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地方

青描乱写 2018-05-23 22:09:07

01

昨天是村子里的集,我很喜欢看集市上,来来往往、各具特色的行人。

拐角楼处,有露天抻面的师傅,等着吃面的人排起了长队,这个时间还可以看师傅的抻面表演,等面抻足了劲,队也排到了,一碗热乎乎的面呈上来,在路边坐着小马扎吃起来,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随性,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贴近生活了。

十字路口处有一座牌坊,牌坊算是这里的特色,村子里的每个十字路口处都树立着牌坊,仿佛在四面八方守护着村里的男女老少。牌坊上书写着功德坊,刻录着历年来村里发生的好人好事。

某个牌坊旁边一个卖扒糕的小摊,每个集都会看到这个小摊,风雨无阻,从不缺席。摊主是个枯瘦老人,卖的扒糕都是他手工制的,没有显眼的广告牌,只有简单的几张小桌,和一个音量不小的音响,跟这喧嚷的集市般配极了。

想吃扒糕的人可以随时坐下来,跟老人唠唠家常,没人的时候,老人就会安静的听着他的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还记得某个集市时,下着小雨,我撑伞走过,在各种喧嚣中,耳边忽听得悠扬缥缈的“沧海一声笑”,顿时脑海一片空白,我回头望去,烟雾渺茫中几人一堆在吃吃笑笑,顿时就感觉,这一幕太有江湖气息了,就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泛舟游于江渚之上,何等惬意。我想,那个场景给予我的震撼与感动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还有一对卖酱香饼的夫妻,一个和面,另一个便招呼客人,偶尔见两人低头耳语,又一起哈哈大笑,便觉得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呢,做这样一对平凡夫妻也有体会不完的幸福啊!

02

夏天是属于绿色的,雨后的街道变得湿漉漉的,地面上的雨水倒映着树叶,让整个四周都绿意浓浓,便想着去村里的原著居民处走走看看,那里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走在这里的街道,就仿佛置身于古镇,外边世界的热闹,在这里一点也看不到影子。

村里的宅子后修建的都有些仿古的意味,白墙红砖灰瓦的组合瞬时就能将你的思绪就拉回到千年以前,红色的大门上配以金黄精致的小锁,门前顶上两颗红灯笼随风飘摆,门口旁边随手放置的扫帚也显得颇有韵味,斑驳的墙上,爬满枫藤,使其更具古意。如果下午时分过去,便能看见独居的老人在自家门口坐着,眼神慈祥而平静,就像一口古井,无波亦无痕。

昨天吃了晚饭,闲来无事,便跟老赵一起来这里散步,幽长的街道,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盏路灯,照清了前方的有着些许水坑的路,向下看去,才发觉零零散散的星星便从脚下升起来了。

03

再转过弯来,向村子的更外边走去,便能看到广阔的麦田,可能用“广阔”来形容不太合适,但是这又是最合适不过的一个词,身在城市中的我们,哪能有机会看到这样空旷的场景。这的麦田都是村民的庄稼地,有种成片的梨树的、有种小麦玉米的,一到春天,这里便热闹了。

成片的梨花开得到处都是芬芳,而还没长高的麦田里,还有在陪孩子一起放风筝的父亲,欢声笑语与莺啼燕语交相辉映,到处都是一片极其贴近生活的景色。

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久了,就忘了生活中的烦恼,也忘了曾经经历的不愉快。在这里,可以热闹到让你看尽世间百态,也足以幽静到让你怀疑人生,而就是这个充满矛盾的地方,让我喜爱不已。

其实啊,所谓的诗和远方也许不只属于远方。

END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