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买一赠一被人嫌弃的县,却全境免费,倒成了西安人周末的最爱

云水终南 2025-04-03 12:12:44

秦岭是一条龙,龙行天下,到了西安东南突然一拐,就拐出来了一个神奇的地方,有山有川有原。

山是大山,川是名川,原是有名的大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这地方就是蓝田。

蓝田顺口溜

化坪的媳妇,姜沟的川,渗金庙里有神仙;当阿岭的杠子,社坡的椽,鸽未岔的核桃吃不完;羊峁山的石头,岱峪河的水,十回场的姑娘还奏斯美。

黄土岭的洞子,百神洞的神,同化寺嘴上有片槐树林;张山的铁桶,曹山的路,营盘的豆腐吃不够;尤风岭上的风来,黑岩沟的泉,余家沟人钱多咋奏花不完?

小寨的麻糖寺沟的杏,田村的柳木腿耍得楞;东沟的糍粑,西沟的面,华山庙的香火奏莫断;上湖滩的板栗,下湖滩的瓜,大河的酸枣大把抓。

牛心峪的姑娘,代家桥的汉,西坡的女娃街上转;将军岭的隧道,康沟的砖,韩阿寺的龟兹吹得欢;牛角沟的锣鼓,关庙的戏,后沟窑的乡党爱挖地。

月佛嘴下的竹子,董阿岭的粱,神仙凉粉你尝一尝;柳家湾的班车,焦岱的集,喈一碗烂牛肉还奏斯特;仓巷子的饸烙,后街的菜,尧柏路上的蹦蹦车跑得快。

水泥厂的水泥,乡政府的楼;滩芝的社火,大寨的桥,小寨川的人民还奏斯撩;塘子的温泉,原上的麦,乡党爱听的话我还吹。

上面蓝田的顺口溜你可以忽略,下面的文字要详细的看了。

以前当棵草,现在成了宝

1983年10月20日,蓝田发生了一件大事,从那天起,蓝田人成为西安人。

据说蓝田是搭配给西安的。

说当时西安看上了渭南临潼能挣钱的兵马俑,渭南就搭配了一个能花钱的蓝田县。——蓝田县在2018年才退出贫困县序列。

其实蓝田县历史上一直和西安关系紧密,只是在抗战胜利建国后蓝田被划归过渭南一段时间。

其中1958年陕西省区划变迁中,长安县、蓝田县、临潼县、鄠县等几个县,划入了西安市管理,不过仅仅维持了3年时间。

蓝田可是西安市现存县级行政机构中的首县,从秦献公六年(前379年)建制,从未改过名字,迄今历时2392年,是西安地区4个辖县中设置最悠久的城市了。

要是说起公王岭上的蓝田人,那可是咱中国人的老祖宗,更没有办法说了。

玉种蓝田

蓝田这个名字,真一个好名字。

中国人对玉的痴迷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玉石不仅是装饰品,更是品德和精神的象征,是君子的象征,代表很多美德。

而蓝田,就是种玉的地方。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

上面说的就是玉种蓝田的故事,说是雒阳人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娶到一个白富美,过上了好日子。那个种玉的田就叫做蓝田,那个种玉的山便被叫作玉山。

“蓝田日暖玉生烟”,天下人皆知蓝田玉,中国很大地方名字很多,但是用蓝田做地方名字的,却只有陕西的蓝田。

历史上的蓝田玉很有名气,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很多的汉玉都是蓝田玉。由于一些原因,现在的蓝田玉品质下降,市场价值比不上和田玉和翡翠,这个值得我们思考。

多样的地貌

蓝田在西安区县中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几乎没有大块的平地,不是山地就是原,就是川。

以蓝田县城为中心,东边南边是山地,西边是白鹿原,北边是北岭(也有叫原,叫山的,比如洪庆原,洪庆山)。

东边的山有玉山王顺山,群峰耸立,这里是通往商洛湖北的商於古道。南边有云台山紫云山,秀丽多姿,这里是通往山阳十堰的兴安古道。

灞桥长安蓝田三分白鹿原,蓝田占着白鹿原的高处,人口稠密。北岭高低错落沟壑纵横,如果不缺水的话倒是一个好地方。

架在中间的就是两条川道,以县城为出发点,往九间房许庙去的灞河川道叫做东川,往曳湖华胥方向去的是西川。

这是蓝田最好的地方了,在农耕时代,川道种植有保证,现在搞开发,这里也是好地方。

以前蓝田经济不好,就是因为平地太少,但是对于旅游来说,就是一个好地方了,地貌多样,能转的地方就多了。

蓝田的旅游

蓝田旅游其实开发挺早的,西安人都知道有个蓝田溶洞,有个王顺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两个地方还是很出名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助性出游成了主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成了西安人自驾的最爱,蓝田就是成了香饽饽,网红打卡地层出不穷。

