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藏身炮楼中,我军久攻不克,一老红军观望后说:干掉它也不难

上海女神街访 2022-12-22 09:57:22

2010年,饱经70年风雨的武汉最大抗战碉堡,在历经各方激烈地争论一年多之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为了给连接三环线的岱家山立交桥项目让路,名为“蓬字守望台”的碉堡,在一片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变成一堆废墟。

此事的发生,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抗战碉堡的记忆。

在人们的印象中,碉堡似乎是日本侵略者的专利,其实不然。碉堡是人类战争中的产物,是一种被动防守的军事堡垒。

古时候的城池跟后来的碉堡异曲同工,也可以说碉堡就是浓缩的城池。

早在井冈山时期,军阀朱培德为了防御朱毛红军的进攻,在江西各地修建了很多碉堡:我打不过你,还防不了吗?

后来湖南省主席鲁涤平接替朱培德,调任到江西省,也学习了前任的经验,采取消极防守政策,将修碉堡事业进行到底:就你们知道保存实力?我也会。

朱培德部属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又继续发挥,多建碉堡,改单纯防御为步步为营向前扩展,逐步压缩苏区的范围,达到最终消灭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目的。

如果蒋介石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进行推广的话,红军的日子就艰难了。

然而这么“实用”的方案却被蒋介石束之高阁,在他看来,这是杂牌军出力不出工,贪污经费的损招:想揩政府的油,没门!

所以那时候的碉堡,仅仅是战术层面的,单纯用于防御,对红军的影响有限。

直到第四次“围剿”,蒋介石的嫡系陈诚部刚整编的杂牌军43师,把碉堡战打出了高潮,尝到了甜头。蒋介石才如梦初醒,下令全军推广碉堡,“多筑据点,勤修碉卡”。

第五次围剿前,国民党军队的碉堡已经上升为战略层面。分布的形状基本上以梅花状为主,可以形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就构筑材料来说,也是就地取材五花八门;有木碉、竹碉、土碉、砖碉和石碉等。

就大小来说,有排碉(也称母碉)、班碉(也称子碉);

就高低来说,有楼碉、平碉(无棱)、伏地碉、地堡;

就外形上说,有圆碉、方碉、多边形碉、平顶碉、尖顶碉等。

国军实行碉堡战略后,还真让红军吃了不少苦头,加上博古的战术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继续沿用碉堡战术。相比“围剿”红军时期,碉堡的设施更加齐备,功能也大大增强,里面有储存弹药的地方,有小道可以进出物资,也有休息的地方,还有排风口。

最典型的碉堡,当属武家场堡垒,近看如同小山一般,高度达到了12米,宽7米,长30米左右,是一个箱型堡垒。堡垒里光是射击孔就多达82个,并分为三层。堡垒周围还挖了深3米,宽5米的防护水沟。

尽管如此,这些堡垒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因为在日军强大的炮火面前,再坚固的碉堡也成为摆设,不堪一击。

1942年5月,日军对江西浔阳发起了进攻。因为日军攻势凶猛,中国军队难以阻挡,只能凭借精心构建的堡垒进行阻击。

最开始的时候,还真的很奏效,日军进攻一度受阻,一筹莫展。但遭遇挫折之后,日军气急败坏,出动战车、重炮以及飞机,对国军的碉堡进行连续、立体、多重攻击,最终那些在三十年代牢不可破的碉堡,一个个都沦为废墟,落入敌手。

日本军官在占领陆家山堡垒后合影留念。

总的来说,这些较为原始的阻敌方式在日军重炮的轰击和工兵队的作业下并未形成气候,也就没能阻止日军前进的步伐。

其实在华北大地上的人们也都有清晰的集体记忆,日军在侵华的时候,也大量使用碉堡。

碉堡是防守用的,是相对“弱者”的守方使用的,日军为什么对碉堡战情有独钟?因为在敌占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而且我军更擅长夜战,采取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让日军防不胜防。

