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结婚时,肯定听到过婆婆信誓旦旦、情真意切地说:
进了咱家门,就是一家人。今后一定把儿媳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
如果你参加别人的婚礼时,只要稍加留意,也会听到新娘的婆婆这样说:
进了咱家门,就是一家人。今后一定把儿媳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儿媳进门后,为什么很多婆媳并没有做到把儿媳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呢?

从婆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4点:
1、把儿媳当外人
虽然刚结婚时,婆婆口口声声地说,要把儿媳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
可是,儿媳进门之后,婆婆在与儿媳的相处中,实际的言行却并非如此。
比如:
在商量决定家中的一些大的事情时,把儿媳排除在外。
在家里的经济开支上,根本就不让儿媳知晓。
在涉及家庭财产分配上,根本就不征求儿媳的意见。等等。
婆婆日常对待儿媳的种种表现,其实,在心里始终是把儿媳当外人的,从来就没有把她当成家里人。
2、对儿媳太挑剔
婆媳相处时间长了,慢慢地,婆婆对儿媳是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
儿媳做饭,嫌不好吃;儿媳打扫卫生,嫌做不干净;儿媳带孩子,嫌方法不对;儿媳买衣服,嫌不会过日子,尽乱花钱。等等。

对儿媳的要求,完全跟自己的女儿区别对待,双重标准。
自己的女儿不管怎么样,都喜欢,都顺眼,都可以包容。
可是,要求儿媳时,却要上得庭堂,下得厨房,孝敬老人,十全十美。
有事没事,就找儿媳的麻烦,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3、事事当家作主
儿媳结婚后,平时住在一起时,婆婆要求儿媳必须听从她的招呼,凡事必须由她作主。
即使没有住在一起,也要对儿媳小家的事务进行长臂管辖。
儿子、儿媳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横插一杠子,都要亲自过问,必须请示汇报才行。
儿媳工作上的事,要过问;儿媳娘家的事,要拿主意;儿媳生活中的私事,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总之,不管什么事,婆婆都想作主,都要掌控,总想改变儿媳,让儿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最后,让儿媳不胜其烦,敢怒不敢言。
4、背后挑拨离间
婆婆看不惯儿媳的言行时,有的当面不敢说,有的说了儿媳也不听。于是,就在背后捣鬼。
一会儿,在儿子面前说儿媳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挑拨离间。

一会儿,在女儿面前说儿媳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挑拨姑嫂之间的关系。
一会儿,又在亲戚或外人面前说儿媳好吃懒做,不孝敬老人。等等。
就这样,无事生非,把一个好端端的家,闹得鸡飞狗跳的;把婆媳之间的关系,搞得水火不容的。
结语:
俗话说:“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婆媳相处,只有长时间接触才能看透,只有婆婆做到了,媳妇才会有回报;不是只凭嘴上说,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
当然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婆媳关系处不好,也许双方都有问题,并不是婆婆一方的责任。
虽然说,婆婆把儿媳当成亲闺女看待,像亲母女一样相处,是不可能的事,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但是,作为婆婆,在与儿媳相处时,还是要有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基本的边界感,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虽然儿媳进门了,已经是一家人了,但是,与自己的儿子相比,在与儿媳相处时,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姐妹们,你的婆婆是不是真的把你当成亲闺女看待?你的婆婆好相处吗?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