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读者在后台问,说自己一直手麻、上肢麻,该如何是好。
我的回复是,必须及时排查颈椎病和脑血管病。明确病因,再谈治疗。
今天,我就想和你聊聊,由于脑血管病导致的手麻,也就是所谓的中风前兆。
现在,我给你说一个典型的病案故事。话说有一个男子,当时60岁,是一个工人。
大概一年半以前,此人就出现过左侧上下肢麻木的现象。当时经过治疗,情况已经大大好转。
但是在两天前,此人由于工作劳累,导致症状再次发作。左侧胳膊和腿发麻,而且阵阵眩晕。
意识到自己不太好,他立刻让人带他去医院检查了。
刻诊,患者脉象弦细,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检查结果显示,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粘。再有,就是脑动脉硬化、轻微栓塞形成。肢体麻木,属中风先兆。
患者自述,自己现在是心悸乏力,饮食和大小便基本正常。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黄芪,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葛根,炒枳实,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4剂以后,上下肢体麻木的现象消失了。血压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在劳累之后,容易出现头晕心悸现象。这时候,原方加制首乌,山萸肉,连服一个月,用于巩固。
最终,患者诸证大为改善,肢体麻木在半年内没有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99年的《中国中医急症》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很显然,医案里这个患者,属于中风先兆。现代医学所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中风先兆基本一致,十分类似。
那接下来,我们就得分型。看一下这个患者,到底属于什么症候。
显然,患者属于气虚血瘀。
所谓血瘀,这就不用多说了。患者有心脑血管的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轻微栓塞,血粘度高,这些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患者属血瘀。
同时,患者疲倦乏力,本次发病又是在劳累之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这是气虚的表现。患者之所以脉细而弦,我们可以考虑是动脉硬化所致。动脉硬化患者,往往脉弦。
请注意啊,这个气虚和血瘀之间,是有联系的。气虚,血的运行就缺乏动力,于是容易形成血瘀。
气虚血瘀,身体重要脏器得不到气血的正常濡养,于是身体本能地加大血压,促使脏器得到足够的血液。于是,患者血压就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气虚血瘀。治疗起来,就是益气活血。
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黄芪,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葛根,炒枳实,水煎服,每日一剂。
这里头,黄芪重用,用于补气,改善气虚的局面。黄芪这个药,轻用,升压。重用以上,降压。这个近些年来业界常有的说法。临床上重用黄芪降压的例子也很多。当然,这也要看患者的实际情况。肝阳上亢、内热炽盛的人,用黄芪降压,显然是不现实的。
接下来,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是用于活血化瘀的。这就改善血瘀的问题。
葛根用下去,用于扩张血管。
枳实用下去,行气消积。它和黄芪配伍,一升一降,令气机顺达。
总体看,这是补阳还五汤的运用。补阳还五汤,我们前几天刚刚说过,组成是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作用,就是补气活血通络。医案里,显然是用它来改善气虚血瘀型的中风先兆。
其实,这个中风先兆,绝非气虚血瘀型一种。有的,纯属肝阳上亢。这个时候,用补阳还五汤显然不对,而是应该平肝熄风。补阳还五汤加减,应对的患者,一定是气虚血瘀。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患者表现,就是身体倦怠乏力,劳累后发病,脉细涩或弦细,肢体麻木,脑袋眩晕,经检查往往有脑动脉硬化、腔梗等等。
脑血管如此,心血管也不会太好。所以,冠脉硬化等问题,也往往同时存在。
总之, 我们一定要辩证准确,切不能盲目用药。
说起来,这个中风先兆,是很多老年人容易遇到的难题。家有老人者,一定要清楚。老年人自己,也得明白其中的道理。有的人啊,手麻,麻了好长时间,麻到用手指按手机屏幕,都困难了,这才去看病。都不值啊!有问题,早点看,早点就医,千万别硬挺着。
中医上下几千年。千万级的中医生写啦一辈子的药量结果沒有一个中医生能说出中医药量如何來。就這还说中医能治病 ,中医上下几千年不是证明中医多历害。反而证明中医多无能 写几千年药量还不知道药量如何来不配叫无能吗 《第一 如果是根据症状。那么违反基本常识 吃的越多效果越大 那么就是中医没有追求最大效果。中医所希望的是明明一天可以治愈。非要十天半月治愈 这也就是中医所标榜的有良心有医德.这就是中医所謂的医者父母心吗。第二 如果中医的药量是因为毒副反应。那么中医几千年从没有毒副硏究。没有所谓安全有量。那么你吃多少会出现什么毒症状去那里看 》
这不就还阳补五汤加味嘛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