在此情况下,日军就想到了修建碉堡(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叫“炮楼”)。

这些碉堡选址非常讲究,一般修建在县城出入口、公路和铁路两侧,渡口和桥梁附近,以及日军军火库和兵营附近,多数用来可以控制交通要道。

碉堡高在10米左右,宽15到20米,内部面积在50到100平方米,有的甚至达到200平方米。

上部多为混凝土结构,四周为砖石砌成,厚度在50厘米左右。

碉堡四周安装有铁丝网,还通了电;碉堡上开有瞭望孔,还安装有探照灯,上面还架设了机枪。

既然碉堡在战争中作用有限,日军为何要大修碉堡?

说白了,就是欺负八路军和新四军武器落后。

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别说重炮,就是迫击炮也没有,甚至重机枪也很少。

因此日军才肆无忌惮,知道我们对他们的碉堡无可奈何。

对日军来说,国军碉堡不堪一击;对八路军新四军来说,日军的碉堡却是难啃的硬骨头。

一位抗战老兵回忆说,他们1943年在河北邢台,出动一个连攻打一个日军碉堡,打了20多个小时,伤亡40多人,最后攻进去了,里面只有4个日本兵。

而在江南和江北,为了打掉日军的碉堡,新四军也大伤脑筋。

日军入侵安徽后,在安徽各交通要道也修建了不少碉堡,可以说星罗棋布。

1941年8月15日,新四军1师2旅在旅长王必成和参谋长杜平的指挥下,对日军裕华据点发动了一场攻坚战。

战士们分别从几十里以外以急行军速度进入阵地,在天黑后完成了对裕华敌据点的包围,切断了裕华敌军和与外界所有的联系,把他们变成了瓮中之鳖。

我军的战术是先攻打伪军据点,然后再集中力量围歼日军的据点。攻克伪军据点,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攻打日军据点,却费了很大力气。

因为日军据点周围没有什么掩体,如果远距离冲锋的话,会造成我军很大伤亡。

于是,战士们在夜色掩护下,通过挖蛇形通道的方式向敌堡逼近。8月16日黎明,通道在日军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挖到了距离敌人碉堡50米的位置。

再往前的话,就是几米深的水沟,不得不停下来。

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在机枪的掩护下,如猛虎下山冲到了铁丝网的外围。

这时候,日军的机枪从射击孔中开始扫射,狡猾的敌人还疯狂投掷催泪弹,并施放毒气,冲在前面的指战员纷纷中弹或者中毒倒下,进攻一度受挫。

指战员在一边,一筹莫展。

于是旅长王必成和参谋长杜平就让大家停止攻击,部队一边休息,一边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克敌制胜的进攻方案。

大家分析说,裕华日军碉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是我们只有机枪、步枪,以及手榴弹,这样等于是给它挠痒痒,不能伤筋动骨。

现在来看,只有把手榴弹捆在一起才有可能奏效,而集束手榴弹捆起来容易,但是重量太大,根本不能投到碉堡里去。

这时候,老红军李志坚观察半天后突然开口说:“干掉它也不难,我有个妙招,能打掉敌人的堡垒。”

他对大家说,“卤水降豆腐,一物降一物;既然敌人可以放催泪弹,蒙住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不能以牙还牙,也放一放烟幕弹,把他们的眼睛也给蒙上?”

大家不知道他的意思,议论纷纷。

“我们又没有那么长的胳膊,怎么捂住敌人眼睛?”

