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都在射程内,日本部署千里导弹,实属大败笔!

静柏你好 2025-03-18 05:07:57

日本防卫省近日被曝正在推进一项引发国际关注的军事部署计划。据共同社披露,日本政府拟在九州地区部署陆基版"长射程导弹",这款由12式反舰导弹改进而来的武器系统射程达1000公里,理论上可将中国长三角核心城市群纳入打击范围。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战略威慑行动,却在国际社交平台遭遇始料未及的舆论滑铁卢,被西方军事观察家戏称为"平成时代的马奇诺防线"。

该型导弹的技术基底源自日本引以为傲的12式陆基反舰导弹,虽通过燃料优化和弹体减重将射程从200公里延伸至1000公里,却未突破亚音速、非隐身的原始设计框架。

这种飞行速度2马赫、耗时30分钟才能抵达目标的导弹,在现代战争体系中犹如移动标靶——中国部署在沿海的红旗-9B射程达260公里,红旗-19反导系统拦截半径超过1000公里,配合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理论上可构建多达五层的拦截网。

更值得玩味的是地理距离带来的战略失衡。九州与中国大陆直线距离约800公里,这个对日本导弹需要长途跋涉的作战半径,在中国火箭军眼中却是近在咫尺的战术距离。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0马赫)仅需4分钟即可完成投送,东风-100超音速巡航导弹(3-4马赫)的飞行时间也不超过8分钟。这种非对称时间差,使得任何来自九州的导弹发射都将触发中国"发现即摧毁"的快速反应机制。

日本此举背后折射出复杂的战略考量。2022年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防卫预算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GDP的2%。但将九州打造成"导弹要塞"的决策,却在战术层面陷入两难:既要应对朝鲜半岛的核威胁,又要平衡台海局势的敏感性,更需直面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代际优势。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日本导弹部署本质上是对美国"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效仿,试图通过前沿威慑抵消中国区域拒止能力。但这种效颦之作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美国在关岛、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具有战略纵深优势,而九州作为狭长岛链的前哨,其防御纵深不足200公里,极易陷入"发射即暴露,暴露即摧毁"的战术陷阱。

该计划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韩国《东亚日报》披露,首尔已要求东京就部署计划进行专项说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近期在宗谷海峡的实弹演习,被解读为对日美军事协作的警示。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国内舆情变化,长崎县知事在记者会上直言:"将地方民众置于战略对抗的最前沿,这与宪法第九条精神背道而驰。"

现代战争早已超越单纯的火力对抗,日本若执意推进导弹部署,或将刺激中国加速完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最近这几年,山东舰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海峡、歼-20进驻东南沿海机场等动作,都显示出中国军队"以攻代守"的战略智慧。

日本一定要读懂中国以攻代守的背后意义,搞不好,我们会新账旧账一起清算日本!

美国也得要读懂,如果美国不管住日本,那么我们要是急了专打美国驻日本的军事基地,我想日本倒是乐见其成,因为日本太想把驻日美军赶走了,这样它就可以做一个正常国家了!

0 阅读:41

静柏你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