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坚壁清野,包括但不限于将百姓集体迁移、物资打包、烧毁农田、拆除房屋、污染水源、砍伐树木、深挖壕沟、设置陷阱、建造工事等等。
那这么做有用吗?有用,非常有用。一般我们认为坚壁清野最大的效果就是不让敌人就地获取粮食和饮用水,从而降低他们的补给效率。
但实际上这个作用却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以过去的人口密度,就算城外所有的物资储备全都被人掳走,以攻城方动辄几万的规模而言,也是吃不上几天的。
所以相较于上面说的那些在吃喝上做文章而言,拆除房屋和砍伐树木才是相对优先级更高的选项。
得益于清朝嘉庆帝为了防止刺客藏身,把紫禁城里面树木全都砍掉了的故事,让我们总觉得守城方将郊外夷为平地,主要也是为了开阔视野的考虑。
但其实这么做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与敌方争夺一项可能比粮食更重要的物资——木料。
这木头又不能吃,为啥就有那么高的地位呢?这就要说到古代攻城的真实场景。
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都是攻城一方搭个梯子,不断地派炮灰冲,玩命往上爬。守城的那帮家伙就是在上面射箭、扔石头、泼热油,收割着一波波鲜活的生命。
而现实中这种打法虽然的确存在,兵书里的称呼也叫蚁附,就是像蚂蚁一样趴在墙上。
但这种打法是需要其他队友配合的,如果一个指挥官从头到尾就只让士兵去爬墙送命,用不了三天,攻方的军心就散得差不多了。那谁来配合他们呢?各类巨型工程器械。
以元末朱元璋灭张士诚的平江之战为例,老朱的攻击方式就是筑墙围城,并造了许多三层的木塔,高度比城墙还高,用弓弩、火铳居高临下对城内设击,进而掩护前锋部队。
平江之战
那问题来了,那些工程器械又是怎么来的呢?要说在老家造好推过去,那这回就不是士兵跟你闹,而是民夫集体罢工。所以答案只能是就地取材,当场制作。
我们看《孙子兵法》里就有这么一段:“修橹轒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就是说攻城方在到达战场后,先别着急,用三个月把器械造好了再去折腾。
而造器械得有材料,木头、石头、麻绳等等,所以坚壁清野的时候,砍树、拆房子更重要。这就能把敌人本来3个月打造器械的周期延长到可能4个月、5个月甚至半年,并急剧增加他们的运输成本。
要知道,从后方运送建材可比运送大米要吃力得多。所以为啥古代攻城往往一打就是几年,这大量的时间不是士兵天天在那冲锋,而是在不断建造、修缮,补充各类工程器具。
至于其他开头说到的,我们就简单带过,迁徙老百姓是为了争夺人口资源,以免给对方留下免费劳动力,修筑堡垒壕沟也是为了进一步延缓敌人的攻势。
说一千道一万,所谓的守城其实就是一个字:拖。达到的目的或许是等待援军,或许是为了其他战线争取时间,或许是为了拼到对方经济支撑不住。
既然坚壁清野那么好用,为什么我们看到过去很多守方却都没有选择这条路呢?譬如汉末三国刘备入川,刘璋就不这么做,还把提出相关建议的大臣给炒了鱿鱼。
包括明初朱元璋一年不到从南京打到元大都元顺帝,他就没有坚守待援,等候勤王之师的心思,直接逃到草原。
这种情况是他们傻吗?并不是,不做的原因就是因为坚壁清野的可操作性。
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只有在地广人稀的战略要地或者防守方势力对该区域拥有绝对强的威信和控制力的时候才能实施,否则这种行为就直接等同于政治上的自杀。
毕竟你要清的野可都是城外那些居民家中的财产,是真金白银的存在,而这些居民里有平民、有地主,甚至有豪强。
我们古代讲究个故土难离,你今天把人家家里拆了田烧了,这可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小算盘,甚至有些厉害的深厚背景,还是让守将都不得不忌惮三分的。
一旦操作不好,直接激起民变,人家投敌不跟你玩了。就算你能镇压下去,也会影响周围相邻地区的民心,想会不会有一天就轮到我们家头上了呢?
具体案例可以翻开三国志,曹操都吃过这样的亏,《魏书蒋济传》里面就写到,曹老板本来想把淮南的人口迁到内地,把这里打造成防御动物的桥头堡。
而大臣蒋济就表示反对了,理由是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然而曹操哪管那些,你看原文:“太祖不从。”强行实施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东吴,喜提人口大礼包。
所以像刘璋、元顺帝这样手下派系林立,自身掌控力偏弱的,他们其实自己也知道,如果真要搞这种绝户计,可能最后的下场还不如直接投降或者跑,要来得更好些。
所以一个好的计策,一个好的战术,往往不是说可以随时随地随便来个人都能用得出的。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还真不是小说里的概念,条件满足了再去按一下那个启动按钮,才是真实战斗环境下存在的客观现象。
【本文来源@玄九尘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