“是啊,还没走到鬼子跟前,他们早就开枪了”。

“我是说,我们用柴火制造烟幕弹,蒙住他们的眼睛,让鬼子的机枪发挥不了作用”,李志坚说。

王必成茅塞顿开,笑着说:“大李啊,直接说火攻不就得了,饶了这么一个大圈,不过你提供的还真是一条妙计。”

王必成和杜平经过反复考虑,采纳了老红军李志坚的办法,决定采用火攻。

具体方法是,将稻草打成捆,外面捆上布条,再蘸上煤油、汽油,这样就能长时间燃烧。点燃后扔到外围,就可以将敌外围障碍物、铁丝网、鹿砦全部烧毁。

如此一来,通往碉堡的障碍就被全部扫除。而燃烧产生的烟雾,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遮蔽住敌人的视线,降低能见度。敌人的枪口自然就变成了瞎子。

然后,将棉絮缠到竹签或手榴柄上,浇上桐油,这样把竹签和手榴弹扔到哪里,火就可以燃烧到哪里。

随后有个炊事班长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建议,那就是使用“土坦克”。

所谓的“土坦克”,就是将用水浇湿的棉被绑在方桌和独轮车上,这样敌人子弹就难以打穿。然后再将方桌放在独轮车上,突击队员可以携带集束手榴弹,推着独轮车,用头顶着方桌,冒着敌人炮火前进。

王必成也采纳了炊事班长的建议,并通知四团团长刘别生进行布置,立即进行相关的准备。

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已经到了半夜十二点左右。

由于总攻任务是四团担任的,17日凌晨,四团团长刘别生下达了对裕华据点的总攻命令。

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一个个带着棉絮和煤油的竹签、手榴弹在战士们操控下,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向敌堡。

顷刻之间,据点外围的鹿砦、房屋等易燃物都起火了。碉堡外面顿时变成一片火海,烟雾弥漫,堡内日军不知所措,慌作一团,被烟雾熏得不停咳嗽。

日军除主碉堡外,还修筑了暗堡,暗堡的位置受大火的影响很小,在进攻的时候就将是很大的隐患。为了消除隐患,三排长徐德胜顶着“土坦克”冲向暗堡,接近暗堡后,他拉响了几颗手榴弹,将暗堡炸塌。

与此同时,六名勇士顶着3个“土坦克”冲向日军的主堡。冲锋途中,有两个“土坦克”被日军的机枪击毁,“土坦克”后的4名战士英勇牺牲。

剩下的两人毫不畏惧,他们顶着最后一个“土坦克”,奋不顾身冲到了主堡前。他们一前一后,都像徐德胜一样,毫不犹豫拉响了绑在身上的集束手榴弹。

前面的战士炸开了主堡的大门,后面的战士趁机冲进敌堡,与里面的敌人同归于尽。

在接二连三的巨响中,日军的机枪被炸飞,后面的战士呐喊着冲向敌堡。堡内的日军嚎叫着冲出来,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与新四军展开白刃战。

鬼子穷凶极恶,但架不住新四军的满腔怒火,没有多久,这些可恶的日军便被全部刺翻在地。

打扫战场时,主堡前横七竖八躺满了日军的尸体。

在没有火炮类重武器的情况下,日军的碉堡确实难以对付,不是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八路军、新四军是不会强攻的。

而且在抗战中,碉堡都跟日军的兵营相距不远,他们之间相互可以支援,攻打碉堡要冒着很大风险,故我方大多采用游击战的方法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后来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新四军也有了自己的火炮,再攻打碉堡的时候,就不用瞻前顾后,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

1944年3月,改任新四军第6师第16旅旅长的王必成,指挥部队夺得一门九二步兵炮,

从那之后,就再也不怕敌人的碉堡了。

8月下旬,王必成指挥部队攻打长兴的白埠据点,伪军营长听到外面有动静,急忙拿着望远镜,从碉堡里向外张望。

伪军营长一见该炮是真家伙,便可着劲高喊:“老总,别打炮,别打炮,我们投降就是!”

几天后,16旅战士又把这门炮拉到合溪镇,对着祠堂正门的敌碉堡就是一炮。

随着一声巨响,碉堡顿时被轰开一个大窟窿,伪军顿时哭爹喊娘,举着双手纷纷投降。

0 阅读:26

上海女神街访

简介:上海本地真实街头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