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朱熹的这两首说理诗,谁的更好▲诗歌鉴赏14

国学传播 2024-08-26 03:13:36

引文

说理诗是宋诗的主流风格,也是宋诗远不如唐诗的核心要素。正是因为宋诗走进了说理的歪路,所以,宋代诗人在历代诗人的排名中就没有特别靠前的。

诗歌的异化始于“以文为诗”。文章的创作更注重语言逻辑和表达严谨,倾向于理性思考;诗歌的创作则更注重灵性与情感表达,上下句之间并不需要紧密的逻辑联系,反而多以天马行空为佳,讲究形散而神不散,是一种极致的情绪表达方式。

既然诗和文的创作方式截然不同,那么,以文为诗的创作方式自然就会束缚诗歌创作的发展,甚至将诗歌创作带向歧途。

然而,在以文为诗的基础上,宋代的说理诗更是越走越偏离正途,竟然成为了宋诗中的主流。

本文中,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苏轼、朱熹的这两首说理诗,看看到底哪一首更好!

朱熹的《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常,朱熹总是给我们一副迂腐老夫子的第一印象,没想到朱夫子的诗也很有巧思,颇为值得玩味。

此诗将书籍喻为“方塘”,“半亩”指出方塘之小,“一鉴开”则又将方塘喻为一面镜子,进一步形容其清澈见底,深入去想,便能体会到“读书明事理”的真谛。

接下来,朱夫子更近一步地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去阐述读书的好处,“天光云影共徘徊”,以天光云影来隐喻书中所蕴含的各种知识,很形象,也很不拘一格,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确实用心了,所以才会有如此机巧之作。

方塘中水可照人,自然不能是一潭死水,所以,下文很自然就联想到注入方塘的清澈渠水来自何处,于是,朱夫子就写下了这自问自答的一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接下来呢?读者大概会陷入更深刻的思考吧!

整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将读书的感受用具象化的诗意文字表达出来,虽然说其中仍旧不乏说理的味道,但却是景与理交融,这就显得说理的过程并不那么生硬,而是夹杂了一些情趣,增强了整首诗的可读性。

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最典型的说理诗,简单易懂,但也干瘪无味的那一种,毫无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中的“景”不成“景”,因为每一座大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与其说这一句是在写景,不如说这是苏轼总结出来的大山的共同特质,是在强行说道理,只不过较为隐蔽。但读者从这一句诗中感受不到任何美感,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在说理。

第二句就更明显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貌似很高深,其实和“管中窥豹”没有区别。只不过用了整整十四个字,还没有“管中窥豹”四个字表达地通透。而且,这句诗仍旧有前一句的问题,无美感,无诗意,干瘪瘪地讲道理,毫无趣味。

全诗32个字,毫无美感,强行说理,这种通篇说理的干瘪诗简直是诗歌的耻辱,是“以文为诗”这条邪路上的极致作品,连三流都算不上的垃圾诗!如果不是苏轼的作品,这种垃圾诗恐怕压根就传不下来。

结语

单以这两首诗而论,朱熹的作品能够将说理与写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虽然算不得是一流好诗,但至少在说理诗中算得上是不错的作品了。至于苏轼的那首垃圾《题西林壁》就是最典型的毫无是处的说理诗,通篇干瘪无味,为了说理而说理,与其读这种垃圾,还不如看一眼“管中窥豹”这个成语来的简单明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