上当时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决定了民众人力的珍贵和百姓劳动积极性的重要,这是“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政治经济根源。
西周政权建立,开疆拓土是必要的势力拓展。随着西周疆土的不断拓展,农耕文明也随之传扬发展。
为民众提供安稳的社会环境,是历代统治者的必要课题。
“敬德保民”的意识在西周政治制度上完美诠释在统治者分封人口,以宗族势力层层分封划分区域,以血缘为纽带专制集中于大宗,这是当时的形势最好的解决之计。
初建不久的西周也需要修生养息,如何安置殷商遗民更是周初政权的重中之重。“敬德保民”是对殷商遗民最佳的怀柔政策,也一定程度上缓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西周统治者以“敬德保民”为思想指导来维护农业生产,以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统治者采用怀柔政策,充分发挥殷商遗民的技能,让其转化为农耕生产劳动力的一份子,为捍卫农业生产的安定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结语西周“敬德保民”的天命观,是汲取殷商历史现实教训的结果,是结合殷商时期以及之前时期的天命观的辩证发展,也是当时历史政治经济凝结的产物。
参考文献
董海洲.论周公“敬德保民”思想与实践
李华.简论周代天命观的变迁及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