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董其武,他是国军起义将领中最特殊的一位,55年全军大授衔仪式中,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国军阵营中,他曾被老蒋亲自授予上将军衔,55年他成了国共两党双上将。
他的名字在解放战争时期非常有名,作为傅作义手下的得力干将,曾跟老搭档孙兰峰一同闯出“双虎将”的名号。
一、如何成为国军上将董其武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他和曾经的老上司傅作义同是山西运城的老乡,只是同城不同县,两人并不相识,董其武少年时期曾被父母送去读书识字,之后为了奔赴更远大的前程。
投身阎锡山出资创办的学兵团,这所学校诞生的目的,就是为晋军选拔人才,1924年董其武毕业,作为同批佼佼者他被派到国军第二军中从排长干起。
他此后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使劲往上爬,多次立功,当连长出任营长,在北伐战争时期被派往北伐铁军中历练学习,他在军中来到特务团指挥参战,出任副团长职务。
从军第五年他厌倦内部腐败,面对日寇袭扰,他有心出手,却没有能力,四处打听之后,傅作义部的名声最好,打日本人最积极,他决定投奔对方,就这样他来到傅作义手下指挥部队,此后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1933年日寇入侵长城地区,董其武接到命令前去阻击外敌入侵,他带领部队来到怀柔地区,日军来势汹汹,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身为团长奋斗在第一线,战斗中帽子多次被打飞他都没有后撤一步。
日军七次猛烈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三次肉搏战杀得日寇闻风丧胆,董其武的精妙指挥,让日军的多次正面进攻均以失败告终,436团也付出惨痛的代价,暂时守住怀柔地区。
抗战爆发之后,作为晋系将领他跟着傅作义活跃在山西等地阻击日军,忻口会战打响之后,他奉命参战,日寇派出七万日伪军是要拿下忻口地区,国军积极应战,调派十万大军死守阵地。
日军凭借飞机和现代化机械兵团,屡次占据上风,随着陈锡联带队端了日军的飞机场,战场局势出现好转,国军驻守阵地,在八路的帮助下,用时近一个月结束战斗,国军伤亡破万,为了减少部队损失。
他决定执行斩首行动,董将军身先士卒,打算趁着夜色突袭敌军指挥所,摧毁敌军大脑,制定计划时,他被敌人进攻时的流弹击中,左手臂上流血不止,可他依旧坚持,最后被傅作义察觉,孙兰峰上场将他替下来。
伤好后他回到一线战场,成了国军抗日战线上少有的铁军将领,多次打退日军,因表现出色被委以重任,晋升师长,此时他已经官至少将,因为老蒋新改的军衔制度和战功,他因此沾光,1936年傅作义部退守绥远地区,在这里抵御日军的前进的脚步。
同年11月董其武奉命阻击来犯日军,他率领麾下部队和骑兵师强强联合,探明敌军指挥部后,师长彭毓斌带领部队奇袭日军指挥部,歼灭日军指挥官,击毙认贼作父的匪首王英。
此战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算是抗战历史上的大胜,战斗过程中,还用机枪击毁日军飞机一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成功组织敌人的阴谋和前进的脚步。
董其武带头打响绥远地区抗战第一枪,用胜利鼓舞全体军民共同抗战,战后毛主席特派使者南汉宸同志写到自己的亲笔慰问信和一副绣有“为国御侮”四个大字的锦旗,并慰问101师全体战士。
1939年他奉命前往五原跟日军作战,101师付出惨痛的代价。麾下四名团长三位负伤一位阵亡,连营排军官阵亡三十多人,国军积极抗战,得到绥西地区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当地人多次打探敌军情况和兵力部署,最后成功击败日军,此战歼灭日军中将水川伊夫在内的日军高官300多人,歼灭日伪蒙军五千多人。
在抗日战场上,傅将军率领的部队跟其他国军出工不出力不同,他和部下积极抗日,领兵主动进攻,1973年董其武将军奉命代表中国出访日本,遇到曾经的敌人,聊天时这样说道:“要是国军队伍里多几支像傅作义部这样骁勇的队伍,那我们早就滚回家了”。
抗日战争期间他活跃在战争前线指挥战斗,是国军队伍里歼灭日军最多的几位国军将领之一,老蒋看到他的表现任命他为骑兵第4军军长一职,此后他多次更换职务,指挥陆军作战,为全国抗战立下大功。
二、国军上将1945年2月老蒋为了拉拢手下,聚拢人心,开办了一个将级军官培训班,在这里他见到很多国军高级将领、军长、师长,这场名义上的培训,暗地里是拉拢人心,很多人借助这次机会,走后门,想往上爬。