我不完全的列举一下,大家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九灞路野桃、葫芦岔白鹃梅、三凤山野桃花、流峪飞峡、流峪草甸、玉山酒庄、九间房荞麦花、悟真古寺塔林、观音瀑布、蓝关古道、辋川王维故居、二仙桥石洞、风雨山云台山、汤峪湖、陈家山冰瀑、峙峪花海、将军山民宿、库峪太兴山铁庙、华胥杏花、阳峁山丹霞地貌……

为什么是不完全列举,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里又会出现一个什么网红地被发现。

蓝田县对于旅游发展还是很用心的,前几年就提出了县城全域免费,可是真免, 去蓝田溶洞和王顺山,是没有一分钱门票的。

接地气的美食

说起蓝田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勺勺客”,这可真不是胡说,以前各机关单位里干食堂的,以蓝田人居多。

蓝田“勺勺客”是有历史的,“凡是冒烟的地方就有蓝田乡党”,这可是真话。

蓝田厨师的历史,始于唐,成于宋,兴于明、清。

这可是出过御厨的地方,农耕条件不行,就送娃学厨子,起码混个肚肚圆。去城里找活干,帮厨洗菜“拉风箱”,三年的媳妇熬成婆,逐渐蓝田“勺勺客”越来越多了。

据说蓝田人1/10从事厨师行业,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几个小有名气的厨师,厨师行业俨然成了一大支柱产业。

一般人最熟悉的蓝田美食就是“九大碗”和饸饹,其实除了这两样,地方特色美食还是很多的。

我以前写过蓝田美食,这里就列举一下:

厚镇许庙的的麻糖,其实就是软麻花,绵软可口,用来泡在油茶里面吃,有嚼头。

蓝田山区的洋芋糍粑,用浆水汤或者辣椒韭菜葱段炝锅,吃起来酸辣爽口。砸洋芋糍粑费工费力,新洋芋下来的时候才有最好吃的,现在一年四季都卖的那个,用机器砸的,是吃不出那个味道的。

神仙粉吃起来爽口,微苦。这是用秦岭山上一种叫做“糜糜稍”的树木叶子精熬粉烹制的,据说富含蛋白质、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吃了可以美容降压提神醒脑,很神奇。

葱花大饼,色泽金黄油润酥脆,特别是刚出锅的,外面焦酥里面绵软,带点葱盐味道。吃的干了,再来一勺豆腐脑,绝配。

红豆米饭是蓝田的特色,以前外面没有卖的,现在焦岱集上有几家开始卖这个。

烂牛肉,烂牛肉关键就在“烂”字,所谓的“烂”一是肉煮的软烂,二是牛肉混杂着牛杂牛头肉,比较杂。

另外还有灞源的豆腐干。我个人感觉要比黑龙口的还要好,这里海拔高,豆子更正宗一些。

有人给蓝田评出了“十大名小吃”:神仙粉、泡油糕、葱花大饼、洋芋糍粑、荞面饸饹、水晶饼、高馔蒸馍、蓝田醋粉、灞源豆腐干。

像咱一般老百姓,说是写蓝田美食,其实就是一些小吃,“大吃”就不说了。

蓝田,可是被中国厨师协会评为“中国厨师之乡”的。

蓝田的人文

本来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想了想还是补充一下这个内容吧,要不显得不完整。

简单说说。

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氏曾在华胥镇建立了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这是传说。1964年5月,在蓝田县东南九间房乡公王岭,又发现一件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后来命名为“蓝田猿人”,这是考古。

蓝田县三里镇蔡王村蔡文姬墓,当年曹操专程来此,《胡笳十八拍》传颂千古,蔡文姬看墓的人代代留守。

诗佛王维半官半隐辋川,留下《辋川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诵读千古。蓝关古道上韩愈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留下了不朽的华章。

善导大师正是在悟真寺开创了净土宗,让这里成为净土宗祖庭。

宋代的“四吕”更是贡献巨大:吕大忠,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始人;吕大钧,《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俗名“天下第一约;吕大防,《唐长安图》在世界都市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为世界古都图中一绝;吕大临,《考古图》被考古界尊为“考古学的鼻祖”。

前段时间爆火的《黑神话》,又带活了有“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的水陆庵,3700余尊泥塑,被喻为“壁塑瑰宝”。

蓝田,就是这么宝藏的地方,一个神奇的存在,成了西安人周末的最爱。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