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樊稠我见 2024-12-10 03:40:19

2024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即将迈入新的一年。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召开在即,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将有以下主要看点:

一、拼经济到了紧要关头,宏观政策将更为积极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预计2025年宏观政策将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更加给力。财政政策可能会适度提高赤字率,以提振信心、改善预期。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支持性立场,降低债务成本,调降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

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待释放。新型城镇化建设、节能降碳改造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业态,以及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务消费需求仍然旺盛,产业链堵点卡点有望进一步打通,不断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从政策支撑来看,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将全面落地见效。中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精准调控、逆周期调节等工具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提高,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将更为积极

按照惯例,每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宏观政策走向定调。同时,会议也会在房地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促消费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安排。

“9.24新政”等一揽子利好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稳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分析师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明年的宏观政策做出更加积极的定调,使经济增长水平继续保持在5%左右。

三、财政货币政策将更给力

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会公布明年的赤字率,但分析人士预计,在宏观政策积极的总基调下,财政政策可能会乘势而上、更加给力。

因为明年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就需要适度提高赤字率,考虑到2023年实际赤字率提高到3.8%,2025年赤字率能否比3.8%略高一些,以明确的政策来提振信心、改善预期。一些经济学家建议2025年赤字率提高到3.5%以上乃至4.0%,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达到扩大总需求、 稳定预期、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三重功效。

专家的观点认为,只有赤字率大幅提升至4%以上,才有望向市场传递出以更大力度促进和刺激耐用消费品内需升级扩容的政策意图,从而有效地连续提升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信心和夯实内循环需求侧的可持续性。

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调控工具的作用,降低债务成本。具备条件时,可能会进一步调降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

四、如何消化天量库存,仍是房地产的当务之急

9月底以来,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措施接连出台,市场逐渐呈现回稳迹象。分析师表示,落实已有的存量政策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

由于房地产和经济面的关联度大,并且经济面的改善离不开房地产市场复苏,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的关注度会有所提升。短期来看,预计仍然是围绕房企融资、保交楼、收储等方面展开工作,以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增量政策空间收窄的情况下,落实存量政策将成为重点,特别是100万套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落地见效,发行专项债、投放专项借款支持存量土地和房源收回收购。

对于楼市,笔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前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之所以未能见效,说明仍未触及楼市根本,只有排除阻止楼市回归正常状态的障碍,方能改变当下房地产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靠现有政策工具箱的中有限的政策工具显然不够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要继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只有不断创新、勇于进取,方能寻找出新的路径和解决办法。

五、化债将成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地方债,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议案提出,分三年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此次“10万亿+”化债方案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政府的流动性风险,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拉长债务周期、压降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财力和精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但是,化债远未结束,下阶段要着重从构建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入手,从根本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除了地方政府债之外,我国企业债和居民债务问题也十分严重,如何化解这些债务?估计相关部门也会出台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仍会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应对挑战,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

0 阅读:0

樊稠我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