培训班开课,很多人用各种理由请假,上课的人无心听讲,下课之后开始四处找关系,亦或者成群结队的前往高级饭店吃饭,去夜店舞场娱乐,所谓的培训好像就是一场买卖官位的交易会。
同年3月张灵甫邀请董其武来家里做客,并试图拉拢他,给自己说好话,他来到张家看着金碧辉煌的别墅,富丽堂皇堪比皇宫,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一个小小的少将这么奢侈、有钱,足以看出国军内部腐败到什么程度。
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他起身告辞,此后他多次关注张灵甫,却发现他不仅违背参会规定,多带了一名参谋,第一次开课时上了一次,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外享受,走后门,这样的部队让他心生厌恶。
日寇被中国军人赶出华夏大地之后,董其武看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心痛不已,他看见过上万人流离失所,上千个家庭因为战争妻离子散,他渴望和平的到来。
此时董其武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共处,可他知道这是奢望,老蒋的野心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只顾着自身利益,从不在乎百姓的呼声,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老蒋发动新一轮战争。
董其武看着自己人打自己人,国家陷入内斗,十分心痛,作战时也开始阳奉阴违,此时绥远军成了国军内部顶梁柱,其他国军高级将领死的死,被抓的被抓,老蒋察觉董其武阳奉阴违,以为没满足他的野心。
为此老蒋特地提拔董其武为上将,并且登报宣告外界,可他本人打心底里厌恶这个职位,不想接受,更不想让外界人知晓,可他此时身不由己。
三、用“绥远方式”和平解放随着解放战场进入反战阶段,人民军队反击的机会到来了,随着粟裕将军打下多场神仙仗,老蒋察觉到不妙,下令让傅将军出兵西柏坡,一举捣毁党中央驻地,抓捕我军高级干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可他遇见这辈子的死敌郑维山,我军接到命令后,急行军,行进速度比车还快,用最快速度拦下傅作义部,敌人见了郑将军,连打都不敢打,危机解除后,全国各地相继解放。
渡江战役结束后,国军开始准备撤离大陆,解放军准备对平津两地发动进攻,天津被我军顺利解放后,在北平也进入倒计时,董其武想掌握主动权,乘坐飞机赶到北平,询问老上司,自己该何去何从。
傅作义谈起当前局势,和平解放是民心所向,不要负隅顽抗,害了自己和手下兄弟,得到傅将军的劝告,他立马下定决心,回到绥远安排好一切,找人联系毛主席,谈和平解放一事。
毛主席为了地区稳定,更容易接受部队,选择用绥远人的方式进行,没有一次性把所有国军部队全部收编,打散进入到解放军序列中,而是留一部分,短暂的让步可以保持部队的稳定。
随后解决掉国军序列里的顽固派,扫清一切,再慢慢接收这支国军主力部队,傅作义身为我军代表亲自面见董其武保证起义顺利进行,绥远人民得知此事高兴不已,不会再死人,他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建国后董其武受邀来到北京,毛主席亲自接见他并进行三个多小时的谈话,其中谈起毛主席谈起他还不是共产党员这句话,这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话语,却成了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部队中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虽然自己不是党员,却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1954年党中央军委开会一致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其中有很多政治因素在其中,为了稳定那些跟随他起义的战士们,另一个因素就是促进两岸人民和平发展。
结语此后他在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1956年亲手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没有通过,一直到1980年,中央军委感受到董老将军迫切的心,不想让他留下遗憾,同意了他的入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