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时光一逝永不回

青描乱写 2018-08-08 17:31:53

城南是老北京的城南;

旧事是发生在岁月里的故事。

01

这本书在书架上搁置了很久。因其封面上写着“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总觉得已经过了读这本书的年纪。

昨天刷知乎偶然看见一个问题“你的个人书单是什么?”。从上到下一路看来,倒有不少人推荐这本书,而手头正好又有,便取下来一读。

整一个下午,完全沉浸于英子的童年而无法自拔,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不快,忘记了周围燥热的环境以及聒噪的蝉鸣。我想这或许就是阅读的魅力,亦或是经典文学的魅力。

读下来整体的感觉可以概括为:温暖而苍凉,既能回忆起儿时的童真,又能感悟到世事无常。

这本书的书评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名家。比如说对贯穿全书的“离别”二字的感慨,比如说用最简单的笔触和纯粹的童真刻画出的旧社会女性群体的画像等。

而我,更多的是,尝试用一个孩童的视角来感悟这本书中英子的喜怒哀乐以及惆怅和向往,以此来弥补童年没有此书相伴的缺憾。

02

时间是最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不知不觉间把你推着走向前。年纪越大,对于童年的记忆就越模糊,很多童年的记忆和想法都随着时间一去不复返了。

而这本书就有唤醒你童年记忆的魔力。

看见骆驼,上下嘴唇一动开始学骆驼咀嚼;每次妈妈给扎辫子的时候都要嫌弃扎的太紧了;夏天里拿个塑料瓶去捉虫子,回来给自家养的小鸡吃;早上赖床不起,太阳光照进屋里,连细小的灰尘都看的那么清楚。

这不就是你我的童年吗?

我也曾,在胡同口等着约好的小伙伴来找我,等了一天没来,两天没来,用粉笔在砖墙上划了一道道的痕迹;我也曾,学了新的喜欢的课文,无聊时一遍遍背着玩;我也曾,玩了一个暑假,在临开学的两三天里把作业补齐。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零零星星的童年记忆又慢慢拼凑起来了。

03

这本书的魔力之二在于,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小孩子才会不受任何事物标签的左右,去探寻真实的这个世界。

在成人的世界里,秀贞是“疯子”,所有人看见了都躲得远远的;那个不知名的大哥哥是个“贼”,被警察抓走后,所有人都在说罪有应得。

而在英子的眼中,秀贞是个温柔和气的大姑娘,她会给英子讲故事,给她染指甲;而那个大哥哥会跟英子谈心事,讲他学习很好的弟弟,讲他哭瞎的母亲,喜欢英子背的课文,并跟她约定了“一起去看海”。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本就是它原本的样子。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叫“疯子”,什么人又是“贼”。他们用他们特有的好奇心去感悟这个世界。

小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分不清海和天。然而,成人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海和天,那么好人和坏人呢?

是否不该给如此复杂的人,两个如此简单的标签?

就像,在英子眼中那个时而慈爱时而严厉的父亲、那个对她倾注了毕生的爱的父亲,和那个不顾即将临盆的母亲在厨房里大汗淋漓,还与兰姨娘肆无忌惮调情的父亲,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就像,对英子很温柔,给她做莲花灯的兰姨娘,那个甚至曾经想“融入”她家庭的兰姨娘,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就像,对英子袒露心事的大哥哥,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偷”的大哥哥,那个和她约定一起去看海的大哥哥,那个被抓后,所有人都拍手称快的“贼”,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或许,分清“好人”和“坏人”甚至没有分清海和天这件事更重要。

毕竟,这些在她童年出现的人和事,都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