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司令员刘亚楼领衔的14兵团,下辖的三个军长,都是什么军衔?

深更读过去 2024-02-15 14:55:39

1949年4月,在平津战役后,四野组建了第14兵团,不过这个兵团存在时间也并没有多久,仅仅只有3个月,是存在时间最短的兵团。

其原因并非其他,而是兵团司令员率兵团部与中央军委航空局合并,组成了空军领导机关,司令员刘亚楼也成为了空军司令员。

刘亚楼,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战斗以及长征,曾是主力师师长。抗战开始后,刘亚楼在抗大任教育长,后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抗战末期,跟着苏联红军去了东北。

在东北,刘亚楼担任野战军参谋长,是林彪、罗荣桓的副手,解放天津的战役,前线总指挥就是刘亚楼。

第14兵团成立时,刘亚楼从参谋长位置上空降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这是一个强劲的兵团,麾下有39军和41军两大王牌军,战力可想而知。那么,三个军的军长都是什么军衔?

第39军军长刘震

刘震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他和韩先楚都来自红25军,他们当年在一个班,是徐海东的老部下。刘震19岁担任团政委,21岁担任师政委,绝对是一员猛将。

抗战开始后,刘震先是688团政训处主任,后成为独立团团长,奉命到冀鲁豫边区开展斗争。到了1940年,刘震成为第2纵队344旅的旅长。随后,南下的第2纵队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344旅编为第4纵队第4旅。皖南事变后,刘震所部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第10旅,此后他带领部队前往苏北地区,巩固和发展了苏北地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刘震去了东北,成为2纵司令员,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打得敌军望风而逃,被誉为“东北猛虎军”。辽沈战役后,第2纵奉命改为第39军,刘震任军长。南下中又成为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

1955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

第41军军长吴克华

吴克华1929年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并且在同一年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赣东北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抗战开始后,吴克华去了上海搞地下工作。后奉命和张经武同赴山东开辟根据地,抗战期间长期战斗在山东,担任过山东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也曾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巩固和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去了东北,担任过纵队司令员,第41军军长。辽沈战役中,吴克华率部阻击国民党军,激战6昼夜,击退国民党军11个师进攻,为解放锦州立了大功,这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1950年9月,吴克华任第四野战军15兵团副司令员兼41军军长。

1955年9月,吴克华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42军军长万毅

万毅是东北军出身,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一直在东北军效力,是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还给张学良当过副官,因此,他没有参加过红军,直到全面抗战时期才加入了八路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毅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全团战殁,只身幸免。没多久,万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万毅在抗战后期曾在山东坚持抗战,担任过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万毅回到了东北老家,并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司令员、政委。之后,他又任东北野战军第42军首任军长。然而,没有多久,万毅便调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部队司令员,四十二军军长由副军长吴瑞林接任。

1955年9月,万毅被授予中将军衔。

10 阅读: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