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和政委,因为何事双双下台?

深更读过去 2024-02-12 19:50:36

1955年,中央对全国的六大军区进行改革,东北成立了沈阳军区,邓华担任了第一任司令员,周桓担任了政委一职。然而,在1959年,沈阳军区出现震动,司令员和政委双双下台,这是怎么回事?

邓华1927年加入了共产党,次年参加了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可见,他也是一名老井冈了,他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以及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邓华参加了长征,顺利到达了陕北,后担任了师政委一职。

抗战期间他曾担任过独立团政委,也曾领导组建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不过大部分时间里,邓华主要还是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邓华去了东北,担任纵队司令员,后来更是成为了兵团司令员,他也是唯一被提拔上来的。此后,邓华更是一路向南解放了海南岛。

抗美援朝爆发后,邓华率领部队入朝参战,担任了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彭老总工作。在彭老总回国后,更是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4年,邓华返回国内,担任了东北军区副司令、副总参谋长等职务。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后,邓华担任了沈阳军区的第一任司令员。

相比司令员邓华的威名,政委周桓显得有点默默无闻了。周桓是政工干部,1930年到湘鄂赣苏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在彭德怀的红3军团,先后担任了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军团政治教导队政委、军团政务处处长。

长征中任红8军团政治部破坏部部长、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

长征到达陕北后,周桓改兼统战部部长,参加了争取张学良东北军共同抗日的工作,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抗战期间,周桓几乎很少出现在抗日前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后方,先后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等职。

抗战结束后,周桓被派往东北工作,一开始负责军事教育工作。随后,他调往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担任副主任,协助谭政工作。期间还曾兼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政委负责东北野战军的后勤工作。

1950年起,周桓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到了1955年,周桓担任沈阳军区政委,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邓华和周桓他们两位,都与1959年庐山会议有关。庐山会议上,彭老总的一封长信可谓激起千层浪。随后,会上展开了对他的批判,甚至将其与赞成他的黄克诚等人打成“反党集团”,先后有多位将军因为仗义执言而遭到同样的批斗。

其中就有邓华,邓华在抗美援朝期间与彭老总共事,他了解彭老总的为人,因此选择支持彭老总,不过,邓华也因此被牵连,并被解除相关职务。被解除职务后,1960年,邓华被安排到地方,担任了四川省副省长。

邓华本是沈阳军区司令员,他一出事,军区对他也展开了批判。而政委因此受到牵连,也转业到地方,任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