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莫斯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进行90分钟通话,双方确认将重启俄乌和谈并筹备领导人互访。这场打破两年外交坚冰的对话,正引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剧烈震荡。
克里姆林宫与白宫同步披露的通话细节显示,两位领导人达成了多项突破性共识。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透露,双方围绕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能源合作及人工智能等八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其中近半对话时间聚焦于结束俄乌冲突的具体路径。值得关注的是,普京主动邀请特朗普访问莫斯科的提议获得积极回应,而美方提出的沙特首脑会晤方案也进入筹备阶段。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资料图)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这场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中,特朗普明确支持"立即停火"主张。美方谈判团队将由国务卿鲁比奥领衔,预计下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启动具体磋商。但俄方坚持的谈判底线同样清晰——普京在通话中强调必须解决冲突根源,暗指北约东扩及乌克兰中立化等核心诉求。
美俄立场交汇点引发连锁反应。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直言"乌克兰加入北约不现实"的表态,与俄方长期主张形成微妙呼应。当被问及是否将泽连斯基政府视为平等谈判方时,特朗普给出耐人寻味的回应:"他们必须实现和平"。这种模糊表态立即引发基辅当局焦虑,泽连斯基虽在社交媒体强调"乌克兰渴望和平",但同步宣布将向美国寻求"可靠安全保障"。
欧洲大陆正经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最严峻的地缘政治考验。在布鲁塞尔紧急召开的欧盟外长会议上,法德等六国联合声明强调"任何解决方案必须包含乌克兰和欧洲",但白宫发言人卡罗琳的回应令欧洲盟友心寒——"目前没有欧洲国家参与谈判的计划"。这种赤裸裸的排挤引发立陶宛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的尖锐批评:"美国正在重演慕尼黑协定的历史错误"。
陶宛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资料图)
军事层面的信号同样值得警惕。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抛出三重底线:否认北约集体防御条款适用于乌克兰、排除美军部署可能、暗示承认现有战线。这些主张与俄方谈判条件高度吻合,以至于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质疑"美国是否在逼迫基辅投降"。俄《消息报》更犀利指出,美俄通话顺序暗含深意——华盛顿先与莫斯科达成共识,再"通知"基辅接受既成事实。
跨大西洋关系正面临历史性重构。CNN观察到,特朗普团队在通话后24小时内完成三重布局:国务卿鲁比奥对接基辅、防长赫格塞思安抚北约、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协调沙特会晤。这种绕过传统外交渠道的"特氏风格",让欧洲决策者陷入集体焦虑。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没有乌克兰就没有决定"的声明,在俄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看来,不过是"站在角落里的旁观者宣言"。
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资料图)
这场战略博弈的最大输家轮廓渐显。当美国政治新闻网用"欧洲的黑暗时刻"形容当前局势时,波兰外交部连夜召见美国驻华沙大使的行动,暴露出中东欧国家的深层恐惧。英国《卫报》获取的欧盟内部文件显示,27个成员国中已有19国对"美俄双轨谈判"表达担忧,其中8国明确反对任何未经欧盟批准的停火协议。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博弈的转折往往始于意外事件。这次打破常规的通话,不仅改写了持续1097天的俄乌冲突轨迹,更预示着全球权力格局的深刻调整。当特朗普宣布"美国世纪在欧洲终结"时,法兰西24台镜头记录下了欧盟总部走廊里疾走的官员身影——这些画面或许将成为旧秩序崩塌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