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最怕这1穴!每天一按,排净陈年湿毒!

橘杏缘 2024-03-24 16:17:15

“哎哟,我拉了两天拉肚子了!”

“昨天才洗的头,怎么今天就油了?”

“肚子上的肉越来越多了。”

“哎,最近总是打不起精神。”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应该都经历过这些状况:

三天两头地拉肚子;脸爱出油,头发也油得快;肚子上的肉堆了一层又一层;总是打不起精神,只想往沙发上一躺。

这些其实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在中国,似乎没人可以逃得过“湿气重”这句“魔咒”。就连去看医生,刚伸出舌头,医生也会说出这句:湿气重。

湿气重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在潮湿的南方地区,还是干燥的北方地区;无论是在湿热的夏季,还是干冷的冬季。

有的人一年四季都有湿气重的问题,这是因为湿气的来源除了外界的湿气,还有因脾虚运化无力生出的内湿。

但大家都觉得冬天干燥,往往会忽略内湿这个潜伏在身体暗处的隐患。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所以朋友们在冬季不仅要做好防寒工作,也不要忽略掉湿气这个难缠的东西。

湿气之所以难缠,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日常中很多习惯都在不知不觉地给身体“加湿”。以下这些常见的行为,都是伤害脾胃,导致体内生湿的不良习惯。

1、经常吃寒凉食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生冷食物对脾胃的影响,爱养生的人都不会贪食生冷,多喝热水一直是中国人的“祖训”。

但大家经常忽略的是寒性的食物,比如甲鱼、螃蟹、鸭肉等等,经常吃这些寒凉食物也会对脾胃造成伤害。

2、大鱼大肉猛进补

关于食物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很多朋友喜欢在冬季进补,什么鸡鸭鱼肉,牛羊汤锅,恨不能把一年的都补完。

但油腻、过咸、过甜等肥甘厚腻的食物都不利于脾胃运化,盲目吃肉炖汤进补,就会伤脾生湿。

3、不爱动弹

脾主四肢,运动能促进脾胃运化,让湿邪随着汗液排出体外。可冬季天气寒冷,许多人一到冬天巴不得进入冬眠模式,能不动弹就不动弹,这就会导致脾虚湿困。

4、洗完头发不吹干

很多人习惯在晚上睡觉之前洗头发,洗完却又不及时擦干吹干,有的人甚至湿着头发就睡着了。

这种情况下,头发上面的水分就容易产生湿气侵入人体,时间一长,体内的湿气就像滚雪球,越积越多。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冬天有什么好的办法祛湿气吗?让白术来给大家支两招,把体内的陈年湿气通通赶跑!

1、艾灸阴陵泉,打开祛湿“开关”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合治内腑”,它对于脾的调理效果十分显著,艾灸这个穴位能够健脾,排渗脾湿。

而且艾灸是温补阳气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冬天艾灸阴陵泉不仅有助于祛湿,还能够帮助我们补阳气,抵御冬季的寒冷,一举两得。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时,用手贴着小腿内侧骨内缘向膝盖方向滑动,至拇指抵住膝关节时,在小腿内侧骨(胫骨)向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阴陵泉就在这个凹陷处。

找到穴位后,每次艾灸5-10分钟即可。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多用大拇指按一按这个穴位。

2、食疗祛湿一定要吃对

一说到祛湿的食物,大家都能说上来几个,薏米、芡实等等。白术在购物平台上一搜“祛湿”关键词,排在第一的就是红豆薏米茶。

很多朋友看到祛湿这两个字,直接买回来就喝,结果有的人喝完就拉肚子,反而喝出了问题。

薏米虽然有良好的利尿祛湿的功效,但是薏米药性偏寒凉,偏热性体质的人吃了没什么,但是对于寒性体质的人来说,经常吃薏米,无异于雪上加霜!

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爱喝温热的水、容易腰膝酸软,并且舌苔白腻,这类人就是偏寒性体质的人,不适合吃薏米来祛湿。

那寒性体质的人祛湿吃点啥呢?白术给大家推荐一道汤——生姜艾叶蛋花汤。

取12克艾叶,15克生姜,2个鸡蛋。艾叶洗净,生姜去皮,放入锅中,加水煮5分钟,水开打入2个鸡蛋,搅拌成蛋花后加盐关火。

注意生姜一定要去皮,不去皮的生姜性凉,而去皮的生姜性温,这样煮出来的汤能够温经散寒除湿,适合平时怕冷、手脚冰冷、小腹冷痛的人用来祛湿。

寒湿是万病之源,但冬天大家往往只注意御寒,却忽略了湿气这个隐患。朋友们快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提醒大家冬天也要注意祛湿,别让邪气有可乘之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