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开国领袖的工资!主席对薪资“不满意”,月月都是“月光族”

张紘聊历史 2023-05-12 15:40:0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领袖走上了世界舞台,很多人都好奇是怎样的领袖,才能带着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走出深渊。

当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以光辉伟岸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谁都想不到,他们竟然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缺钱。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等级工资制度后,开国领袖的工资得以公开,毛主席对自己的薪资“不满意”,月月都是“月光族”,今天就让我们揭秘一下领袖的工资。

自1927年后,部队就一直实行供给制,基本的生活开销都由公家承担。

但这样的制度并不适用于新中国,比如陈毅将军一家,他家里孩子多,开销也大,发放的物资和津贴完全不够用。

刘伯承元帅爱读书,因为缺钱,连一套《二十五史》都买不起。

1955年,我们学习苏联开始实行等级工资制度,全国一共划分为24个等级,毛主席一个月工资600元是最高的,每个等级相差大概50元。

毛主席看过这份等级工资制的报告后,感到很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工资太高了,各个等级相差太多了,应该缩小差距,不能让人觉得干部就高人一等。

就这样,领袖的工资经过了几次调整,1956年的时候,毛主席的工资下降到了504元,周总理的工资下降到了454元,基层干部的工资差距也缩小了一些。

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毛主席主动下调了工资,一个月404元,中央的其余领导人也跟着降到了404元,后来即便国家经济秩序恢复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也一直没有调整工资。

当时,八九元就能够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生活,但是对毛主席和周总理来说,404元的工资是完全不够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如果不是有一些稿费补贴,恐怕情况还要更差一些。

毛主席一生节俭,一方面是不舍得浪费国家资源,一方面也是因为缺钱,手头不富裕,不敢乱花。

毛主席的衣服总是打着补丁,一个补丁摞着一个补丁,袜子穿得太久失去了弹性,松垮垮地挂在脚腕处,拖鞋穿得磨破了边,鞋底都磨得很薄,哪怕是接见外宾,主席也会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

即便如此节省,毛主席依旧月月是“月光族”,这是因为主席的开销实在是太大了。

抽烟和喝茶是毛主席一生的两大爱好,在这方面的支出每月大概是一百元,每月还要支付房租、水电费,一个月得一百多元。

再加上毛主席经常宴请民主人士、人民代表,摆酒席也要花不少钱,一个月最少得一百元。

除此以外,毛主席还要管女儿的学费、生活费,还要照顾亲朋好友,这么算下来,一个月四百的工资根本不够花。

周总理一样过着穷日子,他的弟弟周恩寿因为严重的胃溃疡很早就退休了,家中6个孩子的开销都靠哥哥周恩来负担。

当时周恩寿的大女儿周秉德每月都会找周总理拿200元,她本以为这笔钱对身为国务院总理的伯父来说,不过是一点零花钱。

后来她才知道,周总理一个月就404元的工资,自己一次性就拿走了伯父一半的工资,每每想起这件事,周秉德又愧疚又心疼,总是泪流满面。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