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唐文国
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韩国榛水墨人物工作室
201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王晓辉水墨人物工作室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书画艺术院副院长
北京水墨行动组委会副主任
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扎贡初雪》16cmX12cm纸本《扎贡初雪》16cmX12cm纸本梵行文/王晓辉水墨畫發展到今天,面對許多老問題,同時有許多更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來作答。
首先,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談水墨的傳統與現代、融合與創新、筆墨與繼承似乎是什麽都做了,但沒有人研究水墨畫本身。當下仍是說的很多做的甚少,以至於傳統水墨與今天的現代水墨價值觀錯位混搭,不僅堆積的問題越來越多,而且偽命題、泛命題化現象也愈發的泛濫。其次,隨著當下藝術圖像化時代的緩緩到來,傳統水墨外沿漸趨擴大,界限也變得模糊,反觀傳統水墨與現代水墨中的筆墨意識,今天年輕壹代更在意其個性水墨語言維度的體悟與玩戲。勿需回避,無論我們是否情願,傳統水墨也好現代水墨也罷,他們將共同迎來水墨圖像化時代的到來。“未來水墨”已隱現雛形,可以預見這個水墨新詞匯成為壹種熱議話題僅僅是時間問題。因此,水墨是需要面對更新的問題。
問題的提出在於尋找意義的出口,對意義的梳理或許只有在更多問題噪音的襯托下才會清晰起來。無奈,為了尋求意義,我們每壹個人都深陷其中,且行且艱辛。
唐文國正是這樣壹位深陷噪音之中尋找意義且有擔當的水墨藝術家。他同許多同時代藝術家壹樣從壹開始便壹腳踏進水墨的現代進程中,水墨中的老問題還在解惑中,而更新的水墨問題卻已在眼前展開,腳步匆匆前行卻也不時的會慢上幾步,就如同他放下手中的筆去“傾聽”女兒的畫作,之後他留給女兒的永遠是背影,不作聲響的遠行、沈寂、埋頭於畫面中。與女兒的“會面”總會給他帶來新的思考,而每壹次全新的思考其實無論對誰必然都是壹種挑戰,而藝術家唐文國是壹代無畏挑戰的藝術群體中的佼佼者,縱然這種挑戰無時不在,文國卻始終沒有繞開走。
近觀文國的新作,無論在人物、山水或是風景刻畫中他都力求得到筆墨“表意”之外更內在、更學術的當代語言特質,其綜合性水墨情懷不但體現出他的水墨作為,也體現著他生活中的現實精神、生活情感以及人文修養,同時亦袒露出他在意個人心境與社會情境、藝術表達與文化表征的互映與關聯性學術意味。他的作品形式多樣,語言表達無所不能,更重要的是作品傳遞出他置身於嘈雜的人文窘境中,又總能從容的給我們傳遞出壹種現實藝術態度和獨立的思考精神。
2017年元月於林瀾園 王曉輝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學院人物系主任
《神的色彩》16cmX12cm纸本《多吉本玛》16cmX12cm纸本《须弥山》16cmX12cm纸本《酥油灯》16cmX12cm纸本《登巴》16cmX12cm纸本梵行路上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一串佛珠、一个转经筒就够了,无关天气、无关生死、、、
《法相》16cmX12cm纸本《青稞季一》16cmX12cm纸本《青稞季二》16cmX12cm纸本《青稞季三》16cmX12cm纸本《踏烟》16cmX12cm纸本回归没有修饰的自然、、
《冈仁波齐》16cmX12cm纸本《木卓巴尔山》16cmX12cm纸本《风曲》16cmX12cm纸本虔修需要的是信仰、不是西藏也不是梵行,
《旺堆》16cmX12cm纸本《法相》16cmX12cm纸本《央金》16cmX12cm纸本《走芒康一》16cmX12cm纸本《走芒康二》16cmX12cm纸本《走芒康三》16cmX12cm纸本《走芒康四》16cmX12cm纸本《藏戏》16cmX12cm纸本《转山》16cmX12cm纸本《祈神佛》16cmX12cm纸本《大佛仰止》16cmX12cm纸本《曲珍》16cmX12cm纸本《雪顿晨》16cmX12cm纸本《圣寺》16cmX12cm纸本最后点燃的一盏佛灯、摇曳成青海湖的那一个黎明、佑护你不会迷路在走向一部经卷的途中。
《多吉次仁》16cmX12cm纸本《达娃、米玛》16cmX12cm纸本《八廊街》16cmX12cm纸本《那曲》16cmX12cm纸本《虔诚至千里不遥》16cmX12cm纸本凭着虔诚行走在梵行的路上,添几滴酥油、用我的闪烁为母亲带来这一世的安祥。
梵行路上