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华北的第20兵团,司令员是上将,三个军长都是什么军衔?

深更读过去 2024-02-14 19:50:58

1949年,根据中央的要求,华北军区第3兵团改称为解放军第20兵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管理。华北军区还有两个兵团,不过鉴于西北的局势,第18,第19兵团被调往西北战场,参与解放大西北的战役。此后,18兵团又在贺老总带领下挥师南下,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役。而独苗第20兵团留在了华北,布防渤海湾和卫戍京津,成为了拱卫京津要地的卫戍部队,也因此,第20兵团被誉为“首都兵团”。

第20兵团司令员是杨成武,著名的“三杨”(杨勇、杨得志、杨成武)之一。他15岁参加红军,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

抗战胜利后,杨成武留在晋察冀军区继续战斗,担任过纵队司令员,1948年后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1955年,“白袍小将”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20兵团下辖三个军,也是之前第3兵团所辖第1、第2、第6纵队改编而来。三位军长都是在革命年代历练出来的虎将,个个身经百战。

66军军长萧新槐

萧新槐早年间在国民党军队,后来开始心向革命,加入了朱德的队伍,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职务。

抗战开始后萧新槐主要战斗在晋察冀前线,担任过军分区参谋长,参与建立和发展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平原抗日游击战争。

内战爆发后,萧新槐继续战斗在华北地区,调任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旅长,后来担任过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2月,华北军区进行整编,第3兵团改称第20兵团,其下辖第1纵队改称第66军,萧新槐任军长。

1955年,萧新槐被授予中将军衔。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当时既未担任军队职务,也未担任地方职务。

其实,由于常年征战和严酷的战争环境,再加上萧新槐身上多处负伤,使的他的身体并不好,组织上体恤他的健康,于1955年3月,恰好是授衔前安排他免职休息了。

67军军长韩伟

韩伟早年间参加了安源路矿大罢工,曾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战士,参加了北伐战争。加入共产党后,参加了秋收起义,跟随毛主席向井冈山进发,三湾改编时,他被任命为了排长。红军时期,担任过独立第8师师长,以及军区的参谋长。

红军长征时,韩伟被任命为红34师第100团团长,而34师担任着全军的总后卫。在湘江战役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过江,红34师付出巨大代价,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韩伟活了下来,也不幸被俘。一直到抗战爆发,国共实现了再次合作,韩伟等一批干部得以释放回到了延安。

此后,韩伟去了晋察冀前线,担任了八路军团长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与日军展开游击作战,打得日军闻“韩”丧胆。解放战争时期,韩伟仍然战斗在华北大地,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67军军长等职。

1955年,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

68军军长文年生

1926年,19岁的文年生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不过他看不惯新老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便投奔了红军,在彭老总的麾下效力。参加红军后的文年生,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很快就成长为团长了。1936年5月,文年生已经担任红27军第81师师长了。

抗战期间,文年生主要在大后方,还担任过警备团团长,负责防守黄河防线保卫延安。抗战末期,文年生曾担任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司令员,不过就在部队南下时,日本投降了。他接到调令赶赴东北到了热辽军区,被任命为热辽纵队副司令员。

此后,文年生开始在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工作,担任过晋察冀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1949年,任第20兵团第68军军长。不过短短几个月,他就离任,接替者是副军长徐德操。本来文年生是要升任兵团副司令员的,可经他本人要求,中央军委批准他调任四野12兵团副司令员兼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文年生被授予中将衔。

而接替者徐德操也是一名战功赫赫的猛将,他16岁参加红军,曾是彭老总的部下,红军时期担任过团长一职。抗战时期长期战斗在华北地区,曾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是萧克的助手,也曾担任过军分区的参谋长。

解放战争期间,长期曾担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一职。在文年生调任后成为军长。1955年,徐德操被授予少将军衔。

0 阅读: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