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3月26日,达川区平滩镇组织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规模养殖业主及镇农服中心技术骨干等20人,赴开江县任市镇“六型乡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专题考察“稻田+”复合种养模式。通过实地观摩千亩稻渔共生示范区,交流种养技术,分享运营机制,结合我镇实际,总结了“土地入股联营”“立体生态种养”“品牌价值提升”等经验启发,为平滩镇下一步农业转型发展启迪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能。
创新“土地入股+联营发展”模式
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破解土地碎片化困局,要以产权改革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资本嫁接、风险共担,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户收益“双提升”。镇村集体经济要牢牢把握土地资源,探索完善“村集体土地入股+社会资本运营”合作机制,推动“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流转村集体闲置土地,以土地资源折价入股,引入专业农业企业投资占股,构建“保底分红+阶梯分成”利益分配体系,实现村集体和农户保底收益,叠加种养效益分成实现再增收。

观摩“稻田+虾”产业基地
构建“稻渔共生+立体循环”体系
打造生态农业“黄金组合”
农业增效要打破单一种植思维,通过生物链互补、资源循环利用,走立体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渔促稻、以稻养渔”的生态逻辑,采用“一田多用、生态增值”复合种养模式,发展“水稻+鱼”、“水稻+虾”、“水稻+蟹”。科学规划水域空间分层利用,形成上层养珍珠蚌,中层养小龙虾,底层养蟹的“立体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实现互补互养、共生增产。坚持绿色发展,探索“稻茬发酵饲料—水产排泄物肥田—益生菌生态调控”生物自然代谢技术链,实现化肥农药减量,推动稻米品质达绿色认证标准,走生态农副之路。

观摩政远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基地
实施“品质筑基+品牌赋能”战略
闯出价值提升“突围路径”
传统农产品要跳出“低端竞争”陷阱,通过品质管控筑牢根基、文化赋能提升内涵、三产融合延伸链条,实现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价值跃升。坚持“从田间到舌尖”的品牌化运营策略,创建高质量示范基地,打造“蟹田稻”“清水蟹”等品牌,开发精品礼盒、企业定制、会员预售等多元产品体系。探索科技农业、数字农业,运用“可视化溯源系统+体验式营销”,推动稻米价格跃升,大闸蟹溢价。加强农文旅融合,打造稻田艺术景观、农事研学基地,吸引“稻渔趣游客”,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发展。
对标先进、方知不足,见一省三、努力突围。接下来,平滩镇将牢牢把握区委发展“稻田+”产业政策机遇,把经验转化规划、技术转化为产能、资源转化为品牌,培育“平滩稻田+”品牌标志产品,奋力书写平滩农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老家达县·宜美达川”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