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特地询问当地领导:袁文才遗孀如何了

千年历史千面游 2024-01-10 18:54:18

1965年5月,毛主席重返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这次重访中,他与许多昔日的伙伴及其家属相聚,气氛相当热烈。此外,他还特别指示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务必安排“袁嫂子”与他见面。

这位“袁嫂子”是什么人?毛主席为何会点名想要见她呢?

这段往事要从1927年9月9日说起。

毛主席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之后,由于力量薄弱,加之内部有人退出,原计划攻占长沙的行动已经无法完成了。毛主席在浏阳市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斗争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尽管战略有了方向,但具体的行动目的地尚未明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毛主席选择了江西宁冈县的井冈山。

井冈山地势险峻,森林茂密,适于隐蔽。而且,江西省的敌军力量薄弱,红军可以更好的休整。但问题是,井冈山并非无主之地,当时的宁冈县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袁文才,他的驻地就在此。

袁文才,客家人,1898年出生于江西宁冈。 由于自幼便被卷入原住民冲突,因此生活中充满了打打杀杀。袁文才新婚不久,他的仇敌谢冠南便抢走了他的新娘,焚烧了他的家,并杀害了他的母亲。袁文才为了复仇,加入了胡亚春领导的“刀马队”,凭借其才能,被推举为参谋长。在此期间,另一支“刀马队”的领导者王佐,因受到排挤,转而加入了袁文才的队伍。两人性格相投,很快就成为莫逆之交。

1926年,党领导的队伍来到宁冈县,引领当地贫苦人民进行革命。袁文才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将“刀马队”改组为宁冈县保卫团,并担任团长。此后,他的队伍逐渐成为了当地一支重要的农民武装。在宁冈起义之后,保卫团正式改编为农民自卫军,袁文才成为人民军队的将领,并且成功入党。在革命最低谷的1927年,其他地方的革命势力都饱受打击,袁文才的队伍却在不断壮大。后来,他还和王佐合作,攻占了永新县城。

袁文才占领县城之后,解救了许多被困的党员和百姓,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是,敌人很快集结重兵反扑。袁文才主动撤回宁冈,利用地形优势与敌军周旋,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次,他的控制范围得到了很大扩展,连井冈山都被他纳入了控制范围。

尽管袁文才是人民武装的领导者,但他仍保有江湖气息,一度将宁冈、茅坪和井冈山视为私人地盘。在得知毛主席带兵前来的消息,他立即写信劝阻,称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红军的需求。红军中有人建议消灭袁文才,但毛主席却认为,应该团结绿林中的英雄好汉,以共同革命。为此,毛主席给王佐写了信,表明合作意愿。王佐与袁文才商议后,二人决定与毛主席会面,探讨合作可能。

这次的会晤是十分友好的,毛主席的态度亲切和蔼,对袁文才之前的战斗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表示诚意,他还送出一百支长枪作为礼物。袁文才被主席风范所折服,不仅接纳了起义军队,还回赠了一千块大洋,以及大量粮食和布匹。

就这样,红军开始在井冈山扎下根来,利用山地优势与敌军进行斗争。袁文才的部队被编为红4军第11师第32团,袁文才担任团长。在他的指挥下,部队参与了龙源口、黄洋界、坳头陇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很快,袁文才就成为了红4军军委委员。

毛主席在与袁文才、王佐相处时,总是彬彬有礼。尽管他年长他们五岁,却总是谦称他们为“兄长”。因此,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和王佐的妻子兰喜莲,在毛主席的称呼中成了“袁嫂子”和“王嫂子”。然而,就在一切看似越来越好的时候,危机也在不知不觉中逼近。

革命初期,一些官兵还保留着旧时的恶习,而且地域之间的矛盾、客家人之间的矛盾,也非常难以调和。随着袁文才战功和地位的提升,这些矛盾越发尖锐。同时,革命队伍中的一些人,对所谓的“出身”问题看得过重,对于出身绿林的袁文才始终心存成见,质疑他的革命诚意。

毛主席虽然智慧非凡,但也并非唯一权威,对于这些矛盾,有时候也是无可奈何。最终,党中央决定,将有矛盾的官兵分开管理。这一举措,导致袁文才和王佐逐渐被边缘化。

1929年,毛主席带领部队南下发展。袁文才本要随队出征,但途中却因为另一任务不得不返回井冈山。此时,他犯下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给潜藏在自己身边的危机,点燃了一根引爆的火柴。

宁冈县附近,有一个由五个县地方政府组成的联防团,团长罗克绍,是红军的老对手。此人的辖区内,有一个兵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能生产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在井冈山周边,这样的军工设施极为罕见。而袁文才和王佐,一直都希望掌握这个兵工厂。

在一次战斗中,袁文才俘获了罗克绍。按照纪律,他应该将罗克绍交给党中央处理。但是,在罗克绍答应兵工厂作为条件交换自己的自由之后,袁文才竟然未经上级批准,私自释放了他。这一行为显然不妥,作为前线指挥官,他不应私自释放战俘,尤其是像罗克绍这样的重要战俘。这一事件的发生,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湘赣边区特委书记朱昌偕,一直对袁文才抱有偏见,认定他迟早会背叛革命。当他得知袁文才私自释放罗克绍后,立刻找到了当时的留守指挥彭德怀,希望联手铲除袁文才。彭德怀虽不认为袁文才会背叛,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其忠诚,因此他答应,派兵协助朱昌偕,但是只做外围防备,不参与行动。于是,朱昌偕带领自己手下的赤卫队,开始“清除内奸”。在1930年2月23日清晨5点,朱昌偕对袁文才、王佐发起突袭,并将其杀害。

这起事件发生后不久,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便得知了噩耗。她明白,失去了丈夫的保护,自己和孩子们将难逃保安团的追击,于是她只能带着五个孩子,逃往深山躲避。后来,她的日子越过越难,不得不将三个女儿送人当了童养媳。他的两个儿子中,也有一人夭折。最终,谢梅香只得与长子袁耀烈相依为命。

为了生存,谢梅香不得不放弃儿媳的身份,成为袁家的养女。她给袁家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尽管敌人不断打压,但在乡亲们的保护下,他们顽强的生存着,直至新中国成立。

袁克文遇难后,毛主席也得到了消息。但是,当时的他没有足够的权力,无法为袁文才和王佐说话。此后的几十年,毛主席虽然一直致力于国家的解放事业,但同时也始终牵挂着袁文才和王佐的家人。虽然条件有所限制,但他仍然想方设法,去帮助谢梅香等人。解放军渡江后,毛主席派人找到了袁、王两家的家属,并安排他们的儿子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0年,江西省政府在毛主席的指示下,为袁文才、王佐恢复了名誉。谢梅香一家从此成为烈士家属,得到政府的关怀。三个女儿中,除了一个已经去世的,剩下的两个都回到了母亲身边。袁文才的儿子袁耀烈,也被政府安排了工作。

1965年5月底,毛主席再访井冈山,特意要求会见了两位烈士遗孀。在井冈山茨坪宾馆的见面会上,他亲切地询问她们的生活状况,并表示愿意帮助解决困难。两位遗孀十分感激,向毛主席表达了谢意。

此后,谢梅香成为茅坪村革命遗址的义务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革命历史,以实际行动延续着丈夫的光辉事迹。

2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